今天简单的看了下sql语法的基础,并写了这篇博客,如有不对,求评论指点简单介绍练习的是 班级,老师表,学生 班级和老师表多对多,班级和学生一对多表的创建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exercise;创建一个用户并授权grant select,DELETE ON exercise.* to sunxiao@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指定
数据库建库建 1.直接右键数据库,选择新建数据库; 2.通过新建查询,输入命令建库建。使用CREATE DATABASE创建数据库school。 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自定义,需要注意的点是主数据文件的物理名称需填写存储文件的地址。CREATE DATABASE school on primary --表示属于primary文件组 ( name='school_data', --
1、一对一时,在任意一个建立外键,去关联另外一个的主键(在student建立外键b_id==》右键关系==》第三步点击三个点,student表里的外键b_id就是book表里的主键b_id)2、一对多时,在任意多的建立外键,去关联另外一个的主键3、字段类型char/varchar : 非unicode编码 英文占一个字节,中文占两个字节varchar : 可变长度char : 数据长
1、关系的含义: 同一个数据库中,不同中的数据之间都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将数据库里各表中的每条数据记录都和数据库中唯一的主题相联系,使得对每一个数据的操作都成为数据库的整体操作。2、关系的类型: * 一对一 * 一对多 * 多对多    3、建立关系的目的: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关系的建立使主表和从
# 如何建立SQL Server关系SQL Server是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库设计中,建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联系。本文将介绍如何在SQL Server中建立关系图,并通过一个实际的示例来演示。 ## 步骤一:创建数据库和 首先,我们需要在SQL Server中创建一个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中创建
原创 2024-03-16 06:25:49
363阅读
# 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关系的步骤 ## 1. 创建数据库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数据库来存储数据。以下是创建两个的代码: ```sql CREATE TABLE Employees ( EmployeeID int PRIMARY KEY, EmployeeName varchar(50), DepartmentID int ); CREATE TA
原创 2024-04-30 07:09:01
97阅读
的联合1. 执行外部联合,左右联合2. 执行内部联合,左右联合3. 进行等值联合4. 进行不等值联合5. 的自我联合 1. 执行外部联合,左右联合外部联合是的联合。1. 联合两个(交叉联合): 两个进行接合生成新的. SELECT * FROM TABLE1, TABLE2; 2. 将 PARTS 与 ORDERS 进行联合: SELECT O.ORD
转载 2024-01-11 11:11:39
221阅读
理解关系关系的设计。设计关系的时候,将信息分散到多个中,避免在一个中存在太多重复信息。关系能更好地扩展。当信息存在多个表里时,如何在一条查询语句里获取来自不同中的信息。 join就是一种机制,在同一个条查询语句中关联多个中的信息。从关系运算的角度来说,连接运算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满足条件的元组。 一般连接: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符合一定条件的元组 等值连接:属性
# SQL Server关系的用途 ## 导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向你详细介绍SQL Server关系的用途以及实现步骤。在本篇文章中,我会通过流程图和代码示例来帮助你理解这一概念。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创建] --> B[定义外键关系] B --> C[插入数据] ``` ## 步骤 ### 1. 创建
原创 2024-02-25 07:38:41
39阅读
02 必备SQL关系及授权课程目标:掌握开发中最常见的SQL语句和关系及授权相关知识点。课程概要:必备SQL(8个必备)关系授权1. 必备SQL语句上一节讲解了最基础SQL语句:增删改查,其实在日常的开发中还有很多必备的SQL语句。这一部分的SQL语句都是围绕着对 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的。提示:今天的所有操作我都只会在 MySQL自带的客户端工具上进行操作。例如:现在创建如下两张。crea
转载 2023-12-25 07:26:15
64阅读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和字段2009/02/18 12:291. 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证对应一个实体。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1
# 项目方案:如何查看 SQL Server 数据库关系 ## 1. 项目背景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维护的过程中,了解数据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查看数据库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帮助优化查询性能,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数据库设计。 ## 2. 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来查看 SQL Server 数据库关系。用户可以通过该工具,轻松地浏览
原创 2024-04-29 05:02:06
153阅读
# SQL Server 约束详解 在数据库设计中,之间的约束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如 SQL Server 中。约束不仅有助于维护数据的完整性,还能够提高查询的效率。本文将探讨 SQL Server 中的几种主要约束,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一、约束的基本概念 在 SQL Server 中,约束用于限制一个中数据的有效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原创 10月前
66阅读
6. 从关系角度理解SQL6.1. 关系众所周知,我们目前所用的数据库,通常都是关系数据库。关系自然在其中处于关键位置。初学数据库原理的人可能会很困惑关系是什么联系,如果没有清楚的理解,很可能会认为关系这个概念没有实际意义,只会引起混淆。其实这两组概念只是由于理论界与技术界的着重点不同。前者需要用一个专业的、没有歧义的概念来进行理论探讨,后者则希望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使用一个直观的、容易理解的
转载 2023-12-26 15:44:43
70阅读
一、之间的关系1.1 简介 1.mysql 是关系型数据库:之间存在的关系 2.常见的之间的关系: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 1.2 一对一的关系 代码#创建丈夫 CREATE TABLE man( `mid` INT(1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mname VARCHAR(20) ); #创建妻子表 CREATE TABLE woman( wi
转载 6月前
30阅读
SQL Server 创建我们在上一节中完成了数据库的创建,在本节,我们要往这个新的数据库中加入点数据,要想将数据添加到数据库,我们就必须在数据库中添加一个,接下来来看看具体的操作。 我们的数据库是一个任务跟踪数据库,那我们就建立一个名为 “Tasks” 的。该将持有的所有任务 - 一个重要的属性状态。然后,我们可以创建另一个名为 “Status” 。这样在后面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
转载 2023-08-04 14:17:37
143阅读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元素构成的整体,在SQLServer中的就代表着事实集合,而其中的查询就是在集合的基础上生成的结果集。SQL Server的集合包括交集(INTERSECT)、并集(UNION)、差集(EXCEPT)。 交集(INTERSECT)可以对两个多个结果集进行连接,形成"交集"。返回左边结果集和右边结果集中都有的记录,且结果不重复(这也是集合的主要特性)交集限制条
数据库的初学者往往会对关系型数据库模式(schema)、数据库(database)、(table)、用户(user)之间感到迷惘,总感觉他们的关系千丝万缕,但又不知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对一些问题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下面,我们就以SQL Server为核心,对其模式(schema)、数据库(database)、(table)、用户(user)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模
转载 2023-12-27 17:03:04
80阅读
一、目前流行的开源RRDBMSWebScaleSQL   2015年1月20日,Facebook宣布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RDS团队正式加入WebScaleSQL。WebScaleSQL是Facebook、 Google、Twitter和Linkedin四家公司的MySQL团队发起的MySQL开源组织,旨在改进MySQL在规模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WebScaleSQL是基于MyS
执行一条SQL语句: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 WHERE TABLE_NAME='subject'(名)1.利用sysobjects系统 在这个中,在数据库中创建的每个对象(例如约束、默认值、日志、规则以及存储过程)都有对应一行,我们在该中筛选出xtype等于U的所有记录,就为数据库中的了。 示例语句如下:select * from
转载 2023-08-01 19:19:35
23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