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一:锁屏误触进入搜索栏我们都知道,锁屏时可以直接打开【控制中心】、【搜索栏】,这些都是很容易误触打开的设置。关闭方式:在【设置】里找到【面容ID与密码】,进入之后取消勾选【今日视图和搜索】技巧二:Windows系统:通过图标+Enter键多次打开微信如果我们想在电脑上打开更多的微信,需要先退出微信,重新登录,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因为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电脑的“运行命令”没有反应之前,多打开微信。打
    尽管触摸屏正在迅速普及开来,但大多数开发人员以前从来没有开发过触摸屏产品。本文详细介绍了触摸屏产品的设计步骤,指导读者了解使触摸屏首次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细节。     触摸屏如今随处可见。工业控制系统、消费电子产品,甚至医疗设备上很多都装备了触摸屏输入装置。我们平时不经意间都会用到触摸屏。在ATM机上取款、签署包裹,办理登机手续或查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今四海虽看似太平,其实却暗藏杀机。大到一架飞机一辆公交,小到一个app,都会让您抓狂。越来越复杂的界面,越来越多的需求,对app来说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噩耗,但在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在功能模块无情的堆积之下,对于应用来说,要么瘦,要么死!那么如何瘦,怎么瘦?对广大爱美的程序员和产品和用户来说,只有简约,按需才是王道。旁白:写文章就写文章嘛,废话太多了!【这是正题】上面一堆废话其实也
转载 2024-09-19 19:53:05
19阅读
GMS (Google Mobile Service)前言为什么要做GMS的认证测试,先按我自己的了解,google提供了谷歌GMS套件,我们叫GMS package,一般我们出海外的订单,以迎合市场的需求,需要内置google的套件和一些必要的google的app,内置了这些套件想要在市场上售卖,那就得通过Google的认证. 一方面Google的这些测试可以防止厂商对Rom进行不计量后果的随意
转载 9月前
88阅读
Android 12中,`screenrecord`命令的触摸轨迹功能引起了不少开发者的关注,这一特性可用于在录屏时实时显示触摸操作。然而,由于Android版本的更新,事件处理逻辑和API可能会有所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涵盖版本对比、迁移指南、兼容性处理、实战案例、性能优化以及生态扩展。 ### 版本对比 在Android 11和Android 12中,`scre
原创 6月前
66阅读
# Android 12 红外触摸不准的解决方案 随着Android 12的发布,许多用户发现红外触摸功能的准确性问题。红外触摸技术通过检测用户与设备表面之间的红外线变化来实现触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触摸响应不准确的问题。这篇文章将讨论如何识别并解决Android 12中的红外触摸不准问题,同时提供代码示例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调试。 ## 红外触摸技术简介 红外触摸技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来
原创 11月前
66阅读
序言本篇为一移动端博文,个人觉得这篇外文还可以,就翻译了一下,最终实现的一个效果是:用手势创建一个本地菜单(点击一菜单按钮,实现设置一个触摸侧滑,滑动滑出效果,如下文中的gif图所示),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移动端三大触摸事件(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触摸属性,以及实现侧边栏动画,在处理移动端点击,拖动,滑动时,是不得要考虑用户的触摸手势,判断手指在页面上到底是点
红外触摸触摸时间度量1、         查看红外触摸框设备  红外框触摸使用了input子系统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接口,我们使用getevent命令查看所有的input设备,红色图标指向的/dev/input/event4就是红外触摸框设备文件,设备文件描述名为MTOUC  Touch Computer
转载 2023-10-04 18:39:22
205阅读
电脑的休眠功能,为长时间不用的电脑进行了关闭显示、硬盘停转的深度节能模式,不仅节约能源,还保护设备。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休眠后无法唤醒,无法移动鼠标,敲击键盘都无效,最后只能长按电源键来强制关机!!!当你也遇到无法唤醒的问题时,可以尝试以下3种方法来解决。(亲测有效)电脑休眠后无法唤醒的因素一般有三个:第一:是系统硬件不兼容、不支持;第二:是系统设置原因导致。第三:是没有设置混合唤醒造成
转载 2023-09-25 14:24:08
2955阅读
Android 12 中,使用 `screenrecord` 录屏时,很多开发者希望能够记录触摸操作的轨迹。然而,这个功能在新版本中有了变化。本文将系统地整理如何解决“android12 screenrecord 录屏触摸轨迹”的问题,包括版本对比、迁移指南、兼容性处理、实战案例、排错指南和生态扩展。 ### 版本对比 在 Android 12 之前,`screenrecord` 命令允许
原创 6月前
179阅读
Android触摸唤醒实现流程 --- 为了实现Android触摸唤醒功能,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下面的表格展示了整个流程的步骤和对应的操作: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项目 | | 2 | 在布局文件中添加一个包含所有控件的父容器 | | 3 | 在Activity类中获取父容器的引用 | | 4 | 重写Activity
原创 2024-01-03 12:14:24
97阅读
# Android12触摸点x轴偏差 Android12是谷歌最新发布的Android版本,带来了许多新的功能和改进。其中一个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触摸屏幕的改进,包括更好的多点触摸支持和准确性。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处理Android12中可能出现的触摸点x轴偏差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问题描述 在某些情况下,Android12设备上可能会出现触摸点x轴偏差的问题,即触摸点的实际
原创 2024-07-08 04:13:26
124阅读
## Android触摸唤醒实现流程 为了实现Android触摸唤醒功能,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注册唤醒广播接收器(WakefulBroadcastReceiver)。 2. 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声明唤醒广播接收器。 3. 在唤醒广播接收器中实现唤醒功能。 4. 在应用的主活动(MainActivity)中注册触摸事件的监听器(OnTouchListen
原创 2023-10-26 08:44:56
49阅读
Rockchip RK3588修改DDR loader文件参数 文章目录Rockchip RK3588修改DDR loader文件参数RK3588 DDR变频介绍DDR参数修改工具ddrbin_toolddrbin_tool在SDK的路径ddrbin_tool的使用方法导出ddr参数信息修改DDR的参数 ddrbin_tool 工具可以用于修改ddr的bin文件内部参数配置,可以修改ddr频率、
问题背景最近有一个新项目(车载项目),板子上除了原来的ARM + STM32F030K6Tx又多了一个8bit的mcu的单片机,这可真是嵌入式全家福了。系统的主要核心工作是由arm来完成,但是在开机早期及休眠、唤醒等过程是由stm32来控制完成的。开机过程中的ACC打火检测、高低压检测,同时也是为了保证休眠的时候整块板子的的低功耗(休眠时只有rtc有电及stm32处于深度休眠,其他全部掉电)。最近
转载 6月前
144阅读
# RK3588 Android 12无法深度休眠的解析 RK3588作为瑞芯微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处理器,其广泛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和智能终端中。然而,部分用户在使用Android 12系统时发现RK3588无法进入深度休眠状态,这可能会导致电池续航的显著下降。本文将探讨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的解决方案,并附带代码示例。 ## 深度休眠的概念 深度休眠(Deep Sleep)是一种低功耗状态,当
原创 11月前
574阅读
# rk3588 Android 12 编译与打包资源图片教程 这篇文章将指导你如何在 rk3588 平台上编译 Android 12,并打包资源图片。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多个步骤,以帮助你快速上手。 ## 流程概述 以下是整个流程的步骤总结: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10月前
227阅读
# Android 12 55寸触摸屏驱动开发指南 在现代设备中,触摸屏作为用户交互的主要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Android 12的发布,开发者能够更方便地与硬件交互,尤其是在55寸触摸屏驱动开发方面。本文将探讨如何在Android 12中开发触摸屏驱动,并提供简要的代码示例。 ## 驱动开发概述 触摸屏驱动是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桥梁。通常,它负责处理触摸输入事件,并将这些事件传递给系统
原创 11月前
128阅读
IPv6和IPv4一样,基于路由表对报文进行路由转发。 在IPv6的路由表中,有以下4种条目: 直连的子网或网络的路由远程的子网或网络的路由主机默认路由IPv6单播地址格式如下: 所以说,子网和网络的区别就是,子网地址的前缀是64位,而网络的前缀是45到63。而主机的前缀就是128。路由转发按照最长前缀进行匹配,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查找:主机路由子网路由网络路由默认路由Strong and Weak
转载 6月前
39阅读
目    录引言...................................................................................................................................... 11  课题背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