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只用了Wifi和Ethernet的连接,例程一下载就能连接的,但是没有讲到通讯。所以我还是很不懂。这次教程接触到了TCP/IP协议了,在使用例程时,就明显感受到,起始wifi和以太网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了。 文章目录ESP32 单片机学习笔记 - 07 - TCP连接一、例程实践1)建立TCP客户端 - tcp_client2)总结二、TCP/IP协议 - 科普1)科普了解2)三次握手/
转载
2024-07-16 10:56:46
1360阅读
ESP32 单片机学习笔记 - 06 - (以太网)Ethernet转Wifi暂停了半个多月的学习,去调车了。现在课设开始了,赶紧回来把一开始的“以太网”目标学完。但是却发现,好像和自己的理解不太一样。 文章目录ESP32 单片机学习笔记 - 06 - (以太网)Ethernet转Wifi一、以太网基本示例 - Ethernet1.确定方案2.准备工作3. 例程解析二、以太网 到 Wi-Fi AP
转载
2024-05-23 23:37:47
2224阅读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局域网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局域网按照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网状结构、树型结构以及混合型结构。以太网以太网最初是美国施乐公司研制的基于基带总线的局域网,以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来命名。DI
转载
2024-06-08 22:16:03
29阅读
目录概述功能介绍站点管理接口(SMI)独立于介质的接口:MII精简的独立于介质的接口:RMII精确时间协议(IEEE1588 PTP)概述stm32以太网模块支持两种标准接口:1、 连接到外接的物理层(PHY)模块2、 IEEE 802.3协议定义的独立于介质的接口(MII)和简化的独立于介质的接口(RMII)。功能介绍如果要详细介绍以太网,一天一夜也讲不完,这里只能大概讲讲stm32以太网模块的
转载
2024-09-03 21:07:49
122阅读
void setup()
{
pinMode(LED_BUILTIN,OUTPUT);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LED_BUILTIN,HIGH);
delay(1000);
}开发板灯闪烁建立热点/*
NodeMCU接入点模式
By 太极创客(http://www.taichi-maker.com)
2019-03-11
此
转载
2024-06-30 10:30:49
80阅读
网安理论20221. 访问控制→用户权限2. 信息安全研究的关键点 → 密码技术3. 只备份上次→增量备份4. 最重要资源→ 数据库5. Hash函数→输入长度:1286. CA→公证机制7. 授权的数据对象范围越小→授权子系统越灵活8. GRANT和REVOKE→维护数据安全性9. SQL视图→数据库系统的
文章目录20.1 网际互联20.1.1 网络层需求20.1.2 作为数据报网络的因特网20.1.3 作为无连接网络的因特网20.2 IPv420.2.1 数据报1. 版本 `VER` 。2. 头部长度 `HLEN`3. 服务4. 总长度5. 标识、标记、分段偏移6. 生存时间7. 协议8. 校验和9. 源地址10. 目的地址20.2.2 分段1. 最大传输单元 `MTU`2. 与分段相关的字段2
目录01、以太网简介02、STM32F207的ETH介绍03、SMI接口3.1、站管理接口:SMI3.2、SMI帧结构3.3、SMI写操作3.4、SMI读操作3.5、SMI时钟选择04、代码01、以太网简介STM32F20X和STM32F21的以太网外设可接受和发送数据按照IEE802.3-2002标准。以太网提供一个完整的、灵活的外设去满足不同应用和要求。它支持与外部相连(PHY)的两个标准的工
转载
2024-05-14 22:34:37
874阅读
近日做了一个自动关灯的小东西,放在宿舍里可以避免断电后忘记关灯导致第二天"怀民亦未寝.jpg"。不过有一个问题,这东西是粘在墙上的,想要调试的话总不能搬个电脑蹲在灯旁边debug一个下午吧。正当笔者苦恼于又要买一个3m超长数据线的时候,灵光一现,想到python作为一种脚本语言,是否可以在运行时更新代码呢? 说干就干,先想想怎么写出一个可以自己更新自己的python代码。
转载
2024-06-01 18:45:09
229阅读
STM32+W5500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基础学习一.W5500以太网模块介绍Niren_W5500模块是一款基于WIZnet W5500芯片的以太网模块,是泥人电子继 Niren_W5100模块后设计的一块性能更好、性价比更高的以太网模块。模块集成硬件化TCP/IP协议:内部32K字节存储器作TX/RX
缓存:支持10/100Mbps的传输速率;支持8个独立端口同时运行;同时模块还支
转载
2024-02-11 14:48:27
971阅读
一、ETH简介STM32F4xx 系列控制器内部集成了一个以太网外设,它实际是一个通过 DMA 控制器进行介质访问控制(MAC),它的功能就是实现 MAC 层的任务。借助以太网外设,STM32F4xx 控制器可以通过 ETH 外设按照 IEEE 802.3-2002 标准发送和接收 MAC 数据包。ETH 内部自带专用的 DMA 控制器用于 MAC,ETH 支持两个工业标准接口介质独立接口(MII
转载
2024-07-20 12:12:32
404阅读
以太网一、以太网概述二、以太网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三、以太网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四、10BASE-T以太网五、适配器与MAC地址六、以太网MAC帧七、高速以太网 一、以太网概述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总线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
谈起网络安全,我想大家多多少少也有所了解,所谓的网络安全就是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中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的措施。网络安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等,下面我们就说一下网络设备上哪些功能能够实现一定的安全。一、AAA验证:AAA 是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
Arduino是一个开放源码的电子原型平台,它可以让你用简单的硬件和软件来创建各种互动的项目。Arduino的核心是一个微控制器板,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引脚来连接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外部设备。Arduino的编程是基于C/C++语言的,你可以使用Arduino IDE(集成开发环境)来编写、编译和上传代码到Arduino板上。Arduino还有一个丰富的库和社区,你可以利用它们来扩展Ard
文章目录目的基本说明接线定义使用步骤常用方法说明使用演示数据通讯事件响应其他说明PHY地址时钟通讯应用总结 目的ESP32除了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外还可以通过外接PHY模块来使用有线网络(Ethernet:以太网),本篇将介绍相关内容。基本说明本篇中使用常用的PHY芯片LAN8720的模块来来进行有线网络使用演示。接线定义下面是ESP32与LAN8720间RMII PHY的连接定义,用于以太网通信,
转载
2024-05-23 22:22:53
3451阅读
信很多电子爱好者面对arduino和stm32都会有个难题,那就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使用?arduino一直处在火热状态,但是STM32接口多性能强,速度也较快?为什么大家有时候还是喜欢arduino做一些DIY和各种小项目?arduino和stm32性能对比究竟谁更厉害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比较两者之前首先我们来了解下arduino和stm32的特点:Arduino:Arduino
转载
2024-05-03 08:00:41
90阅读
Arduino是一个开放源码的电子原型平台,它可以让你用简单的硬件和软件来创建各种互动的项目。Arduino的核心是一个微控制器板,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引脚来连接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外部设备。Arduino的编程是基于C/C++语言的,你可以使用Arduino IDE(集成开发环境)来编写、编译和上传代码到Arduino板上。Arduino还有一个丰富的库和社区,你可以利用它们来扩展Ard
都说程序员最拿手的好戏是复制粘贴,对于这件事我也是深以为然,遇到问题先看看别人,有么有写好的,没有写好的看看类似的,实在不行继续百度群里问问,最后再自己操刀上吧,microPython作为小众的控制器编程模式热度逐步提高,但是普遍水平不高,大部分都是二把刀,三把刀的样子很是娱乐性质,那我先推一推老杨的博客,他算是整的比较系统的了,虽然GIT里边没啥注释,代码也写的比较生硬,好在内容很杂总能翻找一些
转载
2024-10-15 14:23:45
85阅读
ESP32有一个LEDC,原本设计用来控制LED,可以作简单的PWM输出 LEDC总共有16个路通道(0 ~ 15),分为高低速两组,高速通道(0 ~ 7)由80MHz时钟驱动,低速通道(8 ~ 15)由1MHz时钟驱动。方法函数:double ledcSetup(uint8_t channel, double freq, uint8_t resolution_bits)(通道号,频率,计数位数)
转载
2024-04-29 10:06:00
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