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消息机制这种思想可以说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通过消息来驱动事件,满足交互的需求。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Android都有自己的消息机制的实现。从Android的Handler谈起通常我们做消息分发时,都是通过Handler帮我们实现,//直接发送一个消息mHandler.sendEmptyMessage(YOUR_MSG);...//发送一个待执行的RunnablemHandle
转载
2023-11-16 20:44:19
60阅读
程序猿前言这个软件是在公司看到领导在用,才知道原来Windows,已经支持Linux系统这么强大了。使用的名字是WSL。我们也可以百度下这个怎么使用。我们平常作为开发很多情况下都要利用到双系统的操作,如果本公司开发环境就是Linux,那么操作还是很方便的。但是有些环境下都是Windows系统。若果是远程连接服务器我们还可以使用XShell来连接。我们的神器WSL神器WSL在官方称为适用于Linux
# 系统通信架构科普
##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通信架构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无论是分布式系统、微服务架构,还是物联网应用,良好的通信架构都是确保数据合理流动和系统有效协同的关键。本文将介绍系统通信架构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代码示例来帮助理解,同时,我们还将使用**类图**来可视化体系结构。
## 什么是系统通信架构?
系统通信架构是指多个系统或组件之间如何进行交互和数据
## Hadoop系统通信瓶颈解析
在大数据处理中,Hadoop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框架,用于分布式存储和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然而,在Hadoop系统中,通信瓶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Hadoop系统通信瓶颈的原因,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 通信瓶颈原因分析
Hadoop系统主要由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
原创
2024-04-09 03:59:16
45阅读
李大神亲笔:1、项目:用命名管道实现简单对话2、思路:采用双命名管道的形式来实现3、
原创
2022-09-14 06:44:13
517阅读
3. InterSKY服务效率
3.1 对于任何应用的通用解决方案
卫星通讯系统本身是受时延影响的。IP网络本身的无连接意味着所有数据是平等处理的。这两个事实导致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许多IP应用在卫星上无法很好的工作,或者根本不能工作。
InterSKY™系统是为多个应用而设计的。Shiron技术采用一种跨学科的、模块化、多层次的方法来进行流量管理
原创
2011-03-25 14:02:44
482阅读
点赞
2评论
AIDL是跨进程通信的一种方法,下面我来讲讲它的用法:服务项目中的配置使用:第一步:在服务项目中建一个自定义MyService类并继承Android的Service类,实现onBind()方法。第二步:在AndroidManifest文件处声明Service,并指定一个Action用于客户项目绑定这个Service。例如:第三步:新建AIDL文件(AIDL目录与java、res目录同级,文件在包名
转载
2023-06-26 16:01:36
100阅读
Android 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每一个Android应用在底层都会对应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其代码在虚拟机的解释下得以执行,这个系统发布后大大的方便了用户的需求。每一个Android应用都运行在一个Dalvik虚拟机实例里,而每一个虚拟机实例都是一个独立的进程空间。虚拟机的线程机制,内存分配和管理。Mutex等等都是依赖底层操作系统而实现的。所
转载
2024-02-28 13:49:42
106阅读
Hardcoder 的诞生 随着微信越来越复杂,性能优化变得越来越难做,优化所带来的效果提升也越来越不明显。所以我们⼀直在思考,该如何突破这个优化的极限? 直到有一次与厂商的交流我们了解到,部分厂商会针对微信做一些小改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暴力提频”。系统在识别到微信启动,页面切换等场景时,会粗暴地提高 CPU 频率,从而提升 APP 运行的性能。 但由于厂商无法准确判断微信场
转载
2024-06-18 10:46:58
39阅读
OSI/RM体系结构是第一个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它是针对广域网通信(也就是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设计的,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转载
2024-01-03 17:05:32
263阅读
# 系统通信架构设计指南
## 1. 概述
系统通信架构设计是在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定义了系统内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包括数据传输、消息传递和远程调用等。本文将引导你了解系统通信架构设计的流程,并提供每一步所需的代码示例和注释。
## 2. 设计流程
下面是系统通信架构设计的一般流程,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代码和注释说明。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原创
2023-12-05 08:25:30
58阅读
系统间通信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消息格式,网络协议,通信模型(框架)。类比于两个人说话交流,那么消息格式可以理解为语种(汉语,英语...,当然消息本身就是语种加说话的内容啦);网络协议可以理解两个人的声音的传输介质,比如空气(如果没有介质,那么一个人说说话另一个人肯定是听不到的);通信模型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对话的方式,比如A和B两个人交流,A先问了B一个问题,A可以在收到B对那一个问题的的反馈后再继
一、通信系统组成: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受信者。信息源:将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两种。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媒介,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受信者: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二、通
转载
2023-08-12 13:20:48
105阅读
Android应用开发之反射机制
1.反射机制的定义
1.1 基本定义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
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转载
2023-09-15 23:00:05
74阅读
1、Android 消息机制(基于源码解析 )1. 消息机制概述Android 中的消息机制主要指的是 Handler 的运行机制, Handler 的运行需要底层的 MessageQueue和Looper、Message的支撑,下文会逐一分析。2. 为什么需要消息机制Android 中的消息机制主要是为了满足线程间通信而设计的,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应该在于更 新 UIAndroid 规定访问 UI
转载
2023-11-08 13:21:43
61阅读
1.OSI七层网络模型:物理层:以二进制的形式,在物理机器上实现传输(光纤、专线、各种物理介质)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地址的帧以及错误监测网络层:为我们的数据实现路由、路由器、交换器传输层:提供端口号和传输的协议(TCP/UDP)会话层:建立与应用程序的会话连接表示层:数据转换解决我们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应用层:HTTP协议、文件服务器、应用程序 2.Socket传输协议和Ja
转载
2023-08-20 16:52:08
55阅读
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主要可以分成 分布式通信,分布式调度,分布式治理 这三个板块,今天主要是带大家系统的了解分布式通信这块知识。
分布式其实很好理解:一个人做的事情让多个人来做,每个人负责的功能都不一样。既然一件事情分给了两个人来完成,那这两个人就少了沟通(分布式通信),少不了协作(分布式调度),最后还需要一个机制把这些东西管理起来(分布式治理),这样基本就把分布式的概念理解清楚了。
分布式的初
转载
2021-06-09 21:22:58
596阅读
# Java分布式系统通信实现指南
## 引言
Java分布式系统通信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节点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的过程。在实现分布式系统的过程中,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介绍实现Java分布式系统通信的基本流程,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整体流程
下表展示了Java分布式系统通信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原创
2023-08-05 12:55:39
31阅读
关于接收机结构我们从最传统的超外差结构开始介绍。超外差结构能提供非常好的性能,但这种结构需要大量分离元件,像滤波器等。这种结构无法单芯片集成实现,因此出现了零中频,低中频接收机结构。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自从1917首次出现以来一直作为接收机设计的主要结构。直到2000,出现了零中频接收机,这种接收机结构适合完全集成实现。 图1 一级混频的超外差结构图1所示为单级混频的超外差结构,混频器利用本
前言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能点赞、留言支持谢谢, 我的水平有限,如果有错误也欢迎批评指正!利用导图整理,思路会更加清晰。通信原理导图整理知识目录(一)绪论 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与通信方式 2.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二)信道 1.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2.恒参信道与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信道加性白噪声、窄带高斯噪声 4.离散信道容量和连续信道容量 5.香农信道容量公式意义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