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在build.gradle中开启混淆,也就是minifyEnabled true,build.gradle具体如下所示:buildTypes { release { // 混淆 minifyEnabled true // Zipalign优化 zipAlignEnabled true // 移除无用的resource文件 shrinkResources true proguardFiles
  Android安全-代码安全1-ProGuard混淆处理ProGuard简介ProGuard是一个SourceForge上非常知名的开源项目。官网网址是:http://proguard.sourceforge.net/。Java的字节码一般是非常容易反编译的。为了很好的保护Java源代码,我们往往会对编译好的class文件进行混淆处理。ProGuard的主要作用就是混淆。当然它还能对字节码进行
 反编译在学习Android开发的过程你,你往往会去借鉴别人的应用是怎么开发的,那些漂亮的动画和精致的布局可能会让你爱不释手,作为一个开发者,你可能会很想知道这些效果界面是怎么去实现的,这时,你便可以对改应用的APK进行反编译查看。下面是我参考了一些文章后简单的教程详解。(注:反编译不是让各位开发者去对一个应用破解搞重装什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开发者学习,借鉴好的代码,提升自我开发水
转载 2024-08-13 18:21:18
56阅读
写在前面各位亲朋好友们,各位简书的兄弟姐妹,我想死你们啦!此处应有掌声,消失了即将两个月的韩小呆,我又回来了了,再次需要掌声,呆者终于适应了新公司的各种模式(其实是手撸了一个从0-1的项目)。下面呆者将开始完成之前未完成的使命与责任。开门营业第一天,先不来难的,咱们来说说混淆吧,其实我是被友盟的混淆给坑了。最后,谢谢各位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进入正题。一、打开混淆1、找到项目的 app 的 mod
转载 2023-07-26 20:10:00
287阅读
前言相信做过app的同学对代码混淆应该不陌生吧,如果陌生就自行百度,这里不做普及。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代码混淆了,如果出错了怎么定位问题?答案非常简单,只要稍微实践下你就明白了,下面就是给你整理的对混淆代码错误堆栈还原的方法。如何混淆Android Studio实现混淆很简单,只需要在build.gradle进行如下配置即可: buildTypes { release
1、需求说明需求很简单,使用c#开发的程序,编译后产生的dll和exe文件,但是为了被他人反编译盗取源代码,我们需要对开发程序进行混淆操作,防止他人盗看我们的源代码程序,其实混淆处理这一概念不光在这里提到,如果小伙伴们从事爬虫领域工作,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为了防止他人怕取网站信息,会对网页内容进行混淆处理,但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Dotfuscator的使用方法,如何对我们的开发程序进行混淆处理,并配合
Springboot打包代码,反编译后代码混淆前言在我们写完springboot程序后,打完jar包,放置服务器进行部署,若有人将服务器上jar包拉取下来,进行反编译,是可以还原代码的,那么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方案或者措施不让反编译还原原始代码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探讨一下jar包混淆。一、 什么是编译。就是把代码跑一下,然后我们的代码 .java文件 就被编译成了 .class 文件。二、什
1.  Android Studio 代码混淆(你真的会混淆吗)  2. Android Studio代码混淆配置3. Android Studio实现代码混淆4. java代码混淆5. ProGuard代码混淆技术详解除了DIY虚拟机和静态编译,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代码混淆。因为只要是装载到标准JVM里的字节码,都能用HotSp
转载 2024-04-10 09:33:15
11阅读
android studio自带java语言的ProGuard工具,主要用来压缩、优化、混淆,然后配合Gradle构建工具实现混淆。在app module中统一配置混淆规则我们可以直接在app module中build.gradle文件配置所有module需要混淆的规则。这样,其他module中就无需开启混淆。 首先在build.gradle 中将混淆的开关打开,即 minifyEnabled 置
1.dexDebug ExecException finished with non-zero exit value 2 需要在gradle中配置下面的代码,原因是引用了多个libraries文件 defaultConfig { multiDexEnabled true } 2.Execution failed for task ':app:transfor
转载 2024-08-14 13:57:27
67阅读
AS中怎么获取应用签名 这和eclipse不同,eclipse中可以直接在软件内部查找到,而AS则需要通过命令行形式拿到,具体先进入.android目录下,如图: AS将应用打包 AS版本1.3,步骤都以截图为示例:AS中Build->选择Generate signed APK,然后选择需要打包的应用,如:选择应用后进入这个界面: 因为我之前打过包这里就有之前的keyStore密
前言之前一篇我们已经讨论了android arm平台下的ollvm平坦化混淆还原的基本方法,这一篇我们就接着上一篇,继续实战反混淆。apk样本:douyin9.9.0so样本:libcms.so逆向工具:ida跟进上一篇末尾我们对Jni_Onload的最外层进行了反混淆,f5之后可以看到,主要调用了sub_10710和sub_23B0两个函数,跟进sub_10710,并没有发现对vm的引用,而在s
Android Studio混淆模板及常用第三方混淆(看了都说好)   作者  Blankj  关注 首先要在build.gradle中开启混淆,也就是minifyEnabled true,我用的build.gradle具体如下所示:def releaseTime() { return new Date().format("yy
转载 2023-08-23 22:15:14
119阅读
一、 混淆的配置1.1  AS 的混淆配置方法1.打开对应Moudle下的build.gradle文件,然后将minifyEnabled设置为true,如下: buildTypes{ release{ minifyEnabled true//是否启动混淆 ture:打开 false:关闭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
转载 2023-08-31 01:03:51
183阅读
注意:混淆只会在打release正式签名包的时候才会生效。签名包打包:点击如下图的菜单。 代码混淆会增加程序被反编译的难度,防止泄露不必要的信息。混淆代码需要配置2个地方:1. app module下的build.gradle文件中 minifyEnabled 设置为true,代码如下。buildTypes { release { minifyEn
转载 2023-06-26 09:46:37
264阅读
AS中怎么获取应用签名 这和eclipse不同,eclipse中可以直接在软件内部查找到,而AS则需要通过命令行形式拿到,具体先进入.android目录下,如图: AS将应用打包 AS版本1.3,步骤都以截图为示例:AS中Build->选择Generate signed APK,然后选择需要打包的应用,如:选择应用后进入这个界面: 因为我之前打过包这里就有之前的keyStore密
第二篇第四段 去混淆(解密后的代码,又一段新的历程)接下来的代码行数以解密后的 jiemi.js 文件为基准第一段是一个定时器,定时器以 4000ms 的间隔调用一个 _0x10c488 方法, 里面定义了一个 Object,这个方式在后面会多次出现。 即定义一个对象,里面定义几个方法,将参数返回出来。比如这个,gHwtC 方法里面就是调用参数一,
转载 2024-01-05 21:35:49
425阅读
看了一篇关于Android studio混淆的文章,感觉有必要总结一个简单的混淆版本设置,所以有了以下文章:1.首先需要在app下的build.gradle下配置,true表示编译时会混淆代码 <span style="font-size:18px;">buildTypes { release { minifyEnabled true
转载 2024-02-22 11:08:04
36阅读
Android混淆总结篇Ⅰ.简述混淆的概念:将Android项目进行打包之时,可以将项目里的包名、类名、变量名进行更改,使得代码不容易泄露,类似于对其apk中的文件加密.混淆的作用: 1.增加Apk反编译之后代码泄露的困难性 2.生成的apk体积会缩小 什么是混淆?Android SDK 本身就提供混淆的功能,将混淆开关进行开启后,开发者需要做的是对Android Studio工程项目中的pro
项目发布之前混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混淆可以增加别人反编译阅读代码的难度,还可以缩小APK包。一、使用原理:见:ProGuard的作用、使用及bug分析(http://www.trinea.cn/android/proguard-use/);Proguard语法及常用proguard.cfg代码段(http://www.trinea.cn/android/proguard-grammar/);二、
转载 2023-05-23 15:04:19
44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