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经过前几篇的介绍,对RxJava对模式有了一定的理解:由Observable发起事件,经过中间的处理后由Observer消费。(对RxJava还不了解的可以出门左拐) 之前的代码中,事件的发起和消费都是在同一个线程中执行,也就是说之前我们使用的RxJava是同步的~~~ 观察者模式本身的目的不就是后台处理,将处理结果回调给前台?这同步的是要哪样?所以,这篇为大家介绍RxJava的重要的概念——
转载 2024-06-25 07:17:10
44阅读
切换线程在上游和下游之间增加切换线程的操作,如果手写map操作符明白的话, 这里就很简单。使上游执行在子线程的ObservableOnSubscribe的子类// 上游处理 异步线程的 Observable的子类 [给所有上游 切换异步线程] public class ObservableOnIO<T> implements ObservableOnSubscribe<T
本文基于 RxJava 2.1.3前言示例代码源码解析Observer#onSubscribe(Dispose)Observable#observeOn(Scheduler)不作用上游 Observable作用下游 ObserverObservable#subscribeOn(Scheduler)切换 subscribe 线程第一次有效原理Observable#observeOn(Schedule
本文章主要是对RxJava2的线程切换流程进行源码分析,在阅读之前,可以先阅读以下文章:本文章用的RxJava和RxAndroid版本如下:implementation 'io.reactivex.rxjava2:rxjava:2.2.6' implementation 'io.reactivex.rxjava2:rxandroid:2.1.1'我们先写段示例代码,代码如下:Observable.
转载 2024-02-05 14:01:37
199阅读
RxJava 比较方便的一点在于线程间的切换,我们可以从上往下下,并且随时实现线程的切换,看个简单的代码 private static void initRxJava1(){ Observable .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Android RxJava线程变换初探: 前言: 我们都知道不管RxJava1还是2都是以观察者模式为其核心。然而如果仅仅运用观察者模式RxJava 势必不能大行其道。灵活的线程变换是RxJava的另一个核心功能。如果把观察者模式是RxJava的躯体,那么线程变换就是RxJava的血脉,负责控制血液运行的管道。       在了解RxJava线程
目录一、线程切换1.理解线程切换原理有什么意义?2.实现方式二、背压1 问题2. 背压策略简介2.1 定义2.2 作用2.3 解决的问题2.4 应用场景3. 背压策略的原理4. 背压策略的具体实现:Flowable4.1 Flowable 特点4.2 Flowable的基础使用5.1控制 观察者接收事件 的速度5.1.1 异步订阅情况5.1 .2 同步订阅情况5.2 控制 被观察者发送事件 的速
# Android RxJava线程数量 在Android开发中,使用RxJava可以轻松实现响应式编程。RxJava提供了丰富的操作符,使得我们可以优雅地处理异步操作和事件流。在使用RxJava过程中,掌握线程调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RxJava中的线程数量以及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进行线程调度。 ## 线程数量 在RxJava中,线程数量是指在执行Observable时使用的线程数量。Rx
原创 2023-09-09 10:06:54
108阅读
10. 说一说大名鼎鼎的Scheduler —-线程控制吧我觉得RxJava之所以这么受欢迎,除了“变换”,最重要的就是“Scheduler ”—线程控制了。 在Android开发中,耗时、耗资源的操作必须放在子线程执行改变UI必须放在主线程执行这样线程的频繁切换,使得代码很难写,也很难被读懂,虽然 Android给我们创造了 AsyncTask 和Handler,但是随着程序逻辑变得越来越复杂
转载 2024-05-30 13:06:34
16阅读
# Android Rxjava创建线程的实现 ## 1. 简介 在Android开发中,为了避免主线程阻塞以及提高应用的性能,我们经常需要在后台线程执行耗时任务。RxJava是一个用于异步编程的库,它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处理线程切换和异步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在Android中使用RxJava创建线程,并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 ## 2. RxJava创建线程的步骤 下面是使用RxJava
原创 2023-09-29 02:39:23
81阅读
Android线程编程在进行Android界面操作时经常会遇到ANR等直接在子线程更新界面的错误,需要在ui线程中更新或者将耗时的逻辑放到子线程中更新,执行完返回结果即可。 在Android中,从Ui角度,可分为Ui线程和非Ui线程Android一启动便创建了一个主线程,该线程即Ui线程,用于更新界面,这意味着所有耗时的动作如果在这个Ui线程中执行将造成界面卡顿现象,不时Android将退出
一,简述线程池:线程池是如何工作的:一系列任务出现后,根据自己的线程池安排任务进行。如图: 线程池的好处:重用线程池中的线程,避免因为线程的创建和销毁所带来的性能开销。能有效控制线程池的最大并发数,避免大量的线程之间因互相抢占系统资源而导致的阻塞现象。能对线程进行简单的管理。并提供定时执行以及指定间隔循环执行等功能。 线程池的具体实现为ThreadPoolExeutor,其接口为Exec
今天早上把公司给的任务做完了之后,突然就有点无聊,于是,把以前学的那些东西翻了翻,博客看了看,就看到一个关于线程的博客,有了很大的争议,我也差点误解了(感觉高大上~~~)。整体代码差不多是这样:package sw.angel.thread;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os
转载 2024-07-26 11:04:41
52阅读
RxJava的使用过程中,通常会用subscribeOn来指定可观察者Observable的线程,用observerOn来指定观察者Observer的线程。本文将分析RxJava2.x的线程切换原理先来看一个例子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Integer>() { @Override
转载 2023-06-21 21:02:41
220阅读
# Android RxJava 开启子线程Android 开发中,处理耗时操作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为了避免阻塞主线程,我们通常需要将耗时操作放在子线程中执行。而 RxJava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异步编程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处理这类问题。 ## RxJava 简介 RxJava 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的异步编程框架,主要用于处理异步事件流。它提供了丰富的操作符和线程调度器,使得异步编
原创 2024-01-23 07:59:02
226阅读
上周五和团队一起讨论了RxJava的用法和实现机制。在讨论中,@坚坚老师 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调用链中包含多个subscribeOn和observeOn,会是什么情况? 这实际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我们写的每一行代码到底是运行在哪个线程上。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含糊。 假设有下面这段伪代码:Observable.create(...) .lift1(...)
# Android切换到主线程RxJavaAndroid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在后台线程执行耗时操作,然后在主线程更新UI。RxJava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异步编程库,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这个过程。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Android中使用RxJava将任务切换到主线程。 ## RxJava简介 RxJava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的异步编程库,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处理异步操作。它提供了丰富
原创 2024-06-07 05:03:32
56阅读
方法一: view.post(Runnable action) 假如该方法是在子线程中 textView.pos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xtView.setText("更新textView"); //还可以更新其他的控件 imageView.setBackgroundResource(R.drawable.update)
目录 一、概述二、map操作符三、线程调度1、subscribeOn2、observeOn四、总结一、概述    在上一篇文章,咱们详细分析了Rxjava2的结构流程:RxJava2源码分析(上):架构解析。那么这篇文章就来分析RxJava2的精髓:操作符和及其线程调度。 二、map操作符    在RxJava2中有将近50个操作符可以帮
前言Rxjava由于其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逻辑简洁 & 使用简单的特点,深受各大 Android开发者的欢迎。本文主要讲解的是: 线程控制(也称为调度 / 切换),即讲解功能性操作符中的:subscribeOn() & observeOn()目录1. RxJava线程控制(调度 / 切换)的作用是什么?指定 被观察者 (Observable) / 观察者(Observer) 的工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