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背景技术目标技术方案技术实践技术流程自定义 lint 规则总结 背景辛辛苦苦迭代完当前版本,准备推送 App 到应用市场上架,却收到拒审通知:App隐私合规上架护航版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场景2:APP以隐私政策弹窗的形式向用户明示收集使用规则,未经用户同意,存在收集设备MAC地址、IMEI等信息的行为。 检测结果: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1)在APP首次运行或用户注册时以弹窗、突出链接
转载
2023-06-28 10:57:53
300阅读
推荐一个简单易用的Android权限管理库:TedPermission自Android 6.0 Marshmallow以来,我们不仅要声明应用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的权限,还需要在运行时动态请求这些权限。特别是对于危险权限(如CAMERA, READ_CONTACTS, READ_PHONE_STATE等),我们必须在运行时检查和申请它们。但是,谷歌提供的原生API(如chec
VB LIFE APP隐私协议深圳市斯莫梵科技有限公司系VB LIFE APP的运营商,本协议由您与深圳市斯莫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具有合同效力。注册时,请您认真阅读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本协议,注册成功及使用行为即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本协议的全部内容,并自愿接受本协议各项条款的约束。 用户隐私协议 1.了解并同意,以下信息适用本隐私权政策: a)在您注册VB LIFE APP帐号
转载
2023-10-10 13:03:17
128阅读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几个月的beta测试,谷歌上周终于发布了Android 11,这是最新版的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其功能为数十亿用户提供了对其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权的更多控制权。Android安全性一直是热门话题,并且几乎总是出于错误的原因,包括Google未能阻止通过Play商店分发恶意应用程序,过分夸大应用程序的权限以及隐私泄露。尽管只要用户利用已经可用的功能和一些常识就可以避免大多数此类问题
转载
2023-09-10 11:45:50
37阅读
相信很多安卓用户都知道,安装一款新的APP后,使用前必须同意该应用获取各种权限才能运行,多年前很多用户认为隐私数据会被泄露,但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安卓用户也习惯了,app弹出权限选项时,用户想都不想直接选择“始终同意”。为了保证用户隐私数据,各大安卓手机厂商操碎了心,新的定制系统发布后,除了强调流畅度还不断宣传系统安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miui和emui了。
转载
2023-08-29 18:08:05
170阅读
“PPT手机版”手机客户端软件最终用户使用授权协议如下 本最终用户软件授权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是由您,作为最终用户,与“PPT手机版”手机客户端软件共同签订 1. 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保护 1.1.适用范围 在您使用本软件网络服务,本软件自动接收并记录的您的手机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您的健康数据、使用的语言、访问日期和时间、软硬件特征信息及您需求的网页记录等数据 1.2.信息的使用 在获得您的数据
转载
2024-02-29 08:02:10
451阅读
# Android 获取应用的隐私声明
随着数据隐私问题的日益严重,用户越来越关注应用程序如何处理个人信息。在Android平台上,每个应用都有义务向用户提供隐私政策,以确保用户知悉其个人数据的使用情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获取和显示隐私声明,包括代码示例和流程图的说明。
## 1. 隐私声明的重要性
隐私声明不仅是法律合规的要求,还是用户信任的基础。它通常包含
# 实现Android 隐私政策获取SN号的指导
近年来,数据隐私和保护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因此,在Android应用中,获取和使用设备标识符(如SN号)也应遵循相关的隐私政策。本文将指导您实现“Android隐私政策获取SN号”的功能。以下是整个流程概述及每一步的详细实现。
## 流程概述
我们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步骤,具体如下:
| 步骤 | 操作
# 如何在 Android 中实现获取安装列表的隐私政策
在现代 Android 应用开发中,获取用户的隐私数据(如安装的应用列表)时,必须要遵守隐私政策。作为一名新手开发者,学习如何实现这一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流程,并附上每一步需要的代码和注释。
## 流程概述
首先,我们来概述实现“获取安装列表”的工作流程,以下是相关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发布时间|2021-12-222021年12月21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1可信隐私计算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隐私计算法律与合规白皮书(2021年)》。近来,隐私计算因成为促进数据流通、达成数据交易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而受到数据交易机构和潜在数据需求方的重视。在数据合规监管压力日趋收紧的当下,隐私计算以其“可用不可见”的技术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转载
2023-12-23 10:43:23
87阅读
Android系统对安全做了很多工作(如下表),其中最最重要的两个安全机制是: 1. 是底层的基于Linux自主访问控制实现的应用沙箱,沙箱内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2. 通过框架层的权限管理来实现的强制访问控制。但是这些安全机制通常也保护不了用户的隐私,最要原因是: 1. 缺乏强势统一的And
转载
2023-10-17 10:46:33
146阅读
网络爬虫搜索引擎收集网上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网络爬虫(也叫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它是一种“自动化浏览网络”的程序,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抓取互联网信息,比如:网页、各类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搜索引擎通过索引技术组织这些信息,根据用户的查询快速地提供搜索结果。
具体来说,如果把互联网上的网页或网站理解为一个个节点,大量的网页或网站将通过超链接形成网状结构。人们浏览网页时,通过点击
转载
2023-12-06 23:23:23
23阅读
近期,360隐私保护器曝出QQ“窥私门”事件。无数网民发现,QQ聊天工具在暗中密集扫描电脑硬盘、窥视用户的隐私文件,另两款聊天工具MSN和阿里旺旺则没有类似行为。随即有网友曝料称,早有人通过微软Process Monitor(进程监视工具)发现QQ窥私的秘密,很多重视信息安全的企业甚至为此禁止员工使用QQ聊天。据悉,Process Monitor是微软旗下的Windows系统进程监视工具,能够对系
Check Point研究人员在分析报告中表示,约1亿用户的隐私数据遭泄露,原因是多个安卓应用中的错误配置,导致这些数据可能成为恶意行为者眼中的“肥肉”。Check Point在分析报告中说:"由于应用程序在配置和集成第三方云服务时没有遵循最佳做法,约1亿用户的个人数据被暴露。”"这种类型的错误不仅影响用户,还会影响开发人员。错误的配置使用户的个人数据和开发人员的内部资源,如更新机制的访问权、存储
背景: 2020年,为切实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净的信息环境,国家工信部决定开展纵深推进主流APP用户权益检测行动。
APP、SDK处理用户个人信息方面,要求APP、SDK告知用户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且需经用户同意后,方可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策略:增加隐私权限说明页。用户未同意隐私政策前,不进行包括三方SDK初始化在内的任何操作
10 月 4 日,谷歌将Android12源代码推送至 Android 开源项目 (AOSP)。自从2021年2月发布Android12第一个预览版以来,历经9个月时间测试和优化,正式版本的Android12终于来了!不仅在UI方面做了不少升级,Android12对个人隐私安全的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整体来讲,Android12更加智能、高效和安全,感兴趣的开发者可以登录官网下载源码测试学习。个
转载
2023-09-16 21:28:12
162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Android 131.1 新增通知运行时权限1.2 新增WIFI运行时权限1.3 精细化媒体访问权限1.4 Intent 调用组件过滤1.5 动态广播接收器限制1.6 后台访问身体传感器Android 122.1 剪贴板内容访问提醒2.2 软件包可见性的限制2.3 限制悬浮窗点击透传2.4 显式指定的组件属性2.5 新增蓝牙运行时权限2.6 新增模糊化定位功能Android 113
转载
2023-07-25 16:36:04
134阅读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要求,App提交到应用市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应用启动运行时需弹出隐私政策协议,说明应用采集用户数据 这里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弹出“隐私协议和政策”提示框应用不能强制要求用户授予权限,即不能“不给权限不让用” 如不希望应用申请“读写手机存储”和“访问设备信息”权限,请参考:https://ask.dcloud.net.cn/article/36549
转载
2023-06-30 17:40:55
1908阅读
Android应用市场隐私条例的问题 文章目录Android应用市场隐私条例的问题前言相关问题1、用户点击"同意"前,APK和SDK不要进行任何行为,包括SDK不能初始化,APK或SDK不能收集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MNEI、INSI、设备MAC地址、软件列表、设备序列号、androd ID)2、APP或SDK收集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MEI、IMSI、设备MAC地址、软件列表、设备序列号、a
转载
2023-09-05 14:02:41
260阅读
近期,人们关注的热点似乎都聚焦在Facebook隐私泄露事件所激发的网络隐私上。国人从“国际看客”变为“参与其中”的,是百度董事长李宏彦对隐私涉露的一番发言。基于该热点事件的持续发酵,包括“微博”“QQ”“优酷”在内的拥有庞大用户群的App被“重点关注”,且被发现存在大量默认获取隐私信息的不规范行为,如果不强制开通授权,往往无法安装应用。 小编随机挑选几款App进行注册,发现这些App不
转载
2024-07-25 20:04:34
3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