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开发当中,在请求网络时候,大家或多或少都会使用一些第三方框架,Android-Async-Http、 Volley、XUtils、Okhttp、Retrofit 等。这些框架减少了我们很多工作量,同时也对侵入了我们项目。大家回顾一下手头上项目代码,是不是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历史遗留问题,第三方框架调用混乱,没有封装,或者封装不测底。如果要替换框架,很有可能要对项目大动干戈。封装
优点–简单、浅封装、扩展性强代码简单,没有过度封装,上手非常容易,Lib 只有十几个类。除了 Android 原生依赖以外, 只集成了一个工具库 utilcodex,事件总线 live-event-bus,页面状态管理 loadsir, 状态栏沉浸式工具 immersionbar,并且都是可以插拔,不需要替换即可。图片加载库,网络请求库等其他第三方 L
Glide缓存流程上一篇讲解了Glide整体流程,其实很多时候,只有第一次加载图片时候,我们才会按照那一个流程去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有缓存了。有了缓存之后,加载流程就会稍微变一下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Glide缓存。在讲解Glide缓存之后,我建议大家先去了解一下LinkedHashMap实现。因为这里涉及到LRU算法。 先来一张Glide缓存流程图吧,让大家对Glid
转载 2024-03-11 16:44:49
81阅读
实现ToolBar封装1.更改主题 在Value文件夹中style文件里修改主题为<style name="AppTheme" parent="Theme.AppCompat.Light.NoActionBar">2.创建一个帮助类,在该类中实现ToolBar封装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support
转载 2023-08-02 15:28:16
42阅读
Android开发中,Glide是一个非常流行图片加载库,具有高效内存管理和性能。但在实际项目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它进行二次封装,以满足特定需求,比如自定义加载、错误处理、缓存策略等。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对Glide进行二次封装,并包含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性能优化和生态扩展六个部分。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确保你Android开发环境已经设置妥当。需要注意Gli
原创 6月前
83阅读
前言MVP模式是Android目前一个非常流行框架,相信很多人在项目中或多或少使用过它,相比经典MVC,MVP更加适用于Android应用开发,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对它们之前差别进行详细分析了,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非常了解了,现在让我们单刀直入写一个实用MVP框架吧。由于本人能力水平有限,并且也是我第一次写博客,有不正确地方还望大家多指正或者有更好想法我们多交流,毕竟增强自身本领才是
转载 2024-03-31 08:43:26
41阅读
Glide是一个快速高效多媒体管理和图像加载框架,封装Android平台多媒体解码,内存和硬盘缓存等,Glide支持解码、显示视频、图像和GIFs,Glide是基于定制HttpUrlConnection,下面是关于Glide配置和使用。Glide配置配置很简单,只要在ModuleGradle添加依赖即可compile 'com.github.bumptech.glide:glid
如何重新封装 Windows系统??     在ESXI VM模板制作中,我们一般安装好系统,并设定好所有标准化选项,之后进行系统封装,以便通过模板部署虚拟机在首次启动时可以自动更新SID;如果此过程 中没有进行封装这个步骤,则通过模板部署所有虚拟机SID号都一样,这样可能导致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在做模板这个过程中,最后封装步骤一定要进 行。下面我
转载 2023-10-29 15:32:40
26阅读
背景在实际开发中每个开发者应该都有经历过对组件进行二次封装,在进行封装时候需要保留组件已有的功能,这时需要重写组件方法,当组件已有大量功能时候,则需要重写很多重复代码。且组件功能进行修改时候,封装组件也需要对应修改,从而造成许多开发和维护成本。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基于 Element UI el-input组件简单实现一下组件二次封装。第一方面:属性绑定在对组件封装时候首先会遇到就是绑定
一、Vue组件功能能够把页面抽象成多个相对独立模块实现代码重用,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使得代码易于维护二、Vue组件封装过程建立组件模板,定义通用样式,考虑组件基本逻辑。准备组件数据输入。即分析好逻辑,定好 props 里面的数据、类型。准备组件数据输出。即根据组件逻辑,做好要暴露出来方法。封装完毕,在父组件中直接调用即可。三、Vue组件封装要点做好父组件与子组件数据传输,保证数
转载 2023-08-31 00:37:22
0阅读
1.1 Glide概述Glide,就像 Picasso,可以从多个源去加载和显示图片,同时也兼顾缓存和在做图片处理时候维持一个低内存消耗。它已经在 Google 官方 APP (如 Google 2015开发者大会应用程序)中使用了,就和 Picasso 一样受欢迎。1.2 Glide引入1.2.1 Glide配置在AndroidMainFest.xml中添加以下代码:dependenc
转载 2023-06-15 14:42:21
317阅读
如今市面上差点儿全部app都用到了图片,图片模块开发是app开发中不可缺少一块工作, 开源力量是强大。好多优秀第三方项目能够任君使用,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而且不须要反复造轮子,这边我採用是google官方推荐 Glide项目。至于为何选择它请读者们自行谷歌glide详情,谷歌之前可先參
转载 2017-08-14 13:18:00
92阅读
2评论
//该死拖延症,总是要学习做笔记,纸上得来终觉浅。一、简介、使用。1.1简介略,见 主页1.2基本使用Glide.with(imageView.getContext()) .load(url) .placeholder(defaultImage) .error(failImage) .diskCacheStrategy(DiskCacheStrategy.ALL) .into(imageView
转载 2023-11-18 22:31:25
184阅读
Glide缓存简介 Glide缓存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先进,考虑场景也很周全。在缓存这一功能上,Glide又将它分成了两个模块,一个是内存缓存,一个是硬盘缓存。 这两个缓存模块作用各不相同,内存缓存主要作用是防止应用重复将图片数据读取到内存当中,而硬盘缓存主要作用是防止应用重复从网络或其他地方重复下载和读取数据。 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相互结合才构成了Glide极佳图片缓存效果,那么接下
glide图片加载原理参考 链接一简介简介第一步:Glide.with(context) 在传入为fragment或者Activity时候添加一个没有viewfragment来监控生命周期第二步:load(url)生成RequestBuilder第三步:into(ImageView) 开始工作 先在DiskCacheService 中查找 :先找LRU cache 再找activeCache
Glide.with()方法用于创建一个加载图片实例.with()方法可以接受Context,Activity或者fragment类型参数,activity或者fragment被销毁时候,图片加载也会停止,如果传入是ApplicationContext,那么只有当应用程序被杀掉时候,图片加载才会停止;Glide并没有办法知道Activity生命周期,于是Glide就使用了添加隐藏Fra
一、Glide简介:        Glide是Google官方推荐一个图片加载和缓存开源库,它不仅能实现平滑图片列表滚动效果,还支持远程图片获取、大小调整和展示,并且可以加载GIF图片。Glide相比与UIF、Volley、Picasso、Fresco等其他框架优点是轻量和稳定。二、Glide配置:      &n
转载 2023-06-26 15:04:11
0阅读
一、简介Glide是一个加载图片库,作者是bumptech。是google推荐使用图片加载库。特性: 1、可以从多个源加载图片,如:网路,本地,Uri等。 2、可以加载gif图片。Picasso不能加载git图片 3、生命周期和Activity/Fragment一致。 3、默认Bitmap格式是PREFER_ARGB_8888,Glide4.0之前是PREFER_RGB_565二、使用1、引入
转载 2023-08-20 18:55:27
263阅读
Glide缓存简介Glide缓存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先进,考虑场景也很周全。在缓存这一功能上,Glide又将它分成了两个模块,一个是内存缓存,一个是硬盘缓存。这两个缓存模块作用各不相同,内存缓存主要作用是防止应用重复将图片数据读取到内存当中,而硬盘缓存主要作用是防止应用重复从网络或其他地方重复下载和读取数据。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相互结合才构成了Glide极佳图片缓存效果,那么接下来我们就
转载 2023-09-04 11:45:50
111阅读
目录Glide简介Glide优点Glide生命周期Glide如何实现图片缓存内存缓存实现原理磁盘缓存实现原理引入缓存目的Glide缓存流程从内存缓存读取总结从磁盘缓存读取总结写入磁盘缓存写入内存缓存汇总Glide源码总结图解with()load()into()总结 Glide简介Glide是Google推荐一套快速高效图片加载框架,作者是bumptech,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实际a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