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gmentAndroid3.0新增地概念,其中文意思是碎片,是一种可以嵌入在活动当中的UI片段,它能让程序更加合理和充分地利用大屏幕地空间。它与Activity十分相似,用来在一个activity中描述一些行为或一部分用户界面。使用多个Fragment可以在一个单独地activity中建立多个UI面板,也可以在多个activity中重用Fragment。一个Fragment必须被嵌入到一个
# 实现 Android 中的 Synchronized Fragment Android 开发中,Fragment 是用来构建用户界面的重要组件。实现一个 Synchronized Fragment ,可以确保在整个应用中只有一个 Fragment 实例存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功能。 ## 流程概述 我们将以下流程作为实现 Synchronized Fragmen
原创 2024-09-23 06:42:38
26阅读
接触正式的android开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项目的第一个版本终于快完成了。有一次自己在测试的时候,把自己的android项目切到后台,同时打开了几个应用之后重新切回到自己的app,发现报错了。经过排查,发现是自己的对象中的数据被释放掉了,也就是int变量的值 变成了0,string变量的值变成了null。我的一开始是这样的(举例);public class UserInfo { priv
Android在3.0中引入了Fragments的概念,主要目的是在大屏幕设备上——例如平板电脑上,支持更加动态和灵活的UI设计。平板电脑的屏幕要比手机的大很多,有更多的空间来放更多的UI组件,并且这些组件之间会产生更多的交互。Fragment在你的应用中相当是一个模块化和可重用的组件,因为Fragment定义了它自己的布局,以及通过使用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回调方法定义了它自己的行为,你可以将Frag
转载 2023-09-12 20:37:52
262阅读
文章目录设计模式在Android开发实际应用场景解析--activity的管理Android中实际场景1.1 介绍1.1.1 懒汉模式1.1.2 DCL1.1.3 volatile关键字1.1.4 静态内部类1.1.5 容器模式Android实际应用--Activity的管理 设计模式在Android开发实际应用场景解析–activity的管理Android中实际场景常用的场景都
转载 2024-06-21 12:43:15
47阅读
一、单列模式的定义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二、模式的使用场景确保某一个类有且只有一个对象的场景,避免产生多个对象消耗过多的资源,或者某种类型的对象只应该有且只有一个。三、模式的UML类图实现模式主要有如下几个关键点:(1)   构造函数不对外开发(private);(2)   通过一个
  1、模式引发的内存泄漏由于的静态特性使得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的生命周期一样长,这就说明了如果一个对象已经不需要使用了,而对象还持有该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对象将不能被正常回收,这就导致了内存泄漏。解决:模式的context传入Application的Context,这样模式跟应用的生命周期一样长,就不会内存泄漏了。2、非静态内部类创建静态实例造成的内存泄漏先看下例子
转载 2023-11-03 13:03:44
154阅读
Activity的启动模式1. 启动模式的类别标准模式(standard)栈顶复用模式(singleTop)栈内复用模式(singleTask)模式(singleInstance)2. 任务栈任务栈Task,是一种用来放置Activity实例的容器,他是以栈的形式进行盛放,也就是所谓的先进后出,主要有2个基本操作:压栈和出栈,其所存放的Activity是不支持重新排序的,只能根据压栈和出栈操作
转载 2023-09-18 09:50:15
77阅读
模式介绍使用场景实现模式的关键点实现方式饿汉模式懒汉模式Double Check Lock(DCL)静态内部类枚举容器类的状态没有状态的只是相对的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介绍        模式是对象的创建模式,模式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称为
转载 2023-07-01 17:34:14
167阅读
目录介绍优缺点应用实现 介绍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该类有且只有一个实例;内部实例化对象;外部调用的时候只能调用该实例。它的目的是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优缺点优点: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缺点: 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
模式的简单定义: 模式是应用最广的模式之一,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应用在一些创建对象需要消耗较多资源的地方。 模式的实现方式,在这里讲解了5种:1.懒汉模式,2.Double CheckLock(DCL)实现,3.静态内部类,4.枚举,5.使用容器实现模式。 OK,现在我们来一一的看一下他们的实现方式分别是什么: 1、懒汉
最简单的一个模式定义: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自我定义:一个应用应该只有一个ImageLoader实例优点 : 减少内存开支缺点 :扩展难,与单一职责违背UML图简单实例:一个公司只有一个CEO(简单来说就是只能调用getCEO方法获得已有CEO类,不能newCEO类。)package com.dp.example.singleton; /**
一.模式(1)模式介绍和定义 大概意思是保证一个类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实例在内存里,以static形式提供整个项目的访问。在Android系统中常用的地方有:创建一个SQLiteOpenHelper的数据库对象,应用每次启动都只会存在一个实例,也就是我们的application对象,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模式优化代码。(一)饿汉式模式/** * 饿汉式 * 优点:不需要上锁,从
转载 2023-06-28 15:17:09
107阅读
有种情况,我们开发人员可能要对已经完成的应用做维护,其中某个界面可能存在bug,所以为了测试某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功能界面而从入口一直开始跳至该界面,这个情况,我们测试人员可以自己不停的跳过一些非测试目的界面,浪费了时间。这里有个小的方式,是android提供的系统测试方案,可以来试试,今天我试了试Activity的单独测试方式,感觉还不错,在这里分享给各位。首先模拟一个我们要被测的项目:TestAc
转载 2023-07-05 13:54:31
105阅读
1、造成的内存泄露模式是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使用模式的类,只会产生一个对象,这个对象看起来像是一直占用着内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浪费了内存,内存本来就是拿来装东西的,只要这个对象一直都被高效的利用就不能叫做泄露。实质是静态变量引用Activity,在getInstance(Context context)方法中传入的参数context如果是某个Activity,但是Activity的生
转载 2024-01-28 20:01:42
89阅读
模式是运用频率很高的模式,但是,由于在客户端通常没有高并发的情况,因此,选择哪种实现方式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即便如此,出于效率考虑,我们推荐使用以下两种方式的实现形式。1.Double Check Lock(DCL)实现DCL方式实现模式的优点是既能够在需要时才初始化,又能保证线程安全,且对象初始化后调用getInstance不进行同步锁,代码如下所示:public class
转载 2023-06-29 21:18:43
166阅读
一、定义确保某一个类的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使用场景:    • 可以避免产生多个对象消耗过多的资源,如I/O访问等。     • 某些类的对象就是应该只有一个,多个对象将导致逻辑错误或混乱。 二、常见的实现方式下面是模式常见的两种实现方式 饿汉模式 和• 饿汉模式public class Single
模式(Singleton Pattern)的使用模式是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一、模式优点模式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创建了多个实例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多个实例由于多次调用容易导致结果出现错误,而使用模式能够保证整个应用中有且只有一个
一、说明之前写了“Linux shell脚本实例模式实现”,python也是日常需要使用的,所以也想来看python中如何实现。一方面,shell中没有类和类实例的概念,所以一般说“实例”都是指“进程实例”,没有设计模式中“”的概念;另一方面,由于进程实例和都是强调“唯一一份”所以在长时间里以为他们是相同的一个东西,和shell一样笼统地称为实例就好了。但现在看来他们不是一回事,
目录摘要介绍使用场景实现方式(三种) 摘要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 Java 中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注意:1、类只能有一个实例。2、
转载 2023-06-27 20:59:20
12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