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框架和serviceless对比:微服务优势:微服务劣势:serviceless优势:开发者只需要专注于业务逻辑就可以了,开发效率更高。开发一个典型的服务器端项目,需要花很多时间处理依赖、线程、日志、发布和使用服务、部署及维护等相关的工作,基于Serverless架构则不需要操心这些工作。不需要关注云主机、操作系统、网络等基础资源,Serverless框架还可以根据负载量自动水平扩展。不需要
转载
2023-07-09 16:17:24
42阅读
## 始终在线的部署架构
始终在线(always on)部署架构是一种保持系统持续运行,并且能够随时接受请求的设计方式。这种架构通常用于对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如金融交易系统、在线游戏等。在始终在线的部署架构中,系统需要具备自动化的故障处理、负载均衡、弹性扩展等功能,以确保系统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提供服务。
### 核心原则
在始终在线的部署架构中,有几个核心原则需要遵循:
1.
原创
2024-03-07 04:01:59
144阅读
四、AlwaysOn配置1、开启AlwaysOn高可用性功能。1.1、开启Server01的可用性组1.2、需要重启服务:属于SQL server群集节点的服务,需要通过故障转移界面重启1.3、故障转移后,并能将此设置同步到节点02。如下界面显示。1.4、开启Server03的可用性组,设置界面1.5、重启服务界面2、新建并备份需要配置的数据库2.1、新建共享文件夹,用于存放共享备份文件。2.2、
转载
2024-10-07 16:33:46
282阅读
# 实现SQL Server Always On架构的步骤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实现SQL Server Always On架构的整体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规划Always On架构] --> B[配置Windows故障转移集群]
B --> C[安装SQL Server]
C --> D[配置Always On]
D -
原创
2023-12-24 06:37:41
61阅读
详解SQL Server 2014内存OLTP技术架构
原创作者:核子可乐 编译 编辑:
王玉圆
【IT168 技术】在去年11月召开的SQL PASS大会上,微软公布了内存OLTP数据库技术(代号为‘Hekaton’),旨在为SQL Server的下一个版本做好准备。微软技术研究员Dave Campbell在博客中对该技术的预期作用及设计原理做出了阐释,同时总结出四项创建
INFO作者:qkmango @芒果小洛 个人主页 qkmango.cnHTML标签介绍标签的格式<标签名>封装的数据</标签名>标签名大小写不敏感标签拥有自己的属性基本属性:bgcolor = "red" 可以修改简单的样式效果事件属性: onclick="alert('你好!');" 可以直接设置事件响应后的代码。标签又分为,单标签和双标签。单标签格式<标签名 /
一、Always On简介从SQL Server 2012开始,SQLServer引入了一种新的高可用技术,它的名字叫做AlwaysOn。AlwaysOn在开发初期代号叫做HADRon。但是AlwaysOn相对于故障转移群集、数据库镜像和日志传送而言,的确是拥有许多优势。甚至可以说,AlwaysOn是这三种技术的集大成者。想要了解更全面的介绍和技术内容,可参考《SQL Server 2012 实践
转载
2023-06-13 14:42:41
1341阅读
sql server登录名与数据库用户名dbo的差别2010-06-07 13:35SQLSERVER要求在调用函数时,只有返回表值的函数可以不加所有者,否则必须加所有者名称,具体请参阅CREATE FUNCTION帮助.所以这又是一个我们要遵守的规则. 至于所有者是不是都是dbo,要看创建这个函数的用户是谁,在这一点上函数与表或存储过程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所有者就是创建她的用户. 我们常
转载
2024-08-13 11:18:15
36阅读
什么是高可用架构在介绍高可用架构的方案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高可用架构,高可用架构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特征:主从切换很好理解,当其中一台机器的服务宕机后,对于服务调用者来说,能够迅速的切换到其他可用服务,从服务升级为主服务,这种切换速度应当控制在秒级别(几秒钟)。当宕机的服务恢复之后,自动变为从服务,主从服务角色切换。主从切换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当主服务恢复之后,也就不再替换现有的主服务。负载均衡
Note:.Always On笔记:1.always on是基于 高可用性组的。1.1高可用性组:是一组SQLserver实例,由一个或多个主数据库 和 多个辅助数据库构成。1.2高可用性组之间 数据是同步的,有两种方式同步数据:同步提交模式 和 异步提交模式 。同步提交模式:当向主数据库写入数据时,主数据库会将 事务日志记录 发送到每个辅助数据库,并且主数据库
转载
2024-01-09 10:41:00
121阅读
像数据库镜像技术一样,AlwaysOn会在各个副本上都维护一套数据拷贝。主副本上发生的数据变化,会同步到辅助副本上。所以和镜像一样,AlwaysOn也要完成三件事:1.把主副本上发生的数据变化记录下来2.把这些记录传输到各个辅助副本3.把数据变化在辅助副本上同样完成一遍。那AlwaysOn又是怎么做的呢?在主副本和辅助副本上,SQL Server都会启动相应的线程,完成相应的任务。现在
转载
2023-12-27 16:20:16
223阅读
文件类型 数据文件 主数据文件(.mdf)且只有一个 次要(辅助)数据文件(.ndf)可有可无可以有多个 文件流(Filestream)数据文件 事务日志文件(.ldf) 记录所有事务的SQL语句 用于恢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名称 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名称 文件初始大小 自动增长 存储路径扩展数据库 作用 为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分配更多的空间 方法 扩展现有文件的自动增长设置 添加新文
转载
2023-08-04 11:13:46
71阅读
Sql server AlwaysOn搭建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搭建AlwaysOn的时候碰到了一些问题,在网上也很难找到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所以记录一下我碰到的一些问题。在搭建window故障转移集群中的问题问题1:故障转移集群 无法检测是否安装群集功能 解决方案: 关闭所有的安全策略组问题2:你没有服务器“xxx” 的管理权限 解决方案: 1.查看是否是Administrator账号 2.如果
转载
2023-12-15 17:14:50
166阅读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ime-always-now-joe-alderman Time? By Joe Alderman First let us think about how the concept of Time could have started.
转载
2018-03-16 22:13:00
146阅读
2评论
结构分解,便于理解。采用2个主机节点,1个文件仲裁节点的模式。sqlserver主机a:host_aip:192.168.1.1sqlserver主机b:host_b:192.168.1.2filehost:192.168.1.3创建集群:Cluster_nameip:192.168.1.5创建角色:Role_nameip:192.168.1.6创建节点:point_name1ip:192.168
原创
2019-11-05 15:28:44
1385阅读
1.A guy will make you think he loves you, but he really doesn't. A girl will make you think she doesn't love you, when she really does.2.A
原创
2022-10-05 01:07:35
457阅读
1,概念树的使用场景:有序或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一组数据。 结点的度:结点拥有的子树数。 堂兄弟:双亲在同一层结点。 层次:根为第一层,树的最大层次就是树的深度或高度。 祖先结点:包含父结点,父结点的父结点,父结点的父结点的父结点等2,二叉树1)性质性质1:二叉树的第i层至多有2^(i-1)个结点 性质2: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 性质3:若叶子结点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
简要步骤总结准备工作软件准备(1) SQL Server 2016 sp1(2) Windows Server 2016 DataCenter 64位准备工作计算机Node-A(集群节点A)Node-B(集群节点B)Node-DC(域控)IPtest01192.168.1.4255.255.25
转载
2023-07-11 11:02:00
159阅读
与 initial 语句相反,always 语句是重复执行的。always 语句块从 0 时刻开始执行其中的行为语句;当执行完最后一条语句后,便再次执行语句块中的第一条语句,如此循环反复。下面用 always 产生一个 100MHz 时钟源,并在 1010ns 时停止仿真代码如下。由于循环执行的特点,always 语句多用于仿真时钟的产生,信号行为的检测等。
原创
2023-01-16 10:37:27
2418阅读
一、部署环境:1.一台DC SQLServerdc 1.1 安装活动录 1.2 把计算机加入到域1.3 新建用来管理sql的相关组级用户 sql-admin 加
转载
2020-08-24 14:42:00
24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