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认为,范式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而范式的突破则会带来一系列科学革命。今天,科学研究又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当算力、数据、AI大模型等技术快速交织发展之际,人工智能正推动科研范式加速从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向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以下简称AI4S)演进,这标志着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逻辑体系将迎来全面重塑。在此背景下,如何支撑起科研范式快速、高效地演进,就成为当下
背景介绍DGL (Deep Graph Learning) 和 PyG (Pytorch Geometric) 是两个主流的图神经网络库,它们在API设计和底层实现上有一定差异,在不同场景下,研究人员会使用不同的依赖库,昇腾NPU对PyG图机器学习库的支持亲和度更高,因此有些时候需要做DGL接口的PyG替换。SE3Transformer在RFdiffusion蛋白质设计模型中(GitHub - R
背景介绍DGL (Deep Graph Learning) 和 PyG (Pytorch Geometric) 是两个主流的图神经网络库,它们在API设计和底层实现上有一定差异,在不同场景下,研究人员会使用不同的依赖库,昇腾NPU对PyG图机器学习库的支持亲和度更高,因此有些时候需要做DGL接口的PyG替换。SE3Transformer在RFdiffusion蛋白质设计模型中(GitHub - R
5 月 24 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密歇根大学格伦·托马斯·戴格尔教授(Prof. Glen Daigger)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艳臣研究员到访百度,并与飞桨团队、智能云水务业务部和工业产品部专家进行了亲切交流。Prof. Glen Daigger 教授是智慧水务创新公司 One Water Solutions, LLC 的总裁兼创始人。他曾担任 CH2M HILL 高级副总
原创
2023-06-01 12:56:57
119阅读
不久前,斯坦福大学 Human-Cent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I) 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 作为斯坦福 HAI 的第七部力作,这份报告长达 502 页,全面追踪了 2023 年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相比往年,扩大了研究范围,涵盖了 AI 技术、公众对 AI 技术的看法以及围绕其发展的政治动态等基本趋势,并对未来的 AI 发展趋势进
原创
2024-05-06 15:23:50
172阅读
我国首部「人工智能+」行动政策出炉,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这一重点行动。
分子生成是药物先导物发现和优化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但当前这类方法在生成分子的有效性、结构合理性和合成可行性等多属性优化方面存在挑战,精度和效率往往难以两全。 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康玉副教授、侯廷军教授和谢昌谕教授以及华为刘力维研究员团队在分子生成领域取得突破,成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纯语言模型的分子生成框架:3DSMILES-GPT。这一框架通过将分子的二维和三维结构视为语言表达,在语言模型的帮助下,实现了药物分子的高效生成。
5月20-21日,第四届全国智能流体力学研讨会暨第二届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大会在西湖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西湖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主办;上海中船编印社有限公司、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委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智能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喷水推进重点实验室、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西湖大学工学院、西湖大学未来产业
原创
2023-05-30 11:18:10
359阅读
5月19-21日,第一届全国数据驱动计算力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协办。会议共吸引了4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与企业的老师与学生参会,本次研讨会聚焦“数据驱动计算力学与工程科技前沿”,涵盖数据驱动计算力学的数学理论、多场多尺度分析、结构优化设计等主题,为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展示数据驱动
原创
2023-06-12 11:03:32
181阅读
2024 年 11 月,Google DeepMind 发布报告「A new golden age of discovery: Seizing the AI for Science Opportunity」,指出 AI 正在引领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 如今,AI for Science 已经跨越了最初的概念推广期,正在生命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天文气象等传统科研领域内,探索创新方法,甚至为
AI 发展七十余年,每一项技术性突破都给人类未来开辟新一种可能。而 AI 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则会裂变出更多可能性。AI for Science 对前沿科研所赋予的加速作用,将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更为基础,也更为深远的影响。同时,AI for Science 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依据已知科学原理来高效验证或试错,它也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基于 AI 在更复杂的场景中做探索,结合数据反推复杂现象
原创
2023-05-02 00:14:16
258阅读
又是一年「两会」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也纷纷围绕 AI 建言献策。本文梳理了部分科技圈大佬的提案建议→
原创
2024-03-06 11:51:34
50阅读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起起落落,房价已经成为了扰动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多数家庭都需要面对「买不买房、何时买房、在哪儿买房、买什么房」的艰难抉择,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在某种程度上与房价的波动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各城市之间的房价差异化愈发凸显,甚至是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管辖区内,不同区域的房价也会因社区环境、学区、配套商业等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而这就是地理信息研究中经常提到的「空间异质性」。 捕
原创
2024-06-28 13:22:08
19阅读
「传统研究方法高度依赖于科研人员自身的特征和问题定义能力,通常采用小数据,在泛化能力和拓展能力上存疑。而 AI 研究方法则需要引入大规模、高质量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进行特征抽取,这使得产生的科研结果在真实世界的问题中非常有效」。
OpenBayes贝式计算创始人王臣汉在 COSCon’24 的 AI for Science 论坛中,以「AI 驱动的科研新范式:⼈⼯智能对统计⽅法的全⾯升级」为题,分
利用 AI 求解结构力学方程,飞桨AI4S团队实现了三维汽车底盘部件的受力分析、结构参数逆推和拓扑优化。
原创
2023-10-13 11:40:40
295阅读
2023 年 7 月,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相关研究机构编写的「 AI Science 创新地图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其中数据显示,我国 AI Science 论文发表数量最高,正积极推动全球 AI Science 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 AI4S 的普适化,将学术机构的科研成果进一步降低传播壁垒,分享给更广泛的行业学者、科技爱好者及
原创
2024-07-11 19:04:44
110阅读
本文首发自 HyperAI超神经 hyper.ai
「皮衣黄」再现江湖,又带了满满的高性能产品发布。
「AI 的 iPhone 时刻已经到来。」黄仁勋在英伟达 GTC 2023 上的金句言犹在耳,这一年,AI 的发展也印证了其所言非虚。
多年来,伴随 AI 发展提速,加之英伟达的技术与生态护城河难以撼动,GTC 已经从最初的技术会议逐渐升级为全产业链共同关注的 AI 行业盛会,英伟达秀出的「
原创
2024-03-19 10:38:56
193阅读
我们都知道,AI技术正在以可见的速度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绝大部分业务场景想应用AI技术,都需要算法工程师根据自身业务的标注数据,来进行单独训练,才能打磨出合适的AI模型。如此一来,如何以最低的门槛和成本,实现AI技术落地变成了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上的AI服务非常多,但是在视觉领域,通用的AI服务主要是基于图像的架构来做的,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基于图像的AI架构是否还能被广泛应用?阿里云视频云团
转载
2024-04-15 23:14:44
59阅读
16 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具有100M参数规模的Transformer模型前两节课,我从理论层面向你介绍了 Transformer 的架构原理,到现在为止,我们所有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的部分基本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会进入实战环节,对模型的设计、构建、预训练、微调、评估等进行全面的介绍,所以接下来的课程会越来越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下,如何从 0 到 1 构建基于 Transformer 的模
是一个专为Java开发者设计的开源库,旨在简化将大型语言模型(LLM)集成到Java应用程序中的过程统一API:LangChain4j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API,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接入15+个主流的LLM提供商(如OpenAI、Google 、阿里、 智谱)和15+个向量嵌入存储(Qdrant、Pinecone、Milvus)。这意味着开发者无需学习每个API的细节,可以轻松切换不同的模型和存储,而无需重写代码。综合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