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笔记(2)——函数与模块Python函数关于函数  1、我们可以使用Help来查看函数的帮助信息    2、调用函数的时候,如果传入的参数数量或者类型不符合均会报错。    3、函数名其实就是一个指向函数对象的引用,可以把函数名赋给一个变量,从而给函数起了别名  定义函数  定义一个函数需要用到def语句,依次写出函数名、括号、参数和冒号:,在缩进块编写函数体,用return语句返
转载 2023-12-10 10:26:28
76阅读
  大家好,最近工作比较忙,所以没时间来更新博客。趁着还没在下个版本来临之前,来这边再更新更新。是之前学习到的一些老知识点,就当来巩固一下了。开心QAQ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PexpectExpect 程序主要用于人机对话的模拟 1.运行程序 2.程序要求人的判断和输入 3.Expect 通过关键字匹配 4.根据关键字向程序发送符合的字符串基本使用流程基本使用
转载 2024-04-10 11:58:18
819阅读
# Python函数连用的科普探索 在软件开发函数是最基本的构建块之一。随着程序的复杂度不断增加,函数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Python函数连用,展现如何通过函数的组合与链式调用来实现复杂功能。 ## 什么函数连用函数连用指的是将多个函数进行组合或顺序调用,实现复杂的处理逻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读性。连用的形式可以是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
原创 2024-09-30 06:17:24
50阅读
很多小伙伴会经常私信来问我问题,有些来不及回答,抱歉!看到最后,给自己一个学习的地方!第1题: print 调用 Python 底层的什么方法?printprint() 用 sys.stdout.write() 实现 上述代码你应该可以总结一下。sys.stdout.write()结尾没有换行,而print()是自动换行的。write()只接收字符串格式的参数。print()能接收多
# Python多个函数连用的探讨 在编程函数是实现代码复用和模块化的重要工具。Python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允许我们将多个函数串联起来执行复杂的计算。本文将通过一个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Python中将多个函数连用,使代码结构更加清晰且易于维护。 ## 什么函数连用函数连用指的是将多个函数的输出作为下一个函数的输入,从而形成一个函数链。在Python,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
原创 2024-09-01 04:57:23
56阅读
前面我们讲了for循环,assert的用法,条件表达式(唯一的一个三元操作符),range()函数的使用方法。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一个新的概念——列表(list)1)开始来创建一个列表,这里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创建一个普通列表:>>> number = [1,2,3,4,5] >>> print(number) [1, 2, 3, 4, 5]②创建一个混合列表
转载 2024-01-14 10:19:57
42阅读
基本使用流程pexpect 的使用说来说去,就是围绕3个关键命令做操作:首先用 spawn 来执行一个程序然后用 expect 来等待指定的关键字,这个关键字是被执行的程序打印到标准输出上面的最后当发现这个关键字以后,根据关键字用 send 方法来发送字符串给这个程序login() #建立ssh连接 logout() #断开ssh连接 prompt() #等待系统提示符,用于等待命令执行结束
1、什么是异常当检测到一个错误时,解释器就无法继续执行了,反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提示,这就是所谓的"异常"。2、异常演示# 运算符 # print(10/0) # 文件异常 f = open('python.txt', 'r') content = f.readlines() print(content)3、异常捕获基本语法try: 可能发生错误的代码 except(捕获): 如果
转载 2023-12-17 10:55:35
1328阅读
Python 编程,使用 `if` 条件语句结合 `or` 逻辑运算符是非常常见的做法。理解如何合理地运用这种组合,可以使我们的代码更简洁、高效。接下来我将分享关于“Pythonif与or连用”的相关内容。 ## 背景描述 在开发过程,条件判断是数据处理的核心。使用 `if` 语句时,为了简化代码,往往需要结合 `or` 进行多条件判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我绘制了一个四象限图,
原创 6月前
45阅读
一、If 条件判断1、if条件判断的基本形式python,if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基本形式为:if  判断条件 :               ----------------→逻辑、成员运算、比较运算      (缩进)执行语句.....else:  &nbsp
读取文本文件infile=open(filename,’r’)创建一个程序和文件的连接,其能够让程序从文件读取数据。文件称作为了读取而打开,或为了输入而打开。open函数返回一个文件对象。 变量infile被用于从文件读取行以及最终中断和文件的连接。在文件为读取而被打开后,一个具有如下头部的for循环for line in infile用来连续访问文件的语句。listVar=[line.r
1.Python异常类 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所以程序抛出的异常也是类。常见的Python异常有以下几个,大家只要大致扫一眼,有个映像,等到编程的时候,相信大家肯定会不只一次跟他们照面(除非你不用Python了)。python标准异常 2.捕获异常Python完整的捕获异常的语句有点像:[html]view plaincopy 额...是不是很复杂?当然
转载 2023-11-21 21:41:12
196阅读
# 教你如何实现"Pythonexpect"的方法 ## 1. 流程图 ```mermaid journey title 教学流程 section 开始 开始 --> 安装expect库 section 实现 安装expect库 --> 编写expect脚本 编写expect脚本 --> 运行expect脚本 s
原创 2024-06-23 04:23:20
78阅读
今天来给大家推荐一个Python当中超级好用的内置函数,那便是lambda方法,本篇教程大致和大家分享什么是lambda函数lambda函数过滤列表元素lambda函数和map()方法的联用lambda函数和apply()方法的联用什么时候不适合使用lambda方法什么是Lambda函数Python当中,我们经常使用lambda关键字来声明一个匿名函数,所谓地匿名函数,通俗地来讲就是没有名字的函
文章目录1.什么是代价函数2. 代价函数的常见形式2.1 均方误差2.2交叉熵2.3神经网络的代价函数3. 代价函数与参数4.代价函数与梯度4.1 线性回归模型的代价函数对参数的偏导数4.2 逻辑回归模型的代价函数对参数的偏导数 代价函数(有的地方也叫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在机器学习的每一种算法中都很重要,因为训练模型的过程就是优化代价函数的过程,代价函数对每个参数的偏导数就
我在IF条件遇到错误。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你得到and的原因是Python没有or运算符。 同样,bool(left-hand-side)和True不是有效的Python运算符。您可能从其他语言中了解到的某些运算符在Python具有不同的名称。逻辑运算符and和or实际上称为bool(left-hand-side)和True。同样,逻辑否定运算符False被称为True。所以你可以写:if
在了解装饰器的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函数作为参数传递, 什么函数内嵌,请参考我之前写的博客函数简介因为在python里面,函数也是对象,也可以作为参数进行传递.python装饰器本质也是一种特殊函数,它接收的参数是函数对象,然后动态地函数参数添加额外的功能,而不用修改原有的函数对象.python装饰器传入的参数是函数,返回的值也是函数!python装饰器思想有点类似设计模式的装饰模式, 其意图是动态地
转载 2023-12-06 21:20:09
258阅读
Pythonand和or的使用,list/字符串之间的and 和 or的使用在我的一次写代码过程,我本来想判断两个列表是否都为空,如果两个列表都为空,则返回False,如果有任意一个不为空,就返回True; 于是我写了如下代码,return list1 and list2,结果如果两个列表都为空,返回的是[],我发现python列表之间使用and和or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返回True或False
转载 2023-08-18 17:11:12
113阅读
##########定义函数######## # 如果不主动调用函数函数是不会执行的 def say_hello(): print 'hello1' print 'hello2' print 'hello3' # 函数的调用 say_hello() def sum_2_sum(): """对两个数字的求和""" num1 = 20 num2 = 20 result = num1 + num2 p
False表示逻辑假x = False 2 class用于定义一个类class Student: pass 3 from用于从某模块中导入类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4 or x = True or False 5 NoneNoneType对象的实例,可以简单认为相当于其他语言中的nullx = None 6 continue用于while或for循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