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kit-learn 库中没有直接提供标准 BP 算法的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 MLPRegressor 类来构建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模型,实现类似于标准 BP 算法的效果。MLPRegressor 是 Scikit-learn 库中用于实现多层感知机模型的类,它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激活函数和正则化方法,并提供了自动调参的功能。下面是一个使用 MLP
转载
2024-03-19 20:51:04
312阅读
有时候 代码提交变 mle了 思路正确但就是mle 很难找出 哪里出问题 周周的舟舟周周在玩游戏《明日方舟》的破解版《昨月圆车》。众所周知,在《昨月圆车》中,最强的干员是异客,他能降下强大的雷霆惩罚敌人。客门。 众所周知,人被雷劈就会死,《昨月圆车》有最真实的物理引擎,如果 A 被雷劈死了,那么他周围距离 #include<bits/s
神经网络与梯度下降,反向传播总结引自3Blue1Brown的视频,b站上有它的官方账号。它的线性代数的原理,微积分的原理及神经网络系列都是神作MLP多层感知机3Blue1Brow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x411M7Zx?spm_id_from=333.999.0.0 一定要多看几遍一、ML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原理理解神经网络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神经网
转载
2023-12-29 19:12:29
510阅读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理解。74年就出现了的算法,我们现在还在用,真的很震惊,,大概很多网络模型都会用到bp算法,真的是很经典的一个算法了。比如CNNbp算法是一种训练方法,就是可以训练一个很简单的神经网络。全称叫做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全称叫作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或者也叫作误差逆传播)算法。其算法基本思想为:在2.1所述的前馈网络中,输入信号经输入层输入
转载
2024-08-12 20:32:51
41阅读
1、合并 你在一个分支上完成了一个新的功能之后,你像把那个新功能添加到主分支,以便其他的人都可以使用。你可以通过git merge或者git pull命令来实现。 这两个命令的语法是: git merge [head] git pull . [head] &nbs
转载
2024-09-27 19:04:27
50阅读
给大家介绍一下普利姆算法,普里姆算法(Prim算法),图论中的一种算法,可在加权连通图里搜索最小生成树。意即由此算法搜索到的边子集所构成的树中,不但包括了连通图里的所有顶点(英语:Vertex (graph theory)),且其所有边的权值之和亦为最小。该算法于1930年由捷克数学家沃伊捷赫·亚尔尼克(英语:Vojtěch Jarník)发现;并在1957年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普里姆(英语
“其实我是做机器学习模型的。”“什么模型?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啊!”如果你是一个机器学习(ML)程序员,向爸妈、亲友或者客户介绍自己的职业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现在有了斯坦福大学出品的 Gradio ,你真的可以把自己的ML模型“搬”出来了。只需几行代码,你就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网页,即使完全不会代码的爸妈,也能用拖拽操作体验你的ML模型。除此之外,Gradio还可以嵌入Jupy
转载
2024-10-29 11:49:25
32阅读
我们通常用带宽、吞吐量、延时、PPS(Packet Per Second)等指标衡量网络的 性能。带宽,表示链路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通常为 b/s (比特 / 秒)。 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数据量,单位通常为 b/s(比特 / 秒)或者 B/s(字节 / 秒)。吞吐量受带宽限制,而吞吐量 / 带宽,也就是该网络的使用率。 延时,表示从网络请求发出后,一直到收到远端响应,所需要的时间延迟。
转载
2024-09-09 19:56:35
47阅读
在中文聊天中经常有一些比如“雷”、“囧”这类的文字,其实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缩写,比如btw,g2g,ttyl,brb等。那么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btw(by the way):这个大多数人都会用,就是“顺便再说一句”的意思。 g2g(got to go):要走了。原句是I‘ve got to go。 ttyl(talk to you later):下次再说。 brb(be right back
转载
2024-07-25 16:30:55
83阅读
全文参考《机器学习》-周志华中的5.3节-误差逆传播算法;整体思路一致,叙述方式有所不同;使用如上图所示的三层网络来讲述反向传播算法;首先需要明确一些概念,假设数据集\(X=\{x^1, x^2, \cdots, x^n\}, Y=\{y^i, y^2, \cdots, y^n\}\),反向传播算法使用数据集中的每一个样本执行前向传播,之后根据网络的输出与真实标签计算误差,利用误差进行反向传播,更
转载
2024-08-20 20:53:23
73阅读
感知机与BP算法M-P 神经元模型 [McCulloch and Pitts, 1943]输入:来自其他n个神经元传递过来的输入信号(特征值)处理:输入信号通过带权重的连接进行传递, 神经元接受到总输入值将与神经元的阈值进行比较输出:通过激活函数的处理以得到输出激活函数感知机单层感知机(又叫单层前馈网络)两个输入神经元的感知机网络结构示意图感知机(Perceptron)由两层神经元组成, 输入层接
转载
2024-04-18 10:27:49
57阅读
第二个标题:一般而特殊的前馈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在文章《逻辑回归到...
原创
2023-07-25 17:43:18
90阅读
第二个标题:一般而特殊的前馈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在文章《逻辑回归到神经网络》(以下简写《LR到NN》)中,小夕为大家描述了一个从逻辑回归延伸到神经网络的过程。在《一般化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中,小夕阐述了神经网络的一般性。这一篇会完全进入神经网络的状态,阐述神经网络的特殊性。其实在《LR到NN》中的这张简单的图,就是本文要讲的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neuralnetwork)。可以看
原创
2020-12-23 19:14:20
243阅读
1. LR算法简述LR 全称Logistic Regression,我们喜欢称她为逻辑回归或者逻辑斯蒂克回归,是传统机器学习中的最简单的最常用的分类模型。总之,LR算法简单、高效、易于并行且在线学习的特点,在工业界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线学习指得是:可以利用新的数据对各个特征的权重进行更新,而不需要重新利用历史数据训练。
LR适用于各项广义上的分类任务,,如:评论信息正负情感分析(二分类)、用户点
转载
2024-05-25 19:20:47
141阅读
学习日记(2.18)
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简介BP(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lelland为首的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
BP算法(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反向传播算法)
转载
2024-03-12 22:11:15
45阅读
参数说明:batch参数用来指定mini-batch sgd优化器的样本批量大小,默认值为200(如样本数低于200,则为样本数)。max_iter用来指定神经网络的最大迭代次数,默认值为200。random_state用来指定随机种子,用来控制模型初始权重的随机性。如果给定特定值,重新跑模型的时候,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tol参数用于指定优化器的忍耐度。当损失函数的值的变化
转载
2023-09-08 18:55:22
158阅读
简介 BP(Back Proragation, BP)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它是具有指导训练的前馈多层网络训练算法,是靠调节各层的权值,使网络学会由输入输出对组成的训练组。其核心思想是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含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即: 信号正向传播;误差反向传播 执行优化的方法是梯度下降法 最常用的激 ...
转载
2021-07-27 16:37:00
455阅读
2评论
反向传播算法 解释算法流程
转载
2019-12-28 17:09:00
202阅读
2评论
1. 反向传播算法介绍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算法,简称BP算法。BP算法由信号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组成。它的主要思想是由后一级的误差计算前一级的误差,从而极大减少运算量。 设训练数据为\(\{\bm{(x^{(1)},y^{(1)}),\cdots,(x^{(N)}),y^{(N)}}\}\)共\(N\)个,输出为\(n_L\)维,即\(\bm y^{(i)
转载
2023-07-05 14:36:43
114阅读
首先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将单个感知器作为一个神经网络节点,然后用此类节点组成一个层次网络结构,我们称此网络即为人工神经网络。当网络的层次大于等于3层(输入层+隐藏层(大于等于1)+输出层)时,我们称之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 BP(Back Propagation,后向传播)算法是迄今最成功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现实任务中使用神经网络时,大多是在使用BP算法进行训练[2],包括最近炙
原创
2021-05-07 16:29:51
18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