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wrt 备份和恢复ART信息环境MT7688 EVB with SPI FLASHU-Boot 1.1.3Openwrt 19.07ART说明Openwrt有一个ART分区(或者叫factory分区),用于保存相关无线网络的信息,比如射频调教参数和MAC地址。如果ART分区被误擦除或者不匹配,射频性能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启用wifi功能过程获取分区信息cat /proc/mtd可以看到mt
OpenWrt 防火墙配置、NAT配置OpenWrt 内置防火墙介绍Openwrt 的防火墙实现与Linux的防火墙是通过netfilter内核模块,加上用户空间的iptables管理工具;同样是五链四张表、五元素的管理框架。OpenWRT开发了一套与iptables同地位的netfilter管理工具fw3,这个工具侧重于从uci格式的配置文件中获取过滤信息下发到内核的netfilter中去。防火
(1)-编译703_8M固件 1. target/linux/ar71xx/image/Makefile 1. $(eval $(call SingleProfile,TPLINK-LZMA,$(fs_64kraw),TLWR703,tl-wr703n-v1,TL-WR703N,ttyATH0,115200,0×07030101,1,8Mlzma)) 2.
转载 2024-09-19 09:30:30
199阅读
         OpenWrt支持的路由可以从官网查到,顺藤摸瓜也可以找到固件的下载地址,如果知道路由器的cpu也可以从这里分类查找路由器型号,对于703n的ar71xx就是点我里面搜索703n找到的那几个文件。挑最小的固件下载,这样可以剩下更多空间安装其他软件。         文件下载好后浏览
写在前面openwrt是linux系统,且与PC完全不同,不一样的CPU,不一样的指令集,所以需要交叉编译。必要准备需要在PC上安装linux系统,我用的是Ubuntu,具体教程网上超级多,可以双系统,可以虚拟机,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那个环境,都行。装软件简单了解编程的朋友们,就把这个编译openwrt需要的编程工具,理解成一款vs就好,vs-2019、vs-2015、vs-openwrt
通过Sakura Frp远程访问路由WEB界面 创建隧道安装FrpcOpenWRT上传文件运行Frpc后台运行Frpc开机自动启动Frpc Sakura Frp非常好用,但是如果在OpenWRT上自动运行,作为一个小白还是折腾了许久,因此写下详细过程创建隧道首先你要创建一个隧道并映射80端口,这样你才可以访问你的路由界面 建立后将你的隧道配置文件保存为Frpc.ini备用安装Frpc将路由器系统
# frpc安装:OpenWRT还是Docker? ## 引言 在现代网络环境中,许多用户需要使用frp(Fast Reverse Proxy)来解决内网穿透的问题。frp工具由两个主要组件构成:frps和frpc。frps是服务端,通常部署在公网上,而frpc是客户端,部署在需要访问内网服务的设备上。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OpenWRT和Docker中安装frpc,并帮助你决定哪个选
原创 2024-10-18 04:23:15
172阅读
嵌入式系统之-小米路由器3G v1相关汇总:嵌入式系统系列目录 第一篇 嵌入式系统之-小米路由器3G V1 第二篇 …未完待续,欢迎收藏关注。 目录嵌入式系统之-小米路由器3G v1前言一、开箱和拆机二、硬件配置三、开启ssh3.1 升级到开发版ROM3.1.1 下载ROMa. web管理端手动更新固件b. U盘更新固件3.2 刷入ssh解锁包3.3 修改root密码及开启密钥登录四、重写Boot
文章目录一、前言二、环境搭建三、测试局域网访问四、执行内网穿透4.1 ubuntu 本地安装 cpolar4.2 创建隧道4.3 测试公网访问五、配置固定 http 公网地址5.1 保留一个二级子域名5.2 配置固定二级子域名5.3 测试访问公网固定二级子域名六、文末总结一、前言Nextcloud 是 ownCloud 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文件共享服务器,允许您将个人内容(如文档和图片)存储在一个集
1.NAT访问   2.FRP介绍中文官方文档:https://gofrp.org/docs/github:https://github.com/fatedier/frp/releasesfrp 采用 Golang 编写,支持跨平台,仅需下载对应平台的二进制文件即可执行,没有额外依赖  原理:frp 主要由 客户端(frpc
转载 2023-11-01 10:01:01
298阅读
openWRT中用户的应用程序如需要开机自启动的话,就需要编写开机自启动。openWRT的中procd是应用程序托管线程,如果用户应用程序宕掉,procd会自动重启服务,一般都采用procd托管的方式。一、openWRT启动流程openWRT 是一款基于主线linux路由功能的操作系统,系统启动流程:(1). uboot 引导 (2). 启动内核 (3). 预初始化 /etc/preinit操作系
原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要查看客户路由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在客户现场,因此反向连接的存在就非常必要。原理因为客户路由器除了拨号当主路由的以外,对我们来说基本上都是局域网的IP我们不可能直接访问到,那么我们就只能让路由器主动去连接到一个公网服务器,然后我们通过公网服务器再连接到路由器上就实现了反向连接。路由器端配置路由器端生成私钥: 路由器端生成私钥dropbearke
1、frpc客户端[common] server_addr = www.yourdomain.com #frps服务端地址 server_port = 7000 #frps服务端通讯端口,客户端连接到服务端内网穿透传输数据的端口 privilege_token = frp888 #特权模式密钥,客户端连接到FRPS服务端的验证密钥 log_file = frpc.log #日志存放路径 log_
版本:frp_0.34.3_linux_amd64目录frps部署于公网服务器上,frpc部署于内网服务器上一.给本地HTTP服务启动HTTPS1.Frps端配置:2.Frpc配置:3.nginx配置:二、使用frp实现内网服务器的点对点穿透:frps部署于公网服务器上,frpc部署于内网服务器上一.给本地HTTP服务启动HTTPS1.Frps端配置:[common] bind_port = 7
转载 2024-03-21 07:14:27
684阅读
1、软件简介提供内网端口或者服务映射到公网服务器上,仅需一台公网服务器即可实现 互联网访问本地服务软件基本涵盖了所有架构和平台2、目录说明以linux为例,文件目录和配置参数在架构下相同frpc 客户端程序,frpc.ini 客户端默认配置文件,frpc_full.ini客户端配置参考文档。frps 服务端程序,frps.ini 服务端默认配置文件,frpc_full.ini客户端配置参考文档。s
转载 2024-06-13 20:52:21
1209阅读
以下配置适合0.10.0~0.16.1版本 frp客户端与服务端0.9.3及以下版本兼容,0.10.0~0.16.1版本兼容,使用时需要注意 0.18.0以上版本把配置中的“privilege_”字段去掉即可 1、frpc客户端 [common] server_addr = www.yourdomain.com #frps服务端地址 server_port = 7000 #frps服
转载 2024-04-04 09:45:10
1566阅读
FRP 内网穿透下载配置Frp服务的建造下载:修改配置文件frps.ini(服务端)配置文件解释说明:frpc.ini(客户端)配置文件解释说明:启动服务配置启动:创建server端服务脚本:(centos6)创建客户端服务脚本:公网服务器端添加端口:CentOS 6 防火墙配置文件位置CentOS 7 防火墙配置文件位置sever端内网服务器:联系我 Frp服务的建造搭建FRP很简单,关键的步
转载 2024-08-26 20:04:49
338阅读
frp 是一个用于内网穿透的反向代理应用,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开源项目,开发者是 fatedier。server端配置# frps.ini [common] bind_port = 7000 token = passwd # 可选 通过浏览器查看frp的状态以及代理统计信息展示 dashboard_port = 7500 dashboard_user = admin dashboard_pwd =
转载 2024-07-05 08:52:55
1842阅读
Ubuntu下Ftp的软件有好多种:google一下:各种的一些大致特点: wu-Ftp:比较老牌,但针对它的攻击比较多,设置比较麻烦,但功能比较强大。 proFtpd:能实现wu-Ftp以及server-U的所有功能。安全性也较高,但比起vcFtpd配置稍显复杂。 vsFtpd:功能强大,配置也比较简单 选vsftod是因为它安全、速度快 选proFt
1、服务端配置服务端即在公网环境下的服务器,需配置frps服务1.1 下载frp下载地址是https://github.com/fatedier/frp/releases,要注意下载的版本,由你的服务器机型决定,我下载的是frp_0.34.3_linux_arm64.tar.gz。下载完成后将其放在服务器上,然后使用如下命令解压tar -zxvf frp_0.34.3_linux_arm64.ta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