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部分的参考书籍对于以下几个参数并没有很好的解释,现整理如下文:线程属性1.线程数:就是虚拟用户数,也就是30个并发,不代表真实的用户数,只代表jmeter的压力大小。图1
2. ramp-up 线程数递增时间 如果是5 ,则每秒的请求数是 30/5 或者每个请求的间隔时间是5/30=0.16s (注意:如果设为0,表示每秒并发数为30,但实际不会这样去请求,因为设为0,一般在秒杀活动
一、背景:之前在Jmeter插件监控服务器性能一篇中说到,在非GUI环境中监控时为了保存监控数据需要修改jmeter脚本,并且每次通过施压机(远程服务器,非GUI环境)来压测时都要将jmeter脚本上传然后在服务器上通过命令行启动,测试完成后再把结果数据下载到本地GUI环境中查看,总是有很多不方便。本次压测需求需要很大的并发量,例如3000,但是单台施压机难以实现,因此希望多台施压机并行,并且我能
最近的一个项目刚刚开发完,因为不是专业测试人员,所以记录下测试过程以备时间长忘记了。一、JMeter的安装(Linux)1. 下载JMeter:这个就不细说了,直接去(http://jmeter.apache.org/download_jmeter.cgi)下载。2. 解压:tar -zxvf apache-jmeter-2.9.tgz3. 执行:sh jmeter.sh。如果提示(No
为什么要做分布式Jmeter 本身的局限性一台压力机的 Jmeter 默认最大支持 1000 左右的并发用户数(线程数),再大的话,容易造成卡顿、无响应等情况,这是受限于 Jmeter 其本身的机制和硬件配置(内存、CPU等)由于 Jmeter 是 Java 应用,对 CPU 和内存的消耗较大,在需要模拟大量并发用户数时,单机很容易出现 JAVA 内存溢出的错误,导致测试脚本本身就有瓶颈JVM 堆
并发数,线程数,吞吐量,每秒事务数(TPS)都是性能测试领域非常关键的数据和指标。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对应关系和内在联系?测试时,我们经常容易将线程数等同于表述为并发数,这一表述正确吗?本文就将对性能领域的这些关键概念做一次探讨。文章可能会比较长,希望您保持耐心看完。走进开封菜,了解性能 ①老王开了家餐厅 我们的主角老王,在M市投资新开业了一家,前来用餐的顾客络绎不绝:餐厅里有4种不同身份
jmeter的好处开元,免费,基于java编写,可集成到其他系统可拓展各个功能插件,支持接口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多种功能,支持录制回放,入门简单相较于自己编写框架和其他开源工具,有较为完善的UI界面,便于接口调试,多平台支持,可在Linux,Windows,Mac上运行,支持多协议jmeter的作用1.接口测试 postman/jmeter2.性能测试
jmeter 并发用户数,在线用户数,平均并发 峰值并发介绍:【记录以下两个案例】在线用户数与并发用户数的区别和比例关系在线用户数:用户同时在一定时间段的在线数量并发用户数:某一时刻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用户数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以5-20的比率来推算并发用户与在线用户之间的关系。即,并发与在线的比例约为5%-20%比如,某网站存在注册用户数为10W人,但同时在线最多1W人,但这1W个人,可能只有5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几个基本概念,二是计算方法、三是案例分析。计算涉及到几个公式,但只是小学加减乘除的难度,所以数学渣渣也莫慌。一、基本概念PV页面浏览量(Page View),用户一天内访问的页面总次数UV独立访客(Unique Visitor),独立IP的访客数量人均页面访问量PV ÷ UV,衡量用户体验、产品吸引力DAU日活跃用户(Daily Active User)MA
测试工具:jmeter v_5.2测试对象:某网站的物料获取接口,需登录后操作测试目的:快速定位该接口最大并发用户数思路&步骤:1.模拟一个场景,某天临近下班,主管突然过来让你测下你们网站,一个获取物料接口的性能,撂下一句“找下它最大的并发数,然后扣扣上跟我说下”。你说你怎么办,要做的很严谨吗(把软件,硬件,网络环境,代码算法逻辑等因素都放进去),可以这么做,但场景设计的越是复杂,影响性能
转载
2024-07-31 16:22:25
86阅读
技术文档主体内容:可以认为是页面最想表达的内容总和。对于内容详情页来说,主体内容指从标题开始至正文内容结束,翻页区域也被视为主体内容,文章后的评论、分享、推荐等不视为主体内容。首屏:用户点击搜索结果后进入移动页面,不滑动屏幕即看到的所有内容,称为首屏。一屏:用户滑动屏幕至主体内容展现结束之前,在页面任意位置停留时看到的所有内容,称为一屏。移动端适配:为了使PC页面能够在移动端正常展现的手段,保证用
近期在用JMeter进行负载测试的 时候,发现使用单台机器模拟测试超过比如500个进程的并发就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不能如实的反应实际情况,在执行的过程中,JMeter自身会自动关闭, 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可以使用分布式测试,运行多台机器运行所谓的 Agent 来分担 JMeter自身的压力(这个和LODARUNNER是一样的道理),并借此来获取更大的并发用户数,则需要进行相关的配置参数和文件权限进行一
转载
2024-09-28 22:20:44
59阅读
JMeter是Apache组织开发的开源项目,设计之初用于性能测试,同时它在实现对各种接口的调用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因此,常被用于接口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它能够很好的支持各种常见接口,如HTTP(S)、WebService、JDBC、FTP等、并以多种形式展示测试结果。然而,在使用JMeter进行压测时,单机受限于内存,CPU,网络IO。我们发现当被测接口需要很高的并发量,或者有些接口访问数很高的时
转载
2024-09-11 22:56:17
232阅读
步骤概述\n \n编写脚本;\n使用JMeter进行本地测试;\nBlazeMeter沙箱测试;\n使用一个控制台和一个引擎,设置每个引擎的用户数量;\n设置和测试集群(一个控制台和10到14个引擎);\n使用主从功能达到最大并发量目标。\n\n \n 第1步:编写脚本\n 在开始之前,请先从JMeter Apache社区网站(http://jmeter.apache.org/)获取最新的JMe
文章目录1.建表2.编写模型类和控制器3.使用jmeter模拟高并发场景4. 开始测试5. 解决办法6. 其他的测试高并发的工具 1.建表新建商品表CREATE TABLE `zlsn_concurrency_goods` (
`id` int(1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goods_code` varchar(10) NOT NULL
一、Jmeter 运行原理:Jmeter 时以线程的方式来运行的(由于Jmeter 是 java 开发的所以是运行在 JVM 虚拟机上的,java 也是支持多线程的)二、Jmeter 结构体系1.线程组性能测试需要模拟大量用户负载的情况,线程组就是用来完成这个任务的,在线程组中我们可以设置运行的线程数(用户数),运行时长,循环次数等2.逻辑控制器控制循环次数等3.配置元件性能测试过程中为了模拟大量
Axios请求并发限制 标签NodeJS并发请求,并行请求,QPS限制,Axios并发限制,Axios并发请求背景由于调用第三方服务的API的时候,第三方对请求的QPS会有一定的限制,如百度的人脸识别接口,QPS=5,腾讯地图开放平台的普通账号QPS=5,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每秒请求数超过此限制,接口就会返回报错。导致请求失败。因此,需要在本地实现QPS的控制,当把多个Axios的请求扔到Pro
转载
2023-06-30 18:41:00
130阅读
之前已经操作过了一些单机的测试,接下来是时候展示真正的进阶技术了——利用Jmeter进行分布式部署测试。 为何进行分布式测试? 一台计算机能运行的线程数是有限的,在1.4GHz~3GHz的CPU、1GB内存的JMeter测试机上,可以处理的Jmeter线程就只有100~300个。比如某个接口测试的场景是支持1200的并发, JMeter就可能在运行800个线程左右的时候就顶不上
转载
2024-10-05 11:10:59
532阅读
Jmeter (底层语言是Java) 单进程Loadrunner (底层语言是C) 多进程 性能更好,更稳定Tomcat 线程模式(与Java有关的都是单进程)lr的支持最大并发 跟license的允许数量一致如果是6.5w license 那单机理论上就是能支持6.5w并发 但是 你单机硬件支持不
转载
2024-10-18 19:43:55
299阅读
写在前面我们先来看几个常见的说法nodejs是单线程 + 非阻塞I/O模型nodejs适合高并发nodejs适合I/O密集型应用,不适合CPU密集型应用在具体分析这几个说法是不是、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些准备工作从头聊起一个常见web应用会做哪些事情运算(执行业务逻辑、数学运算、函数调用等。主要工作在CPU进行)I/O(如读写文件、读写数据库、读写网络请求等。主要工作在各种I/O设备,如磁盘、网
# iOS 并发数量:理论与实践
在移动应用开发中,处理并发是提高用户体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在 iOS 开发中,合理地管理并发任务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的响应能力和性能。本文将探讨 iOS 并发的基本概念、相关工具及其使用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 并发的基本概念
并发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执行。在 iOS 开发中,线程是实现并发的基本单位,多个线程可以并行完
原创
2024-10-25 06:56:17
6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