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离架构优势解析 随着数据量的膨胀与计算需求的提升,传统存储与计算融为一体的架构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分离架构通过将存储与计算的职能分开,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与扩展性,满足了现代应用对高性能计算与数据访问的需求。以下是关于分离架构优势的深入探讨。 ### 背景描述 分离架构的设计理念是将存储与计算的资源解耦,这一理念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
原创 6月前
71阅读
随着阿里集团电商、物流、大文娱等业务的蓬勃发展,数据库实例以及数据存储规模不断增长,在传统基于单机的运维以及管理模式下,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与挑战,主要归结为:机型采购与预算问题 在单机模式下计算资源(CPU和内存)与存储资源(主要为磁盘或者SSD)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计算与存储资源绑定紧密,无法进行单独预算。数据库存储时,要么计算资源达到瓶颈,要么是存储单机存储容量不足。这种绑定模式下,注定了有
随着硬件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网络和存储设备的性能迅速提升,以及云计算厂商推动软硬件协同加速的云存储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基于云存储来构建数据存储服务,或数据湖,因此就需要单独再建设一个独立的计算层来提供数据分析服务,这也就是分离架构(Disaggregated Storage and Compute Architecture)。本文介绍分离架构
原创 2023-04-18 13:52:23
296阅读
随着硬件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是网络和存储设备的性能迅速提升,以及云计算厂商推动软硬件
原创 2023-07-12 18:43:50
238阅读
Hadoop分离优势:一步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Hadoop分离架构设计,让存储与计算资源解耦,优化了资源利用率,并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扩展性。这种设计模式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实际操作。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软硬件环境都符合要求。这如下所示: #### 硬件和软件要求 | 组件 | 最低要求
原创 7月前
11阅读
随着大数据系统建设的深入,企业的数据基础设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成本问题,随着累积的数据量的增大,大数据业务量的增多,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数据基础设施的投资越来越大,这部分投资挤占了企业大数据业务创新的空间。另一个是效率问题,大数据处理组件多,不同组件使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格式,比如大家熟悉的数据湖、数据仓库使用的就是不同的格式,多样化的数据格式导致数据存储变得复杂,系统中应对不同的场景
# 分离架构实现指南 ## 1. 简介 分离架构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和业务逻辑分离的设计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分离架构的整个流程,并为你提供每一步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2. 流程概述 分离架构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数据库结构 2. 创建数据访问层(DAO) 3. 创建业务逻辑层(Service) 4. 创建表现
原创 2023-09-13 16:38:17
175阅读
古语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样,在数据中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计算与存储也经历了多次分分合合。从大型机的计算与存储紧耦合,到小型机经典的IOE分离架构,再到随云兴起的超融合让再次融合,计算与存储宛如一对多年的CP,时而亲密无间,时而又若即若离。计算与存储之所以会出现多次分与合,是因为需求的变化推动着架构层做出相应改变,而计算与存储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始终未变。如今,随着云与互
前两节对分库分表和遇到一些问题进行解释和总结,本节对分库分表的数据存储和划分原则进行一个讲解数据存储分别是:独立存储+缓存:适用于数据量少,基本不变的数据;读写分离 : 适用于数据量适中,增长平缓,读多写少的数据水平切分: 适用于数据量大,增长快速,读写频繁的数据划分原则能不分就不分,当单表记录达到一定数量级(>1000万)之后才考虑进行水平切分处理;分片字段取决于最频繁的查询SQL,选择合
参加完reInvent总得再写点啥吧。PingCAP 东旭兄已经在朋友圈发了万字长文的预告,内容关于分离,考虑到我想写的也涉及这块,得抓紧错开点档期。东旭兄准备写万字长文,实在是羡慕,专心一个方向真好。实在没这个时间,所以就简略写写一些核心结论吧,反正读者也没时间。第一、分离。A记这次一口气把Redshift和ElasticSearch都改成分离架构了,ES的存储成本一下子降了90%。
# 分离架构实现指南 ## 介绍 分离是一种常用的架构设计模式,它将业务逻辑与数据存储分离开来,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扩展和易于维护。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实现存分离架构。 ## 步骤 以下表格展示了实现存分离架构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设计数据库模式 | | 2 | 创建数据访问层 | | 3 | 实现业务逻辑层 | | 4 |
原创 2023-09-27 03:42:42
154阅读
alan.wu@aliyun.com记得2000年初的时候,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位同事发表了一篇文章,观点是计算和存储的分离。在那个年代SAN和NAS正在兴起,存储的管理慢慢从服务器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块接口为代表的存储局域网络(SAN)和文件为接口的网络附属存储(NAS)。当存储从计算资源中分离出来之后,IT架构演化成如下结构:  NAS存储网络提供文件系统接口,可
背景 ClickHouse 作为开源 OLAP 引擎,因其出色的性能表现在大数据生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区别于 Hadoop 生态组件通常依赖 HDFS 作为底层的数据存储,ClickHouse 使用本地盘来自己管理数据,官方推荐使用 SSD 作为存储介质来提升性能。但受限于本地盘的容量上限以及 S ...
转载 2021-10-19 16:32:00
520阅读
2评论
# 数据湖分离架构实现指南 在现代数据处理的背景下,数据湖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手段。分离架构是数据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引导你实现数据湖的分离架构。 ## 实现流程 让我们首先看看实现数据湖分离架构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55阅读
摘要:Bucket存储是数据共享中重要的一环,当前阶段,bucket存储可以将列中的CU数据和DN节点解绑。作者:yd_278301229 。在云原生环境,用户可以自由配置cup型号、内存、磁盘、带宽等资源,需要在计算和IO之间做平衡;如果计算和存储耦合,扩缩容时数据要在节点之间移动,同时还要对外提供计算,性能会大受影响。如果分离,计算出和存储层可以独立增加节点互不干扰,这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做
接上一篇,找了两篇具体实现来了解架构。Ref8:RRAM一体化乘法器的集成电路设计-安徽大学基于表决器逻辑的运算方法(MIG,Majority-Inverter Graph) 原因:逻辑层面表决器逻辑证明比传统的与或非逻辑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功耗;痛死表决器逻辑与RRAM有更好的匹配性 目前研究的主流新型存储器有:铁电存储器、相变存储器、磁存储器和阻变存储器。 阻变存储器RRAM有点:结构简
    1.iscsi简单介绍 iSCSI利用了TCP/IP的port 860 和 3260 作为沟通的渠道。透过两部计算机之间利用iSCSI的协议来交换 SCSI命令,让计算机能够透过快速的局域网集线来把SAN模拟成为本地的储存装置。 尽管 iSCSI 能够与随意类型的 SCSI 设备进行通信,系统管理员差点
本文的理论思想来源于 JuiceFs 社区的一篇文章《从 Hadoop 到云原生,大数据平台如何做分离》,本文分为理论+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是对社区文章的总结、实践部分则是对理论的落地探索企业对 hadoop 生态的改造一、大数据平台如何做分离1.1 hadoop 耦合架构回顾hadoop 作为大数据时代的开山组件,作为一个 all-in-one 套件有三个核心组件:MapReduc
SSD课程背景知识学习 主要包含:Part 1 一体的相关概念Part 2 SSD基本结构一、Why人工智能芯片: 边缘市场-终端推理手机,可穿戴智能家居 要求低成本低功耗 -推理芯片 云端市场-云端计算、云端推理 服务器 力大 不care成本和功耗-训练芯片 来自Ref3: (1)终端推理将是主要趋势:权重精度简化、不涉及训练的权重更新、终端推理任务一般较为固定 (2)物联网将是主要应用场
2.何为计算?何为存储?要了解计算和存储分离到底是什么,那么我们就需要理解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存储。计算这个单词有运算之义,和数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数学考试的时候,那一道道的数学题怎么得出结果的,这一过程其实称之为计算。那我们这里谈论的其实是计算机计算,所以我们可以得出通过计算机得到问题的结果这个就叫做计算机计算,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谈论的"计算"。对于存储来说,这个概念比较难以定义,很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