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Java实现租户多数据源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支持多租户是一个关键的需求,尤其是在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程序中。多数据源的支持可以让不同的租户(用户)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而不影响其他租户数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基于租户多数据源。 ## 流程概述 下面的表格描述了实现租户多数据源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多数据源动态切换及XA分布式事务实现说明文档 多数据源动态切换及XA分布式事务实现说明文档Spring+Mybatis+Druid+AtomikosDataSource  文档修改记录版本修改日期修改人说明1.0.02021-04-20Oscar初稿         (本文相关内容均可参照
在与LitwareHR2.0共同发布的安装包里面还有一个多租户数据库性能测试工具, 该工具发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客户测试在多租户条件下的数据库扩展性能进行比较.   选择了目前已知的5种数据可扩展方式进行比较: 1. 扩展表模式Extension Table:多个租户使用同一数据库并共享全部的表。独立的表格把租户特定的列变为行进行存储。利用SQL视图把表中的行转换为列。LitwareHR
Springboot+MyBatis-Plus实现多租户动态数据源模式Spring DataSource 的工作原理在说明动态切换数据源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 spring 在单数据源情况下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 DataSource? 有什么用呢?请看 DataSource 接口定义:package javax.sql; public interface DataSource e
转载 2023-05-29 15:41:05
234阅读
我们知道,Oracle多租户选件是数据库原生支持的云管理能力,而不是像其它厂商采用云管理平台来实现多租户的功能,使得Oracle多租户选件可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更好的性能,更强的稳定性,和更简便的运维,从而广受用户喜爱。用户进行Oracle多租户数据库规划时,特别是需要对多个关键数据库整合时,常常对多租户数据库的资源管控有些疑惑,甚至有些担心。多个关键数据库整合在一个硬件平台上,万一出现资源竞争
在jdbc中,我们可以通过DriverManager的getConnection方法来获取数据库连接,但是这种方式会去查找相应的驱动,然后与数据库地址建立真实的连接,因此比较耗时。如果在应用中存在大量的连接数据库操作,那么这种方式的效率将会非常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据源的技术应运而生,所谓的数据源,其实就是把获取的连接(Connection)放在一个“池”中,以达到复用的目的。Mybatis自
转载 2023-12-12 13:03:31
241阅读
原理数据库分页,从客户角度来看,主要是提供两个参数:每页数量(pageSize),当前页(currentPage)。从后台处理来看,主要是分页查询数据库,查询总数;所以只需处理好这两个参数就可以完成分页了。本文内容本文的封装参考easyjweb pageList名字,(只是以前用过,继承关系实现应该都不一样)。本文中总共设计到了两个核心接口:IPageList: 数据查询和结果承载的主接口IPag
转载 2024-05-10 17:21:16
238阅读
读完本篇文章你将学到:原生jdbc开发流程,datasource数据源层,多数据源组件原理。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架构1. 原生jdbc数据库开发使用原生jdbc来访问数据库的流程为: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String url = “jdbc:mysql://hostip:3306/test?user=root&password=1
转载 2023-05-29 18:12:41
1364阅读
Hystrix是Netflix开源的一个限流熔断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功能:需要JAVA Spring Cloud大型企业分布式微服务云构建的B2B2C电子商务平台源码 一零三八七七四六二六隔离(线程池隔离和信号量隔离):限制调用分布式服务的资源使用,某一个调用的服务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他服务调用。 优雅的降级机制:超时降级、资源不足时(线程或信号量)降级,降级后可以配合降级接口返回托底数据。融断:当失
本文阐述使用多数据源的额场景,以及如何使用springboot的配置多数据源。一、多数据源的使用场景使用多数据源的原因一般有:数据采集分库其它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分库问题。现在讨论的一般所谓“分库”是主要因为两个目的:实现多租户数据的水平分割,以便增加数据吞吐能力读写分离实现多租户在某些前提下,通过分库来实现多租户也是可以,例如不想浪费应用服务器的资源,减少维护的压力。但这个行为,本人并不是很认可。因
项目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数据源的问题,尤其是数据同步或定时任务等项目更是如此。多数据源让人最头痛的,不是配置多个数据源,而是如何能灵活动态的切换数据源。例如在一个spring和hibernate的框架的项目中,我们在spring配置中往往是配置一个dataSource来连接数据库,然后绑定给sessionFactory,在dao层代码中再指定sessionFactory来进行数据库操作。 正如上图
      最近开发一个数据同步的小功能,需要从A主机的Oracle数据库中把数据同步到B主机的Oracle库中。当然能够用dmp脚本或者SQL脚本是最好,但是对于两边异构的表结构来说,直接导入不可行。然后在需要实时同步的情况下用存储过程也不可行了。写一个数据同步的小程序是个不错的选择。使用框架的封装和连接池是必须的,Spring是首选,这里我们同
SpringDataJpa使用单数据源时的SpringBoot配置很简单,但是随着业务量发展,单个数据库可能不能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这时候一般会对数据库进行拆分或引入其他数据库,此时单数据源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需要配置多个数据源。这里主要使用Kotlin语言编写,在使用SpringBoot2.x进行SpringDataJpa多数据源配置之前,可以参考SpringBoot2.x 集成 Spring
一、dynamic-datasource多数组件 两三个数据源、事务场景比较少 基于 SpringBoot 的多数据源组件,功能强悍,支持 Seata 分布式事务。 支持 数据源分组 ,适用于多种场景 纯粹多库 读写分离 一主多从 混合模式。 支持数据库敏感配置信息 加密 ENC()。 支持每个数据库独立初始化表结构schema和数据库database。 支持无数据源启动,支持懒加载数据源(需要
SpringDataJpa使用单数据源时的SpringBoot配置很简单,但是随着业务量发展,单个数据库可能不能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这时候一般会对数据库进行拆分或引入其他数据库,此时单数据源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需要配置多个数据源。在使用SpringBoot2.x进行SpringDataJpa多数据源配置之前,对SpringBoot2.x集成SpringDataJpa还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参考Sp
最近公司做一个saas模式的项目。在多数据源问题上卡了几天。有两个方案,这是1.0。 你们不知道我多辛苦,翻遍了中国网站,翻遍了外国网站。 前者不全面,不严谨,后者看不懂。 我们先从,多数据源切换开始。 [html]  view plain  copy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
转载 2024-03-12 21:31:07
48阅读
在多租户的情况,如果将所有租户数据保存在同一数据库同一schama内,这会给数据的管理和安全带来很大风险,虽然这样做的成本最佳。另一种方式是将不同的租户保存在不同的schama内,这样一个租户对应一个schema,这样管理比较方便,出现问题风险也比较小点,实现这样的方式就会有多个数据源,因为所有的租户对就的都一同一个应用实体,它们只是应用不同的数据库。所以我们就要在每个用户在操作应用系统时,为这
使用反应式API我们不能再用ThreadLocal实现变量在调用链的上下文共享,所以以往我们实现的多数据源动态切换无法用到spring-data-r2dbc中。目前很多项目都依赖多数据源,我们在技术选型上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虽然如此,但并非我们就一定要实现多数据源动态切换,即便不能动态切换,也不影响我们使用多数据源,只是使用动态多数据源更方便。spring-data-r2dbc作为spring官
⭐️作者简介:一个力求全干的Java后端开发者。 目录一、学习前提和项目结构二、mybatis方式配置多数据源2.1配置第一个数据源2.2配置第二个数据源2.3测试查询三、 mybatis-plus方式配置多数据源3.1快速开始3.2 DynamicDataSourceContextHolder解读四、总述五、完整项目地址 一、学习前提和项目结构前提:需要掌握mybatis、mybatis-p
转载 2023-07-28 07:53:01
293阅读
文章目录系列文章目录简介一、包结构二、创建多个DataSource三、创建EntityManagerFactory,TransactionManager四、创建Entity,Repository五、测试六、命名策略失效问题总结 简介多数据源:一个项目中注入多个自定义datasource。参见:自定义数据源配置。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多数据源的模式也不一样,比如一个项目中不同的业务表分布在不同的库,本
转载 2023-08-18 15:33:13
28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