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测试环境搭建httpbin.org开源接口网站http://www.httpbin.org/这个网站是开放的用来做测试用网站,外网注意看脸进笔者本来想搭一个docker+wsl2+git的本地环境,但碍于win11某些问题失败了,后面去b站找了一个Jupyter搭建的本地项目Jupyter Notebook介绍、安装及使用教程 - 知乎 (zhihu.com)网络爬虫_使用Web测试工具
pytest+selenium+allure框架搭建已在前一章详细说明,此处不再撰写。有需要可自行查阅:Selenium环境搭建-Windows非常详细的Pytest+Allure环境搭建过程–Windows版本一、项目结构目标:进行简单的浏览器封装及基类封装;使用po模型优化代码,使代码的可维护性更好;测试数据参数;有错误时,可以截图及生成日志;使用pytest灵活执行用例;使用allure框
哈喽大家好,本期开始就进行扩展系列的分享。由于之前的基础系列是在码尚教育机构学习时做的笔记,会存在侵权行为。所以将之前带有大量代码的文章删除了。在此声明一下,不过扩展部分的内容还是会继续做分享的。废话不多,昊料开始~开篇 上期扩展系列内容说到了GUI图形界面作为数据接收的入口。在近期公司内部演示的时候,考虑到使用便捷性,决定将脚本结合flask框架,做成web端的形式。这样大家都可以正常访问。与
环境准备序号库/插件/工具安装命令1确保您已经安装了python3.x2配置python3+pycharm+selenium2开发环境3安装pytest库pip install pytest4安装pytest -html 报告插件pip install pytest-html5安装pypiwin32库(用来模拟按键)pip install pypiwin326安装openpyxl解析excel文件
==============新建第一个测试脚本============================================创建项目--》创建测试套件--》创建测试用例(所选择的type、Format参照下面)项目选择file类型,我们就可以创建多个套件,套件可定义为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下再分用例,结构会更加清晰。“测试套件”如果创建成Directory类型后,就不能直接在其下面创建用
引用一位很好的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的一句话“UI自动化,听起来很神秘,学起来很简单,真正用起来却很困难”。通过自己的经历,我很赞同这句话。最开始确实觉得很神秘,可以用程序来控制鼠标,键盘去操作软件,以前从来没接触过。后来学了一下几个流行的测试工具,感觉没什么东西,就是record and play。可是,真正用到项目里的时候确实是困难重重。这里想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方面不是专家,不过应该给测试的新
三、填充我们的框架设计主类我们首先来实现我们的测试用例的主类设计,这个类主要用以被其他的测试用例继承,来实现一些每个测试用例都会做的事情,具体一点就是: 继承unittest,创建一个webdriver的实例,以及每次运行用例时打开和关闭浏览器。可能之后还有更多这样的共性的事情会被放到测试主类,到时候我们就继续在测试主类里添加。我们在之前预留的位置maincase里新建一个py文件,在里面写这个主
转载 2024-04-01 08:49:44
256阅读
简介:  python 主流自动化测试报告插件有三个:HTMLTestRunner、BeautifulReport 和 Allure。HTMLTestRunner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报告模板,界面也不是很好看。BeautifulReport  界面很简洁,看起来也很直观,是一款比较不错的报告插件。如果你想提升一下你的level,让你的自动化测试报告变得高大上,那么请选择 Allure 。  
一、UnitTest框架介绍1、什么是UnitTest框架?概念:UnitTest是python自带的一个单元测试框架,用它来做单元测试自带的框架:不需要单独按照,只要安装了 python就可以用第三方框架:想要使用 需要先安装后使用(如:pytest)单元测试框架:主要用来做单元测试,一般单元测试是开发做的。对于测试来说,UnitTest 框架的作用是自动化脚本(用例代码)执行框架(使用Unit
一、简介pytest 是一个成熟的全功能 Python 测试工具,可以帮助您编写更好的程序。它与 Python 自带的 Unittest 测试框架类似,但 pytest 使用起来更简洁和高效,并且兼容 unittest 框架。pytest 有以下实用特性:pytest 能够支持简单的单元测试和复杂的功能测试;pytest 本身支持单元测试;可以结合 Requests 实现接口测试;结合 Selen
前言:其实这篇写的是pytest的测试框架运用Pytest相对Unittest更加灵活一点,unittest需要写类继承unittest.TestCase类,pytest不需要可写可不写类,也支持生成html测试报告2.创建工程&对比上面robot的工程,增加一个PyUnit目录和report,这里主要放单元测试框架其他实现思路一致,report放执行后生成的html报告3.新建测试用例&
转载 2023-08-22 08:28:24
195阅读
阅读目录前言一、先来了解下pytest二、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三、开发环境准备四、接口自动化实战(设计项目目录)五、方法封装六、编写自动化用例脚本七、持续集成八、其他自动化框架前言不知道该如何设计自动化框架? 不知道怎么搭建持续集成环境? 下面带大家一起来盘盘它?走起 ~~一、先来了解下pytestpytest 是非常成熟全功能的Python测试框架。可以覆盖unittest能做到的各种各样场景,比
在学会使用unittest后,实际上UI自动化的基础骨架已经搭建起来了,剩下的就是利于这套框架,增添一些我们需要的功能,目前看来,我们已经可以使用此框架来批量运行用例,欠缺的是整体的思路以及一些其他功能细节,比如日志记录、封装webdriver、读取数据库等功能的实现。一、框架结构其中:common:一些基础的底层方法类,例如:测试报告类、数据配置读取类、日志类、封装webdriver类、数据库连
第三方模块allure-pytestpymysqlrequestsmain.py import os import pyte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ytest.main(["--alluredir","./alluretmp"]) os.system("allure generate ./alluretmp -o ./allure-rep
转载 2024-10-30 19:43:40
25阅读
一、简介pytest是python的一种单元测试框架,与python自带的unittest测试框架类似,但是比unittest框架使用起来更简洁,效率更高二、 pytest单元测试框架 a. 特点1. pytest是python当中的一个单元框架,比unittest更灵活2. pytest和selenium,requests,appium结合实现web自动化,接口自动化,app自动化3. pyte
1、pytest简介Pytest作为一种自动化框架,由于是由unittest框架继承而来,因此它的易用性和扩展性比较好,并且向下兼容unittest,成为目前主流的测试框架之一原因如下:简单灵活,容易上手支持jenkins持续集成(CI)支持allure报告输出支持参数,重复执行(pytest-repeat框架),部分执行,测试跳过(skip)第三方插件丰富,良好的自定义扩展性简单的断言表达:a
转载 2023-11-14 02:53:57
54阅读
本文节选自霍格沃玆测试学院内部教材,文末链接进阶学习。简介pytest 是一个成熟的全功能 Python 测试工具,可以帮助您编写更好的程序。它与 Python 自带的 Unittest 测试框架类似,但 pytest 使用起来更简洁和高效,并且兼容 unittest 框架。pytest 有以下实用特性:pytest 能够支持简单的单元测试和复杂的功能测试;pytest 本身支持单元测试;可以结合
前段时间记录了一下pytest接口自动化测试,今天来记录pytest+allureUI自动化了 ,还是直接上代码吧。目录case#存放测试用例 common#存放测试公共方法 data#存放测试数据、定位元素 logs#存放日志文件 pages#存放页面页面元素,操作步骤 report#存放测试报告 getpathinfo.py#读取当前目录 pytest#pytest配置文件 requireme
1.概述selenium:基于JavaScript代码库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通过脚本语言,模拟用户行为操作,最接近用户真实场景,实现对web自动测试。Selenium,是目前的最火爆企业最主流的webUI自动化框架pytest:pytest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全功能的Python测试框架,是unittest框架的扩展,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简单灵活,非常方便的组织自动化测试用例;⦁ 2、支持参数
1、pytest 是 python 的第三方单元测试框架,比自带 unittest 更简洁和高效2、安装 pytest pip install pytest 3、验证 pytest 是否安装成功 pip show pytest 4、使用 pytest 执行测试需要遵行的规则搜索根目录:默认从当前目录中搜集测试用例,即在哪个目录下运行pytest命令,则从哪个目录当中搜索符合命名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