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主从复制、读写分离Redis在作为缓存的时候,随着项目访问量的增加,对Redis服务器的操作也越加频繁,虽然Redis读写速度都很快,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一定的延时,甚至出现宕机的可能性,这时候就出现了“单点故障”,那么为了解决访问量大的问题,通常会采取的一种方式是主从架构Master/Slave,Master 以写为主,Slave 以读为主,并且会伴随哨兵进行监控
转载
2023-09-18 22:47:17
137阅读
Redis 主从架构主从读写分离架构Redis高可用性一般来说有两方面,一个是数据尽量少丢失,这个可以通过 AOF 和 RDB 来保证。另一个则是服务尽量少中断,不会出现单点故障,这个Redis的做法就是增加副本冗余,Redis 提供了主从库模式,以保证数据副本的一致,主从库之间采用的是读写分离的方式。缓存一般都是用来支撑读高并发的,Redis 单机并发最多可能也就几万QPS,如果想要支持更高的并
转载
2023-09-19 00:27:49
102阅读
1. Redis1.1 概述1. Redis优缺点Redis优点Redis的数据存储内存读写速度非常优异,大概读11万/s&写8万/s。Redis可以持久化,两种持久化技术RDB和AOF。Redis原子性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也可以多个操作合并后一起执行。数据结构丰富,除了支持String类型的value外还支持 hash、set、zset、list。Redis支持主从复制,主机会把数据同
转载
2023-09-15 09:49:43
450阅读
主从复制架构原理redis replication的核心机制(1)master节点采用异步方式复制数据到slave节点,不过redis 2.8开始,slave node会周期性地确认自己每次复制的数据量(2)一个master node是可以配置多个slave node的(3)slave node也可以连接其他的slave node(4)slave node做复制的时候,是不会block maste
转载
2023-09-30 09:44:41
77阅读
redis利用哨兵(sentinel)进行主从切换,断断续续,自己终于通过配置验证了一下该功能,其中遇到过一些的问题,也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才解决,接下来分享下配置的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首先说一下实验环境: redis软件:redis-3.2.1(安装在虚拟机的linux系统中) 宿主主机:window8.1 x64 secureCRT:宿主主机安装此软件来操
转载
2023-10-27 10:02:57
296阅读
# Spring Boot Redis 读写分离配置教程
## 概述
本教程将介绍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配置 Redis 读写分离。我们将使用 Spring Data Redis 来访问 Redis 数据库,并使用 Redisson 来实现读写分离功能。
## 整体流程
下面是整个配置的流程:
```mermaid
stateDiagram
[*] --> 开始
原创
2023-08-27 07:29:41
232阅读
# 取消Redis读写分离配置:一篇文章带你了解Redis配置的调整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排行榜等场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Redis的性能和可用性,我们通常会采用读写分离的策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取消Redis的读写分离配置。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取消Redis的读写分离配置,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一、Redis读写分离概述
原创
2024-07-28 09:15:37
26阅读
简介Apache Shiro是一个强大且易用的Java安全框架,执行身份验证、授权、密码学和会话管理。使用Shiro的易于理解的API,您可以快速、轻松地获得任何应用程序,从最小的移动应用程序到最大的网络和企业应用程序。demo地址在最下方给出。本文主要实现shiro的以下几个功能: 1.当用户没有登陆时只能访问登录接口,访问其他接口会返回无效的
# Redis读写分离配置
## 介绍
Redis是一个开源的Key-Value存储系统,它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分布式、高可用等特性。在高并发的场景下,为了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我们可以使用Redis的读写分离配置。读写分离可以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离到不同的Redis实例上,从而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读取的性能。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Redis的读写分离。
## 环境准备
本文使用Docker容器作
原创
2023-12-21 10:29:32
64阅读
# Spring Boot配置Redis读写分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量越来越大,对于数据库的读写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NoSQL数据库,在实际开发中被广泛应用于缓存、会话管理等功能。为了提高Redis的读写性能,可以通过读写分离的方式来优化Redis的使用。
## 什么是Redis读写分离
Redis读写分离是指将Redis的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分配到不同的服
原创
2024-04-26 07:42:13
117阅读
Redis集群读/写分离什么是读/写分离在用户量非常庞大的时候,单台redis肯定是完全不够用的。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更希望可以读/写分离,读/写分离的前提就是读操作比写操作频繁的多,将数据放在多台服务器上那么久可以消除单台服务器的压力。Redis主从同步主从同步的过程1.保证主服务器(Master)的启动 2.当从服务器启动时,发送SYNC命令给主服务器。主服务器接受到同步命令时,就是执行bgsa
转载
2023-11-09 09:23:37
169阅读
一.主从复制有什么好处呢1.读写分离,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并且可以根据读请求的规模自由增加或减少从库的数量;2.数据被赋值了好几份,就算有一台机器出现故障,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机器的数据快速恢复注:但是主从复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我们需要手动选择一个从节点代替它,此时不仅要修改应用方的主节点地址,还要命令其他从节点复制新的主节点,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工干预。其次,主节点的读写能
转载
2023-12-01 12:14:40
92阅读
前言:由于redis的高性能,在应用中对其依赖很高,有时候一台redis服务器性能不够,需要配置redis集群。最简单的就是一台用来读,一台用来写。一般对读的需求比较大,所以可以配置一主(写)多从(读)。 本次是在本地搭建两台虚拟机分别做一主一从。 IP为192.168.2.100为主服务器 IP为192.168.2.101为从服务器一、安装redis首先给两台服务器分别安装redis。二、配置主
转载
2023-05-30 16:03:59
505阅读
Redis是一种NoSQL的文档数据库,通过key-value的结构存储在内存中,Redis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性能很高,使用范围也很广。下面用一个实例实现redis的读写分离,步骤如下:第一步:下载redis官网下载地址: https://redis.io/download 下载最新的稳定版,解压拷贝到 ~/redis 中编译代码:$ m
转载
2023-07-06 21:29:42
377阅读
1、为什么要主从复制(一主多仆),读写分离:redis在作为缓存的时候,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是有可能出现宕机的,这时候就出现了“单点故障”,解决方案就是进行主从复制,读写分离。原理图:Master是主,Slave是从,Master具有读写权限,Slave只有读权限(以下还会介绍redis分布式锁,即当Master死机之后,利用“sentinel监控”把Slave其中一个提升为Master,让系统继
转载
2023-08-15 18:13:42
91阅读
Redis之主从复制 读写分离: 行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从复制,主机数据更新后根据配置和策略,自动同步到备机的master/slaver机制,Mast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 一般来说,要将Redis运用于工程项目中,只使用一台Redis是万万不能的,原因如下:从结构上,单个Redis服务器会发生单点故障,并且一台服务器需要处理所有的请求负载,压力较大;从容量上,单个
转载
2023-08-30 08:43:01
172阅读
Redis主从配置前言一、主从模式优缺点?二、搭建步骤三、启动看效果总结 前言Redis有三种类型模式: 主从模式(redis2.8版本之前的模式)、哨兵sentinel模式(redis2.8及之后的模式)、redis cluster模式(redis3.0版本之后)一、主从模式优缺点?为什么要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使用于大量读请求的情况,通过多个slave分摊了读的压力,从而增加了读的性能。 过多
转载
2023-08-15 17:52:47
0阅读
前言单机Redis的读写速度非常快,能够支持大量用户的访问。虽然Redis的性能很高,但是对于大型网站来说,每秒需要获取的数据远远超过单台redis服务所能承受的压力,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案能够解决单台Redis服务性能不足的问题。1.1 Redis性能测试1.1.1 redis-benchmark redis-benchmark是官方自带的Redis性能测试工具,用来测试Redis在当前环境下
转载
2023-08-23 09:10:18
146阅读
前言:随着web2.0的进一步发展,网民的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存储总量开始增加。 此时虽然仍然是读多写少的模式,但写入量已经大大提升。 原有的缓存技术不能缓解写入压力,而且原有的空间也受硬盘限制,因此开始出现分库分表,实现读写分离。 集中模式的数据库就这样开始逐渐分化:由一个集中的、稳定的、强关系的结构,朝一个分化的、容错的、弱关系的结构发展。 数据的存储空间与数据访问时间也进一步分离。 即原来是数
转载
2023-08-15 13:10:46
340阅读
前言部署步骤读写分离测试 前言前面已经介绍过了redis主从复制实现读写分离的原理;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下如何部署搭建一套主从复制,主从读写分离的环境。部署步骤1.下载 下载tcl8.6.1-src.tar.gz和redis-3.2.8.tar.gz;将两个tar包分别上传到服务器的路径上(/usr/local)。2.编译安装 依次登陆到服务器上,安装tcl8.6.1-src.tar.gz和r
转载
2023-06-14 22:02:34
28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