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o: 等把这些讲义看完后得单开一个文章整理思维导图   该部分由于内容比较重要,OFDM是5G物理层的基础,但学习时直接跳到5G OFDM去看它的那些参数设置感觉没什么意义,还得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学习,先从最先用到OFDM的WiFi协议开始,WiFi协议还是比LTE和5G NR简单得多,所以拟分为14个部分来介绍OFDM基础:   OFDM一:OFDM基础框架复习,基于802.11a   OF
转载 8月前
61阅读
摘要2018年6月13日20:18(北京时间2018年6月14日11:18),在美国圣地亚哥,3GPP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这意味着5G NR具备了独立部署的能力,也带来全新的端到端新架构5G正式可以进入到商用阶段。本着学习的好奇心,开始了解和学习5G通信协议,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5G学习过程的知识点和心得在博客上记录整理
转载 2024-06-28 15:43:46
158阅读
5G下行信道探测之“CSI-RS”从4G以来,载波的带宽大幅增加,从3G5M增加到了20M,到了5G,单载波带宽增加到了100M(Sub6G)或者400M(毫米波)。在这么大的带宽上,无线传输环境瞬息万变,不同频率的衰减和受干扰情况也不同,对这些信息不了解,数据的发送就相当于碰运气,没有预判没有性能保证。那么,在怎么让手机和基站随时掌握上下行的无线信道信息呢?基站和手机都在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固定的
# 5G协议架构科普 ## 介绍 5G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其中,5G协议架构是整个5G网络的基础,它决定了5G网络的组织结构和通信规则。本文将介绍5G协议架构,并通过代码示例和图表来展示其核心概念。 ## 5G协议架构概述 5G协议架构包括了多个关键部分,主要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用户面负责数据传输和处理,而控制面则负责网络管理和控制。在5G协议架构
原创 2024-06-28 05:27:01
97阅读
 1 RRC协议功能为NAS层提供连接管理,消息传递等服务;对接入网的底层协议实体提供参数配置的功能;负责UE移动性管理相关的测量、控制等功能2 RRC状态RRC_IDLE           PLMN选择;      
这篇在上篇的基础上结合协议协议&log进行图示讲解以对TCI的配置/激活/指示获得更直观认识。1. TCI State Cofniguration – via RRCUE最多可以配置M个TCI State,通过RRC消息配置在参数PDSCH-Config里,M的值由参数maxNumberConfiguredTCIstatesPerCC决定。注意,TCI State虽然是配置在PDSCH-
转载 2024-08-30 16:06:50
176阅读
协议(protocol)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为了开展某项活动,经过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协议总是指某一层的协议。准确地说,它是在同等层之间的实体通信时,有关通信规则和约定的集合就是该层协议,例如物理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信令在网络中传输着各种信号,其中一部分是我们需要的(例如打电话的语音,上网的数据包等等),而另外一部分是我们不需要的(只能说不是直接需要)它用来专门控制电路的,这一类型
1、引言 基站设备能力演进规划一直都是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基站设备能力演进要兼顾无线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及无线新技术发展方向,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基站设备能力不仅要适应运营商当前的业务发展需求,还需要面向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部署场景与业务需求,提前布局新能力、新功能,打造一张高效、弹性、绿色的5G精品网。 本白皮书基于中国联通5G网络未来发展需求,面向900MHz重耕部署场景,规划了NR900
大白话5G入门。简单说,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主要特点是波长为毫米级,超宽带,超高速度,超低延时。1G实现了模拟语音通信,大哥大没有屏幕只能打电话;2G实现了语音通信数字化,功能机有了小屏幕可以发短信了;3G实现了语音以外图片等的多媒体通信,屏幕变大可以看图片了;4G实现了局域高速上网,大屏智能机可以看短视频了,但在城市信号好,老家信号差。1G~4G都是着眼于人与人之间更方便快捷的通信,而5G
以前对5G NR协议一直像LTE那样,知道分数据面和控制面板,然后两种不同的协议栈框架。但具体怎么说,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没有认真思考过。这部分的介绍在协议38.300里面哦。这次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从数据流向有很清晰的认知,借此机会梳理下。一:第一张图首先来自于http://www.sharetechnote.com/html/5G/5G_RadioProtocolStackArchitectur
5G RCS协议架构是当前通信技术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这一协议旨在通过增强的消息服务来改善用户体验,进一步推动业务通信的数字化。本文将深入探讨5G RCS协议架构的背景、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应用场景以及扩展讨论,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领域。 ## 背景描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5G RCS协议的背景。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5G的推出,使得各种新技术与应用随
原创 7月前
180阅读
5G漫游架构协议实现流程 在教授小白如何实现5G漫游架构协议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整个实现流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表格展示了实现5G漫游架构协议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1 | 初始化漫游架构协议 | | 步骤2 | 建立与漫游服务器的连接 | | 步骤3 | 发送漫游请求 | | 步骤4 | 接收漫游响应 | | 步骤5 | 解析漫游响应 | | 步骤6
原创 2024-01-20 04:34:35
243阅读
转载于 感谢! 5G的无线接口继承了4G,从5G整体协议栈结构来看,5G和4G协议栈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无线接口协议栈主要分三层和两面。三层包括:网络层(L3)数据链路层(L2)物理层(L1)两面指:控制用户面控制面用户面协议栈即用户数据传输采用的协议簇,控制面协议栈即系统的控制信令传输采用的协议簇。从控制面上来看,两者的结构完全相同,如图所示: 从用户面来看,5G除了新增加
1. 简介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BLE协议栈最底层,它规定了BLE通信的基础射频参数,包括信号频率、调制方案等。BLE工作频率是2.4GHz,它使用GFSK频率调制,并使用跳频机制来解决频道拥挤问题。BLE 5的物理层有三种实现方案,分别是1M Sym/s的无编码物理层、2M Sym/s的无编码物理层和1M Sym/s的编码物理层。其中1M Sym/s的无编码物理层与BLE&nb
1. UE初始接入 UE来说,它主要做了收发了3组数据,第1组是向基站发送了RRC建立的请求与确认;第2组是amd向du建立UE上下文请求与确认;第3组收到SecurityModeCommand信令并返回确认;第4组是收到RRCReconfiguration信令请求与确认。总结,AMF发送建立UE上下文请求、DU建立UE上下文、DU收到UE上下文建立请求时,向UE发送重配消息。AMF发送UE上下文
转载 2023-08-25 23:31:33
770阅读
5G的无线接口继承了4G,从5G整体协议栈结构来看,5G和4G协议栈从根本上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无线接口协议栈主要分三层和两面。三层包括:网络层(L3)数据链路层(L2)物理层(L1)两面指:控制用户面控制面用户面协议栈即用户数据传输采用的协议簇,控制面协议栈即系统的控制信令传输采用的协议簇。从控制面上来看,两者的结构完全相同,如图所示: 从用户面来看,5G除了新增加了一个新的SDA
文章目录5G,第五代通信技术5G整体可以划分三大应用场景1,低功耗大连接场景(mMTC)2,低时延高可靠场景(uRLLC)3,增强移动宽带场景(eMBB)5G与工业制造的融合5G+物联网的应用5G的通信资源为战略性质- 毫米波频段(mmWave)- 中频段- 次6 GHz频段- 低频段- 本地频段和频域共享 5G,第五代通信技术与我们WiFi所说的5G(802.11ac)是两件事情。5G也被称为
转载 2023-12-03 06:49:55
43阅读
5G总体架构图gNB,向UE提供NR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端。ng-eNB,向UE提供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端。gNB和ng-eNB通过Xn接口相互连接。 gNB和ng-eNB也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C,更具体地通过NG-C接口连接到AMF(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并通过手段连接到UPF(用户平面功能)。 NG-U接口(参见TS 23.501 [3])。gNB和ng-eNB承载以下功
一、无线协议栈NR无线协议栈分为两个平面:用户面和控制面。用户面(User Plane, UP)协议栈即用户数据传输采用的协议簇,控制面(Control Plane, CP)协议栈即系统的控制信令传输采用的协议簇。5G NR(New Radio,新空口),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也是下一代非常重要的蜂窝移动技术基础,5G技术将实现超低时延、高可靠性。1.1 用户
转载 2024-06-01 05:28:36
2598阅读
5G协议协议栈NR无线协议栈NG接口Xn接口service-based 接口高层协议介绍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NAS(Non-Access-Stratum)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NG-APPDCPRLCMAC 协议栈NR无线协议栈用户面协议栈如下图所示。L1:PHY。L2:MAC, RLC, PDCP, SD
转载 2023-10-18 19:46:49
557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