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与磁盘分区/lvm逻辑卷及实战一、文件系统和磁盘二、磁盘分区三、测试创建lvm:实战一 lvm /根盘扩容实战二 新建lvm实战三 gpt新建lvm实战四 单独挂载一块磁盘,并设置挂载目录/home/xx 一、文件系统和磁盘VMware虚拟机添加硬盘 //一般添加完成之后,如果想要能够识别,需要重启虚拟机,不过这里也可以通过命令的方式识别root@base~]#echo"---">
  先介绍2分区表:  MBR分区表:(MBR含义:主引导记录)  所支持的最大卷:2TT; terabytes,1TB=1024GB)  对分区的设限:最多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  GPT分区表:(GPT含义:GUID分区表)  支持最大卷:18EB,(E:exabytes,1EB=1024TB)  每个磁盘最多支持128个分区  使用 parted 建立大小超过2T
文章目录资源配置MasterSlave1 & Slave2Linux中各个分区的意义必须存在的分区/推荐存在的分区/boot视情况而定的分区/boot/efi/biosboot/var/tmp/homeswap/dataRaid方案MasterSlave1 & Slave2Centos分区方案Master系统盘4T的Raid5SSD 4T数据盘 14TSlave1 & S
转载 2024-06-03 20:51:45
125阅读
小编今天讲下新电脑 调整分区大小 和 系统分区数量 的问题。目前出厂电脑部分仅有一个 C 盘( 机械硬盘笔记本常见 )存在,还有预分 C ( 常见容量在 70 - 80 GB 之间 )和 D 两个分区。小编建议 前者 再分区个 D 盘用来 保存文件、安装软件,建议 后者 对 C 盘进行扩容至 100GB 以上。 很多人对 C 盘 扩容 不太理解,近 80GB 容量还不够用吗?系统占用
文章目录Centos7系统下挂载超过2TB的目录两种分区表:MBR分区表与GPT分区表的比较方式一(亲测验证通过)创建要挂载的目录查看硬盘对硬盘进行格式化通过parte命令进行GPT分区,将MBR分区方式转换成GPT(超过2TB时MBR分区无法挂载全部硬盘空间,所以需要转换)**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查看硬盘参数设置起始扇区并分区再次格式化硬盘挂载新硬盘到`/home`目录设置自动挂载方式二(亲测验证
转载 2024-03-14 06:36:36
1890阅读
在Linux系统中,磁盘分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对于一些大容量硬盘(比如2T硬盘),如何进行分区设置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在Linux系统中如何对2T硬盘进行分区设置。 首先,对于2T硬盘,我们通常会选择采用GPT(GUID Partition Table)分区表来进行分区。GPT分区表相对于传统的MBR(Master Boot Record)分区表来说,支持更大的
原创 2024-02-20 11:43:27
216阅读
  之前使用最多的分区命令无疑是fdisk了,大多数情况下fdisk可以满足日常工作上的需求,极个别情况就需要使用parted命令了,至于及个别情况就要从MBR和GPT说起。MBR主引导扇区  主引导扇区,是计算机开机后访问硬盘时所必须要读取的首个扇区,主引导扇区记录着硬盘本身的相关信息以及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及位置信息,是数据信息的重要入口。如果它受到破坏,硬盘上的基本数据结构
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时,分区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当我们需要大容量存储空间时,如何合理划分分区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管理2TB的分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Linux对于大容量分区的支持。在早期的操作系统中,由于限制问题,可能无法识别和管理超过2TB的存储空间。但是在现代的Linux内核中,已经支持对2TB以上的大容量存储空间进行管理和使用
原创 2024-02-29 11:49:32
172阅读
Linux 分区 2T:实现高效管理和利用存储空间 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中,Linux 操作系统因其开源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备受推崇。然而,在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时,我们常常遇到需要进行分区的情况,尤其是在应对大容量存储设备时。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进行 2T 分区,以实现高效管理和利用存储空间。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分区分区是将物理硬盘划分为若干个逻辑部分,以
原创 2024-02-04 11:04:17
120阅读
Linux创建磁盘并且分区命令 目录1.首先创建磁盘1.1 首先点击虚拟机,再点设置1.2点击内存在点下面的磁盘添加1.4 添加磁盘向导2.创建磁盘分区2.1 启动Linux,用超级管理员登录,打开终端进行操作2.2 按照命令操作 1.首先创建磁盘1.1 首先点击虚拟机,再点设置1.2点击内存在点下面的磁盘添加1.4 添加磁盘向导2.创建磁盘分区2.1 启动Linux,用超级管理员登录,打开终端进
        在windows里面无损分区我一般用AcronisDiskDirectorSuite这个工具,今天有一台linux服务器磁盘空间出现了瓶颈,想到了无损分区,上网找了找,以下方法算是比较可行的:1、下载gparted-LiveCD 该解决方案中提到了开源的GParted软件,下载地址如下:htt
一、硬盘分区    (一)硬盘分区好处    1.可避免数据丢失。通常在Windows系统中,常常将硬盘划分成多个分区,如C、D、E、F盘等,而C盘主要作为系统盘。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旦系统崩溃需重装系统时,除C盘之外的其他数据均可得到保存,重而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同时分区也有利于管理软件、数据等。   &nbs
1.在VMware选择要添加硬盘的虚拟机,添加一块硬盘。 右击虚拟机 ——> 点击设置 ——> 点击添加 点击硬盘。 点击”创建新虚拟硬盘“。 设置新硬盘的大小。 设置新硬盘的存放路径。 最后在点击确认即可完成硬盘的添加。2.重启虚拟机,并查看[root@erhou ~]# cd /dev/ [root@erhou dev]# ll |grep sd brw-rw---- 1 root
转载自:://www..com/kevingrace/p/7612741.html需求说明:云服务器上买了一块8T的磁盘,准备挂载到服务器上的/data目录下。===================================parted命令说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
转载 2017-12-24 09:37:50
6883阅读
一、安装过程中需要的软件1. 硬盘分区软件 pqmagic2. Ext2Fsd 在windows下复制文件到ext2(或ext3)文件系统中,由于ext2类型的文件系统在windows下是不能够识 别的,即ext2类型的分区在windows下是隐藏不可见的,Ext2Fsd 可以通过设置显示ext2分区,从而能够把相应文件(主要是CentOS系统镜像)拷贝到ext2分区。本文用的
转载 2024-06-28 19:39:14
66阅读
 采用硬盘安装 前景打算用U盘安装,但是u盘是FAT32格式限制了文件4g大小,我官网下的iso镜像大于4g,只好采用硬盘安装。其实U盘安装是最方便的,网上很多教程用UltraISO软件把U盘直接作为linux镜像启动盘,猜测这种方式适合空U盘,我的U盘里本来有文件,不方便格式化,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注,本文用图来源网络,切勿对号入座,以文字为准) 需要准
centos分区大于2TB用parted分区工具分区fdisk -l 查看要分的区(我这里是/dev/vdb)parted /dev/vdb #进入/dev/vdb进行分区mktable #进行分区(整块)New disk label type? gpt #选择分区格式为gpt Warning: The existing disk label on /dev/vdb will b
#1.使用root账户登录 #2.输入fsisk -l 查看当前的磁盘 #3.给硬盘创建分区 输入 fdisk /dev/sda 这是关闭了虚拟机的系统后,通过设置虚拟机重新添加了一块硬盘后,才实现挂载新分区的(如下图) #4.挂载新分区后需要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输入 Mkfs.ext4 /dev/sdb1 (将/dev/sdb1格式化为ext4类型) 如果有错误的话可以看一下是否添加了ext
背景: 环境:centos7,俩个硬盘,一个320G,一个3TCentOS 7 中使用 fdisk 工具创建分区时,可能会遇到硬盘超过 2TB 的限制问题,这是因为 fdisk 是使用 MBR 分区表形式建立分区,而 MBR 分区表最多只能支持 2TB 的硬盘空间。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使用 GPT 分区表。 操作步骤: 先用fdisk查看大硬盘的路径 fdisk -l 使用 part
原创 2023-06-12 22:47:20
1453阅读
1. # parted /dev/sdbGNU Parted 1.8.1Using /dev/sdb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2. 将MBR磁盘格式化为GPT(parted) mklabel gpt3. 划分所有空间到一个分区(parted) mkpart primary 0 -1这一步也可以这样设置
原创 2016-01-27 17:52:20
1259阅读
1点赞
1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