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P神经网络路径规划的实现流程 ### 1. 问题描述与数据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背景和目标。路径规划是指在给定的地图和起始点、目标点的情况下,找到一条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BP神经网络是一种用于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通过训练来学习特征和权重,从而实现路径规划。 在开始实现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数据。通常,我们需要一个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地图的信息、起始点
原创 2023-08-18 12:25:01
223阅读
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已经神往已久,奈何数学太差,一直搞不懂原理,虽然研一学了大量相关课程,甚至都做了相关的实验和比赛,但其实自己知道对其的了解的掌握几近于无,这不单单是直接拿来现成的网络去应用上,也不是去改改参数,解决了某个问题就能够说自己掌握的。隔了一段时间零零散散的了解之后也要正式开始系统的学习了。故而记录下自己比较认可的文章,仅仅是我看过的觉得入门不错的文章,涵盖面极窄,但一定比较不错。 嗯首
✅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个人主页:Matlab科研工作室?个人信条:格物致知。更多Matlab仿真内容点击?智能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预测 雷达通信  无线传感器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 路径规划 元胞自动机 无人机⛄ 内容介绍车牌识别系统(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 LPR)在智能交通系
访问【WRITE-BUG数字空间】_[内附完整源码和文档]车辆路径规划问题(VRP)是运筹优化领域最经典的优化问题之一。在此问题中,有若干个客户对某种货物有一定量的需求,车辆可以从仓库取货之后配送到客户手中。客户点与仓库点组成了一个配送网络,车辆可以在此网络中移动从而完成配送任务。在求解此问题过程中,需要优化的决策变量为每个客户的配送任务应该分配到哪一辆车上,以及每辆车完成客户配送任务的先后顺序,
文章目录一、网络模型设计目的二、网络模型设计的重点三:网络模型设计的形式3.1 3*3和1*1的卷积(应用模型:ResNet)3.2 分组卷积(ResNeXt)3.3 可分离卷积(MobileNet-v1、v2)3.4 通道混洗(ShuffelNet)3.5 像素混洗 一、网络模型设计目的1、为了节省设备存储空间,让神经网络在更小计算力的设备上运行。同样价格的PC和移动设备下,PC机的计算力要比
   摘要:快速随机探索树(RRT)及其变体由于能够快速有效地探索状态空间而非常流行。然而,它们对初始解很敏感,收敛到最优解的速度很慢,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消耗大量内存和时间来找到最优路径。在许多应用中,如功率/燃料有限的自动驾驶汽车,快速找到一条短路径至关重要。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即神经RRT*(NRRT*)。NRRT*
文章目录前言一、简介二、BP神经网络网络流程1.结构2.流程3.实例4.优缺点总结 前言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lelland为首的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一、简介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的前馈神经网络,其主要的特点是:是前向传播的,而误差是反向传播的。
卷积神经网络一、卷积神经网络BP网络(传统前馈神经网络)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采取局部连接(稀疏连接),减少了所需参数; (2)、可直接处理二维数据,故常被用于图片处理操作; (3)、具有三个基本层——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卷积层CNN算法常用于图片处理,其中卷积层是通过多个卷积核对输入的图片像素矩阵进行局部连接,通过权值共享与卷积的方式进行图片的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映射数据。(所以卷积核又
BP神经网络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一种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的非线性系统,适用解决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的系统,逼近任何非线性的特性,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自学习、联想记忆、高度容错和并行处理能力,使得神经网络理论的应用已经到了各个领域。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水质分析和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良好效果。在这些应用中,纵观应用于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BP网络是最有效、最活跃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BP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神经网络学习算法[4],其原理是在梯度下降法,利用梯度搜索技术,以期使网络的实际输出值和期望输出值的误差均方差为最小。其优点在于泛化能力、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强,及特别适合于求解内部机制复杂的问题。BP神经网络算法步骤BP神经网络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号的前向传播,从输入层经过隐含层,最后到达输出层;第二阶段是反向传播,从输出层到隐
转载 2018-11-07 11:46:43
411阅读
一,路径规划是什么在机器人导航中控制机器人从A点移动到B点时,形成的一条让机器人走的又快又好的路线,就叫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有两个过程:1,路径规划:使用A* RRT* 等算法在(栅格地图,四/八叉图 ,RRT地图等)搜索一条从A点到B点的路径,由离散点组成。2,轨迹规划:将路径规划形成的离散点用光滑的线条连接起来(多项式 B样条)二,轨迹是什么样的轨迹一般用N次多项式(polynominal)表示
转载 2023-05-18 14:05:53
742阅读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lelland为首的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 发展背景 编辑 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上, 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网络曾对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被认为是一种真正能够使用
1 基本概念BP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误差校正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信号是前向传播,而误差是反向传播。前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号经由输入层、隐藏层逐层处理,到输出层时,如果结果未到达期望要求,则进入反向传播过程,将误差信号原路返回,修改各层权重。2 BP神经网络结构BP神经网络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其中,隐藏层可有多个,其中,输入层和输出层的节点个数是固定的(
原创 2021-03-23 20:00:09
3030阅读
深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机器学习,通过学习将世界使用嵌套的概念层次来表示并实现巨大的功能和灵活性,其中每个概念都定义为与简单概念相关联,更为抽象的表示以较为不抽象的方式来计算。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型神经网络,受生物自然视觉认知机制启发而来。卷积神经网络一般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由于有时候图片像素很多,导致神经网络输入特征值的维数很多。CNN结构图 在结构图中,第一层输入图片,进行卷积操作,得到第二层深
BP神经网络简单流程 2017年12月01日 09:47:29 阅读数:2908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者三层以上的多层神经网络,每一层都由若干个神经元组成,它的左、右各层之间各个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左层的每一个神经元与右层的每个神经元都由连接,而上下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BP神经网络按有导师学习方式进行训练,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神经网络后,其神经元的
转载 2023-05-23 16:52:35
271阅读
BP神经网络中隐藏层节点个数怎么确定最佳1、神经网络算法隐含层的选取1.1构造法首先运用三种确定隐含层层数的方法得到三个隐含层层数,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然后从最小值开始逐个验证模型预测误差,直到达到最大值。最后选取模型误差最小的那个隐含层层数。该方法适用于双隐含层网络。1.2删除法单隐含层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较弱,相同问题,为达到预定映射关系,隐层节点要多一些,以增加网络的可调参数,故适合运用删除法
转载 2023-07-24 18:08:21
432阅读
实验名称:实验二、神经网络一、实验目的(1)掌握神经网络BP 算法原理与实现方法; (2)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BP算法使用 Python 语言编程实现标准 BP 算法和累积 BP 算法,在 wine 数据集(wine_data.csv)上分别使用这两个算法训练一个单隐层网络(如,13×100×3),并进行比较。要求: 1)学习率 e 在[0.001, 0.5]内,
算法简介   BP神经网络是一类多层的前馈神经网络BP 神经网络中的 BP 为 Back  Propagation 的简写,意为误差的反向传播。最早它是由Rumelhart、McCelland等科学家于 1986 年提出来的。Rumelhart 并在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
bp神经网络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网络一个神经网络包含:输入层(输入特征个数)、隐藏层(个数不限制)、输出层(类别)、权重(重要程度)、偏执/阈值(有偏执率) 其中还要加上偏执,sgn是激活函数,它是为了防止结果值太大,把结果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还不太准确,和真实值会有误差,于是我们用最小误差值倒推w,这个思想叫训练也叫bp神经网络 BP(Back Propagation)网络
文章目录1 BP神经网络简介2 BP神经网络结构与原理3 BP神经网络推导4 实验实验1——实现简单的BP神经网络实验2——医疗数据诊断5 总结参考资料 注:转载请标明原文出处链接:1 BP神经网络简介BP(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lelland为首的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