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详细介绍冒泡排序的思想以及python3代码实现。首先是这样一个常识:在水中两个相同深度的气泡,大的气泡上浮的快,最先上浮到水面。然后假设有一个列表保存着一组数据,如下所示:左端为里表中的元素,右端为索引。为什么要竖着放,这样可以给你‘冒泡’的感觉。当然我们很容易看出来8是最大的会最先浮出水面,但是计算机不会想我们这样‘看’。它只会一步步来,首先假设第一个数(索引为0的数为最大的会先浮出水面)
在这篇博文中,我将围绕“python 冒泡排序 循环次数”这个主题,记录下我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思路和过程。在深入之前,我想先阐明一下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遍历要排序的数列,每次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交换它们,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为止。其时间复杂度是 O(n^2),这在大量数据时效率较低。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在处理“python 冒泡排序
文章目录1. 什么是冒泡排序2. 程序实现原理3. Python 代码实现(低级版本)4. Python 代码实现(高级版本) 1. 什么是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把一个由同类型元素组成的序列(如数字组成的列表)中的元素按照一定顺序(升序或者降序)依次排列的方法。 实现方式是将序列的第一对(可以使倒数第一对,也可以正数第一对,自己根据需要定义)元素进行比较,决定较大的放在左边(降序排列)或者右边(升序
转载
2023-11-07 10:46:19
278阅读
冒泡排序(BubbleSort)是我最近学习到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排序方法,打算通过写下本篇文章来加深一下理解,同时呢,也可以给同样热爱编程的朋友作为参考,或好或坏倒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倘若有错误,望各位看官海涵。好了,废话少说,让我们开始吧!!!一、冒泡排序的原理:
转载
2023-08-11 20:46:25
168阅读
# 冒泡排序的实现教程
冒泡排序是一个简单的排序算法,常用于教育和理解排序的基本概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教会你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冒泡排序,排序10个数字升序排列。我们将通过流程图、代码注释及解释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 整体流程
在开始编码之前,我们首先明确冒泡排序的基本逻辑和步骤。下面是我们实现冒泡排序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06 03:39:43
52阅读
文章目录一.实现思路二.冒泡排序三.代码实现一.实现思路 我们在实现这8个数排序主要思路是:先用一个数组存取8个数字
原创
2022-08-02 18:01:40
69阅读
# Java 冒泡排序:三个数的排序实现
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处理操作,在计算机科学中,排序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针对三个数的排序进行示例和讲解。
## 冒泡排序简介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比较排序。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反复交换相邻的元素,使得较大的元素逐渐“冒泡”到序列的顶端。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但因为其简单易懂,仍然是学习
原创
2024-10-16 05:30:06
35阅读
# 使用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遍历待排序的数列,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它们的顺序,将较大的元素“冒泡”到数列的末端。本文将带领你逐步实现一个程序来存储10个数并使用冒泡排序算法进行排序。
## 1. 步骤流程概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步骤 | 说明 |
|------|------|
| 1 | 导入
例如给定一个列表a,用冒泡排序法,将a里面的元素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实现思想:
1.确定列表表长(元素个数),用于确定最多循环次数,为len(list)长度
2.确定列表内第一次循环,第一个元素的最多比较次数,为len(list) -1 - i,i为循环次数变量
3.设置排序标记位,sort_sign,默认值为False, 如果有交换则为Tr
转载
2023-06-13 21:23:21
68阅读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p78_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7; int []a=new int[N]; Random
原创
2022-06-08 12:03:50
128阅读
Python中的冒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是最直接的排序算法之一。它的名字来自于算法的工作方式:每经过一个新遍历,列表中最大的元素就会向正确的位置“冒泡”。冒泡排序包括对列表进行多次遍历、逐个比较元素以及交换顺序混乱的相邻项。在Python中实现冒泡排序下面是一个用Python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由于此实现按升序对数组进行排序,因此每个步骤都“冒泡”到数组末尾的最大元素。这意味着每个迭代比前一个迭代的步
转载
2023-08-30 22:23:56
64阅读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算法详解
## 引言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且交换位置,从而将最大的元素逐渐"浮"到数列的末尾。这个过程类似冒泡,故得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算法较为简单,但不够高效,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但对于小规模数据或基本有序的数据,冒泡排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Pytho
原创
2023-09-12 07:41:47
114阅读
int[]a =new int[]{7,19,66,21,88,40};
for(int i=1;i<=a.length-1;i++){ //比总长度减1趟就排好序了。因为每一趟出一个值。
for(int j=1;j<=a.length-i;j++){ //每趟中比的次数,越来越少。每趟都比上一趟少一次
转载
2023-06-13 21:18:00
118阅读
冒泡排序简介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nb
转载
2024-01-20 23:13:40
73阅读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typedef unsign
原创
2012-09-27 13:18:29
412阅读
# Java链表生成100个数并排序
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链表可以用来存储一系列的数据,也可以用来实现其他数据结构,比如栈和队列。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Java语言生成一个包含100个随机数的链表,并对链表中的数进行排序。
## 生成链表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链表,并向其中插入100个随机数。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L
原创
2023-08-09 07:45:31
60阅读
for循环的循环次数,由数据的元素个数决定,for循环语法:
for 变量名 in 某个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含:字符串 列表 元组 字典 集合等)
代码块
方法一:for循环字典类型的数据,是遍历访问的是key1 例子:
2 d = {"age": 18, "name": "捡鸭蛋"}
3 print(d.values()) #获取字典里面的所有value值
转载
2023-05-30 15:48:46
250阅读
# Python取倒数100个数的实现方法
## 引言
在Python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有时,我们需要获取列表、数组或其他数据结构的最后100个元素。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获取倒数100个数的方法,并逐步指导新手开发者完成这个任务。
## 流程概述
下面是完成此任务的步骤概述:
1. 创建一个包含大量数据的列表或数组。
2. 使用Python内置的切片功能,获取列表
原创
2023-08-26 14:27:28
670阅读
//冒泡法(10个数从小到大排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10]; int i,j,k; printf("请输入10个数:\n"); for(i=0;i<10;i++){ scanf("%d",&a[i]); } for(i=0;i<10;i++)
原创
2021-07-19 11:31:19
1180阅读
# Python 冒泡排序:双层 for 循环解析
## 引言
在计算机科学中,排序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操作。它可以帮助我们将数据按照特定顺序排列,以便于后续的查找和处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使用双层 for 循环实现。本文将详细介绍冒泡排序的工作原理,提供代码示例,并附上甘特图和状态图来帮助理解。
## 冒泡排序算法概述
冒泡排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
原创
2024-09-19 05:00:55
7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