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场景搭建环境1. 导入依赖2. 配置连接redis3. 编写接口4. 编写业务类5. 准备测试分析解决问题若是不加任何更改,直接使用上述业务代码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分布式架构下的问题问题1问题2问题3总结 场景多线程高并发卖票问题想必都不陌生,那么如何解决票的超卖问题呢?接下来我们来一步一步分析开始之前,先搭建好测试环境搭建环境1. 导入依赖<!-- redis
​​Redis​​处理高并发问题十分常见,使用的时候常见有几种错误,和对应的解决办法,在此进行自己的总结和整理。
转载 2023-05-25 10:57:15
480阅读
1.分布式介绍在计算机系统中,作为一种控制并发的机制无处不在。单机环境下,操作系统能够在进程或线程之间通过本地的来控制并发程序的行为。 而在如今的大型复杂系统中,通常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提供服务。分布式环境下,基于本地单机的无法控制分布式系统中分开部署客户端的并发行为, 此时分布式就应运而生了。一个可靠的分布式应该具备以下特性:互斥性:作为,需要保证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客户端(用户)持有
# 实现 Redis 并发 ## 介绍 在开发中,有时会遇到多个线程或进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情况。为了避免并发访问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或错误,我们可以使用机制来保护共享资源。Redis提供了一种基于键的分布式实现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并发访问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Redis来实现并发控制,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引导你完成这个任务。 ## 步骤概览 下面是实
原创 2024-01-11 12:29:39
47阅读
redis(三)Redis的事务和机制事务Redis中的事务可以用来一次执行多条指令,并且有如下两个性质:事务是一个单独隔离的操作,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被序列化,并顺序执行,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不管执行成功与否)。这与mysql中的有所区别。 相关命令:命令作用multi开启一个事务,并将之后的命令放到事务
【问题描述】synchronized只能解决一个tomcat的并发问题,synchronized的一个进程下的线程并发,如果分布式环境,多个进程并发,这种方案就失效了! 【自己实现分布式的思路】1. 因为redis是单线程的,所以命令也就具备原子性,使用setnx命令实现,保存k-v 如果k不存在,保存(当前线程加锁),执行完成后,删除k表示释放 如果k已存在,阻塞
乐观比较适用于读多写少的情况(多读场景),悲观比较适用于写多读少的情况(多写场景)。1. 悲观当要对数据库中的某条数据进行修改时,为了防止并发,需要在修改操作执行前对该数据上锁,以防止其他任务修改数据。这种借助数据库机制,在修改前先锁定再修改的方式被称为悲观并发控制(悲观)悲观的实现,往往依靠数据库提供的机制(也只有数据库层提供的机制才能真正保证数据访问的排他性,否则,即使在本系统
转载 2023-09-06 14:02:39
148阅读
setNX,是set if not exists 的缩写,也就是只有不存在的时候才设置, 设置成功时返回 1 , 设置失败时返回 0 。可以利用它来实现的效果,但是很多人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到。例如某个查询数据库的接口因为请求量比较大所以加了缓存,并设定缓存过期后刷新。当并发量比较大并且缓存过期的瞬间,大量并发请求会直接查询数据库导致雪崩。如果使用机制来控制只有一个请求去更新缓存
1.并发访问限制问题 对于一些需要限制同一个用户并发访问的场景,如果用户并发请求多次,而服务器处理没有加锁限制,用户则可以多次请求成功。例如换领优惠券,如果用户同一时间并发提交换领码,在没有加锁限制的情况下,用户则可以使用同一个换领码同时兑换到多张优惠券。伪代码如下:1 if A(可以换领) 2 B(执行换领) 3 C(更新为已换领) 4 D(结束) 如果用户并发提交换领码,都能通过可以换领(A)
转载 2023-09-27 10:37:52
143阅读
在用redis做缓存时, 如果不考虑并发问题, 在缓存不存在或过期时, 会导致很多请求直接进入数据库,造成很多"意外"的负载.所以, 需要对缓存不存在->走数据库查询的处理过程中, 增加一个, 来避免该问题, 这就是并发.加锁的过程:请求的缓存不存在, 尝试加锁(必须使用redis的setnx), 开始循环处理.如果存在, 则休眠, 等待下一次循环.如果不存在 加锁成功, 则
应用场景:例如出现用户领券、抢红包这种高并发的情况下,用户只能抢一次,这时候简单的代码if判断在毫秒级别内无法完全控制住,数据库可能又无法做唯一、乐观等,这时候可以通过redis来控制。说下思路1. 通过使用redis的setNx命令来做同一时间内唯一并发基础。 2. 在接口层面加上锁,这时候考虑采用AOP,进入接口前加锁,结束后释放 3. 如果用户没有获取到,则直接退出 4. redis
转载 2023-08-17 20:26:20
59阅读
准备使用docker-compose命令启动redis服务器(可以用其他方式启动)idea启动测试项目jmeter测试脚本 高并发秒杀-重现超卖问题.jmx高并发秒杀-有事务方式减少库存.jmx重现秒杀时出现的超卖问题核心测试代码如下:• /** * 用于测试redis秒杀 */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spike") @Sl
转载 2023-08-25 17:40:04
70阅读
回顾下Redis实现分布式分布式需要满足哪些条件?Redis最基本的分布式实现方式如何实现数据库与缓存数据一致? 分布式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分布式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多进程互斥: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获取。保证可以释放:任务结束或出现异常,一定要释放,避免死锁。阻塞(可选):获取失败时可否重试。重入(可选):获取的代码递归调用时,依然可以获取Redis最基本的分布式
转载 2023-08-04 18:12:08
12阅读
# Redis 抽奖系统中的并发控制与机制 在现代应用中,抽奖系统是一个常见的场景,它既可以用于活动促销,也可以用于提升用户参与度。然而,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合理的并发控制机制,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系统示例,介绍如何使用 Redis机制来避免这些问题,并确保系统的正确性。 ## 抽奖系统概述 抽奖系统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多个用户同时参与抽奖,而每个
原创 7月前
54阅读
# Redis并发处理指南 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处理并发请求是一个常见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Redis来实现的机制,以确保在并发环境中,关键资源的安全访问。 ## 流程概述 我们将遵循以下步骤来构建Redis的流程: | 步骤 | 操作 | 描述 | |------|-----------
原创 2024-09-23 04:19:25
58阅读
# 使用 Redis 实现并发 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避免资源竞争,我们通常会使用来保护共享资源。而在 Redis 中,我们可以利用其高性能的特点来实现并发,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或者资源争夺的情况。 ## Redis 并发的实现原理 Redis并发实现主要是利用 Redis 的原子操作来保证在多个客户端同时请求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成功获取。通过 SET
原创 2024-04-03 06:19:13
61阅读
文章目录一、Redis 错误使用之一二、Redis 错误使用之二三、正确的分布式 锁在我们的日常开发可谓用得比较多。通常用来解决资源并发的问题。特别是多机集群情况下,资源争抢的问题。但是,很多新手在的处理上常常会犯一些问题。今天我们来深入理解锁。 一、Redis 错误使用之一我曾经见过有的项目把查询结果存储到 Redis 当中时的伪代码如下:$redis = new \Redis('
转载 2023-09-25 06:37:20
99阅读
# Redis并发incr ## 介绍 在分布式系统中,资源的并发访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当多个线程或进程同时访问某个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或者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机制来保证资源的互斥访问。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也提供了一些原子操作来实现并发。其中,incr命令可以用来实现简单的计数器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加锁的方式来保证计数的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
原创 2023-08-30 03:56:00
197阅读
# Node.js Redis 并发:控制并发访问的利器 在现代的分布式系统中,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避免并发冲突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当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如何有效地管理并发访问就显得尤为重要。Redis 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机制,称为“分布式”,我们可以利用 Node.js 来实现这一功能。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Redis 构建并发,并提供代码示例。 ## 什么是分布式? 分布
原创 2024-09-21 05:33:12
86阅读
## Java Redis 并发并发编程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防止资源竞争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分布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来解决并发问题。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它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布式实现,可以用来解决多个进程或者多台机器之间的并发访问问题。 ### Redis 分布式原理 Redis 分布式的实现原理基于 Redis 的 SETNX(SET i
原创 2023-07-29 04:58:52
81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