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功能及其技术及其实现目前就知道Token功能就两种:1.防止表单重复提交2.用来作身份验证1.下面来介绍其用法下面根据以上流程用代码演示 我写了两个页面 一个是主页 会跳转到添加页面 第二个是添加页面 模拟用户提交数据场景 说明下 token一般放在隐藏域中 在这里方便大家看 没有隐藏 主要说明下后台代码 token其实只要是任何字符串都行 这里用到是uuid 是通用唯一识别码
转载 2024-04-10 05:22:06
101阅读
目录代理正向代理反向代理透明代理nginx介绍nginx模块结构上核心模块基本模块第三方模块功能上Handlers(处理器模块)Filters(过滤器模块)Proxies(代理器模块)nginx原理nginx安装部署nginx安装创建系统用户安装依赖创建日志目录下载nginx包编译安装nginx配置nginx服务控制配置环境变量nginx动态加载模块流程添加echo-nignx-module-ma
转载 2024-08-16 18:15:14
67阅读
1. ngx_http_module_tngx_http_module 核心模块定义了新模块类型 NGX_HTTP_MODULE。这样 HTTP 模块对于 ctx 上下文使用了不同于核心模块、事件模块新接口 ngx_http_module_t。对于每一个 HTTMP 模块,都必须实现 ngx_http_module_t 接口。typedef struct { /* * 在
01 | 时势与英雄:HTTP前世今生HTTP 协议始于三十年前蒂姆·伯纳斯 - 李一篇论文;HTTP/0.9 是个简单文本协议,只能获取文本资源;HTTP/1.0 确立了大部分现在使用技术,但它不是正式标准;HTTP/1.1 是目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协议,功能也非常完善;HTTP/2 基于 Google SPDY 协议,注重性能改善,但还未普及;HTTP/3 基于 Google
nginx反向代理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可代理外网用户请求到内部指定web服务器,并将数据返回给用户nginx除了可以在企业提供高性能web服务之外,另外还可以将本身不具备请求通过某种预定义协议转发至其它服务器处理,不同协议就是nginx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进行通信一种规范主要在不同场景使用以下模块实现不同功能:ngx_http_proxy_module: 将客户端
转载 2024-03-21 22:02:11
411阅读
来可电子CANIOT网关可以实现串口,网口和CAN口远程数据传输。 CANIOT网关 实现原理为网关通过4g或者WiFi连接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将接收到网关数据转发到网关配套客户端上,客户端再通过对应上位机软件将接收到数据显示出来。网关目前主要是三个功能是数据,程序下载和数据存储。数据目前主要提供串口,网口和CAN口三种接口数据传输,其中串口和网口采用
1. gateway过滤器Gateway中Filter生命周期只有两个:pre 和 post: PRE: 这种过滤器在请求被路由之前调用,可实现身份验证。 POST:这种过滤器在路由到微服务以后执行,可用来为响应添加标准HTTP Header、收集统计信息和指标、将响应从微服务发送给客户端等。Gateway Filter从作用范围可分为两种: GatewayFilter与GlobalFilt
最近闲在捣鼓wifi,以太网连接网,不过好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cc3200,先从封装好芯片模块开始玩起吧,这几天准备研究下ESP8266,由于手头上是有一个模块,和一个块STM32F4板子,而且有对应代码例程,所以先开始研究下,工作大致过程。那开始从esp8266传开始:所谓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指不需要关心wifi协议是如何实现.所需要做就是A通过串口发数据,B
转载 2024-05-23 19:01:30
57阅读
正文二.实例展示1.CentOS安装cpolartoken认证向系统添加服务编辑 启动cpolar服务编辑 开放cplor端口号9200创建TCP隧道2. 随机地址公网远程连接Windows连接centos3.Xshell连接编辑4. MobaXterm连接6. 固定TCP地址7. 使用固定公网TCP地址SSH远程一.内网穿透介绍1.什么是内网穿透内网穿透是一种技术
# 如何实现JavaHttp接口添加Header参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开发者,你需要教导一位刚入行小白如何实现JavaHttp接口添加Header参数。下面是整个流程步骤: ```mermaid gantt title JavaHttp接口添加Header参数流程 section 整体流程 定义需求 :done, des1, 2022-01-01, 2
原创 2024-06-09 04:48:26
96阅读
前言SOFA—RPC 支持数据链路透传功能,官方解释:链路数据传功能支持应用向调用上下文中存放数据,达到整个链路上应用都可以操作该数据。 使用方式如下,可分别向链路 request 和 response 中放入数据进行,并可获取到链路中相应数据。使用方式:RpcInvokeContext.getContext().putRequestBaggage("key_request","val
转载 2024-06-07 23:19:32
90阅读
在transparent模式允许进行a、vlan转换b、双层vlanc、vlan  transparent 模式是上次应用层取名字本质是允许该端口嵌入外层vlan。 //--------------------------------------------------------------------------------------什么叫vlan呢?就是不管你
转载 2023-08-03 12:24:02
23阅读
1.添加请求头网关过滤 AddRequestHeader匹配到路由将添加指定请求头和值 格式为 请求头名称 , 请求头值server: port: 81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配置路由,是一个集合 - id: apptest1 # 路由ID, 没有固定规则但要求唯一,建议配合服务名
转载 2024-06-05 12:56:02
257阅读
众所周知,Java存在8种基础数据类型。不过,Java字节码中还有额外两种基础数据类型,分别是reference type与returnAddress type。想要学习Java参数传递,就必须理解JVM是如何解释基础数据类型与引用数据类型。一切皆数据?一切皆对象?我们先从最基础赋值开始:Object A = new Object();new Object() 做了什么?JVM将在GC
转载 2023-08-26 11:18:55
417阅读
这个问题如今是个政治问题,说什么都会有人反对。我只能说个人看法,那就是:如果谈数据传输,XML 相对 JSON 没有任何优势,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很多当下 XML 支持者可能都忘了,XML 一开始不是为网络传输设计,而是为了替代 HTML。所以它才会如此强调结构化(相对 HTML 4 混乱结构而言容易分析)和格式中内建编码信息(便于跨国数据交换)。但是 XML 诞生后在这方面一直不温不
转载 2024-05-15 12:47:10
32阅读
为什么要转发,因为直接内网穿透在如今架构已经无法实现了,比如说网上nat穿透,现在内网出口端口随机变得所以根本无法建立长连接。所以只能选择转发。 转发必备必须有一台中间机器,必须有公网ip。需要将客户端安装在内网。 简单转发原理以远程桌面3389为例 1.服务端建立服务端口10010 用远程桌面连接服务器端口比如192.168.1.189:10010 这时候会有个socketclient连
转载 2023-09-08 21:41:11
313阅读
Java8新特性Lambda 表达式 Lambda 允许把函数作为一个方法参数。方法引用 方法引用允许直接引用已有 Java 类或对象方法或构造方法函数式接口 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接口叫做函数式接口,函数式接口可以被隐式转换为 Lambda 表达式。通常函数式接口 上会添加@FunctionalInterface 注解。接口允许定义默认方法和静态方法 从 JDK8 开始,允许接口中存在一个
转载 2023-09-18 20:39:30
121阅读
         现在我们学习网络传输数据交换格式有两种:         JSON:以键值对方式存储字符串,这样字符串可以直接转化为对象。        XML:可扩展语言(超文本语言),主要用于交换数据。      &
转载 2023-10-11 21:56:27
97阅读
关于如何建立一个HTTP虚拟测试桩方法如下,通过SoapUI建立一个HTTP测试桩,用来模拟远端HTTP服务器。ESP8266进入配置:(以串口115200波特率为例)(1)设置WIFI模式AT+CWMODE=3 //设置为ap+sta共存响应OK (2)重启AT+RST 重启后我们看到,这里出现乱码,乱码原因是因为模块刚上电时候,波特率并不是我
一次理解http如何传送数据包 一次理解http如何传送数据包HTTP通信可概括为:浏览器→ 建立连接→发送请求数据→ web server→ 返回响应数据包→ 浏览器→ 关闭连接浏览器请求(Request)数据包,web server接收请求后作出响应(Response),发送返回数据包,浏览器接收返回数据包。浏览器与web server中间可以添加代理(Proxy)。
转载 2023-09-15 09:35:25
24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