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之前做的小功能jar管理应用,启动、停止,尤其停止需要用pid来停止应用,现在说下怎么获取。当然,不需要记录pid也能停止应用,可以通过命令找到应用对应的pid,不过记录下来比较方便,后续还用到pid来获取端口号,利用java代理。一、JMX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什么是JMXJMX(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s,即Java管理扩展)是一个为应用程序、设备、系统等植入管理功能
转载
2024-10-19 07:27:02
54阅读
目录前言:第1章 PID算法概述第2章 PID控制原理2.1 比例2.2 积分2.3 微分第3章 PID参数调节它山之石:简单易懂的视频讲解前言:PID在工业控制中得到的广泛的应用,在激光器中,PID算法晶体的温度控制、LD驱动的电流控制等控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温度控制器的PID参数都是确定性的,然后,不同的控制对象,所需要的PID的控制参数有可能不同,比如50°
转载
2024-01-30 08:18:27
110阅读
#include<reg51.h>
<pre id="best-content-316112829" class="best-text mb-10" name="code" style="white-space: pre-wrap; word-wrap: break-wor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0px; padding: 0
转载
2024-01-04 09:39:09
82阅读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温度PID控制原理1.增量式pid2.位置式pid3.总结 温度PID控制原理温度控制参数调整之前一定要进行理论计算,验证出大致的温度滞后时间,避免在后续调整中走弯路。假设你用的是100w加热棒进行温度控制。你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使用大概70w的功率去加热液体,并且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度数显示方便计算大概时间。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几种情况: 1.最理想的状态70w恰好就能够让你
转载
2024-02-05 16:15:19
854阅读
经过本人发表的上一篇文章《几种温度算法的比较与总结》可知,分段式PID算法既可以提高温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又可以提高温控系统的控温精度,现将以增量式PID算法为例总结一下其具体的实现步骤或过程,希望能够给奋战在PID算法的同仁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一、温控模型的建立是选择一阶延迟控温系统还是选择二阶延迟控温系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控温系统来确定;二、温控模型中K、T、τ的确定温控模型一旦确定,接下
转载
2024-08-02 13:56:56
0阅读
一、PID控制原理与程序流程
(一)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1、 模拟控制系统 图5-1-1 基本模拟反馈控制回路控制规律用对应的模拟硬件来实现,控制规律的修改需要更换模拟硬件。2、 微机过程控制系统&nbs
转载
2024-01-06 22:31:44
606阅读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闭环控制算法,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出与期望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并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来调节控制量,使系统的输出逼近期望值。下面我将详细介绍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并提供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代码,实现一个PID控制器:class PIDController:
def __init__(self, Kp, Ki, Kd):
原创
2024-03-18 09:05:59
264阅读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闭环控制算法,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出与期望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并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来调节控制量,使系统的输出逼近期望值。下面我将详细介绍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并提供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代码。这是一个简单的PID控制器示例代码,您可以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 Kp,Ki,Kd 来调节控制器的性能
原创
2024-04-12 11:09:21
165阅读
最近做了一个温度控制相关的项目,在此记录一下,方便以后查找,同时也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所有数据均为实验数据,绝对真实。位置式PID控制公式原型:u(t) = kp * e(t) + ki * [e(1) + e(2) + ....+ e(t)] + kd * [e(t) - e(t-1)]控制对象:加热/制冷器(在2分钟内不能再加热至冷之间切换)控制密封的腔体(空间体积大小15cm*20cm*6
|—平滑化算法|—PID控制—|—P控制器编程 |—PD控制编程 |—PID控制编程 &
3.2模糊PID算法及其CPLD实现对于时滞、时变和非线性的特征比较明显的控制系统,传统PID控制方法控制参数不易在线调节,模糊控制较好的适应这些特征。模糊控制以模糊规则为基础,用隶属函数和模糊运算实现模糊推理过程,以其强大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处理能力在一些复杂系统中显示出了很强的优越性。模糊控制理论可以通过模拟人思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以人的经验为判断依据,从而对那些不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场合
转载
2023-09-17 13:41:54
741阅读
PID控制的概念生活中的一些小电器,比如恒温热水器、平衡车,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飞行速度控制,自动驾驶等等,都有应用到 PID——PID 控制在自动控制原理中是一套比较经典的算法。为什么需要 PID 控制器呢?你一定用过恒温热水壶,想让热水壶的水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这时候就需要一种算法先将水温加热到目标位置附近,能够“预见”这个水温的变化趋势自动控制加热功率,然后还能根据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去调节以维
转载
2024-02-21 23:11:40
491阅读
文章目录1、连续系统的PID控制算法2、PID控制的MATLAB仿真2.1、单P控制仿真2.2、PD控制仿真2.3、PI控制仿真2.4、PID控制仿真3、Matlab-PID调节器 1、连续系统的PID控制算法PID控制:将误差信号e(t)通过比例(p),积分(I)和微分(D)线性组合构成控制输出进行控制,其输出信号为:对此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模拟(连续系统)PI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Kp—
转载
2024-05-15 11:03:46
1431阅读
这几天一直在考虑如何能够把这一节的内容说清楚,对于PID而言应用并没有多大难度,按照基本的算法设计思路和成熟的参数整定方法,就算是没有经过特殊训练和培训的人,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容学会使用PID算法。可问题是,如何能够透彻的理解PID算法,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出优秀的算法呢。通过讲述公式和基本原理肯定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可是这样的话怕是犯了“专家”的错误了。对于门槛比较低的技术人员来讲,依然不
转载
2024-08-09 11:08:23
91阅读
实现PID温度控制的Python嵌入式系统是现代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通过调节加热元件的输出,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控制。随着需求的复杂性增加,我们在实施这个控制系统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详细分析我们在实现PID温度控制时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 问题背景
在某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将PID控制算法应用于嵌入式环境以实现温度控制。业务影响
文章目录一、代码使用方法1.1 Python3 版本1.2 MicroPython - OpenMV版本1.3 MicroPython - K210版本二、说明三、参考资料 一、代码使用方法from pid import PID
# p:比例系数,i:微分系数,d:积分系数,imax:积分限幅
pid1 = PID(p=0.07, i=0.01, d=0.01, imax=90)
while(
转载
2023-06-21 22:03:32
641阅读
文章目录0、概念1、理解2、实现3、优化4、引用 0、概念PID算法是工业应用中最广泛算法之一,在闭环系统的控制中,可自动对控制系统进行准确且迅速的校正。PID控制,即Proportional §– Integral(I) – Derivative(D) Control, 实际上是三种反馈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与微分控制的统称。根据控制对象和应用条件,可以采用这三种控制的部分组合,即P控制,P
转载
2023-09-24 09:31:30
1001阅读
1、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液晶1602)功能描述: 由STM32F103单片机最小系统+DS18B20温度传感器+1602液晶显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独立按键组成。视频演示链接:
1、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液晶1602) 仿真图:该芯片的调试模式可用串行单片机调试(SWD)和
PID参数的设定调节如下:1、PID就是通过系统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不同厂家的公式稍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离不开三个参数:比例、积分时间、微分时间。2、采样周期。在进行PID调节之前要先设定好PID的采样周期,采样周期设定主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决定。被控对象变化快的(如:流量),可将采样周期设定在100ms左右,采样周期变化慢的(如:液位)可将采样周期设定在1000ms,
转载
2023-10-09 19:49:12
1488阅读
电机的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的经典控制算法。PID全称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通过不断调节输出信号来使得被控对象(电机)的实际值接近期望值。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如下:比例(Proportional)控制:根据当前误差的大小,乘以一个比例系数Kp,并将结果作为控制量的一部分。积分(Integral)控制:计算误差的积分累积,并乘以一个积分系数Ki,将其作为控制量的一
原创
2023-10-18 08:36:41
5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