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DES 算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组加密算法,由IBM公司在1971年提出。DES 算法是分组加密算法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对称加密算法。本文将详细讲述DES 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1.1 明文明文是指没有经过加密的数据。一般而言,明文都是等待传输的数据。由于没有经过加密,明文很容易被识别与破解,因此在传输明文之前必须进行加密处理。1.2 密文密文只是明文经过某种加密算法而得到的数据,
各种加密算法比较(转载)算法选择:对称加密AES,非对称加密: ECC,消息摘要: MD5,数字签名:DSA 对称加密算法(加解密密钥相同)名称密钥长度运算速度安全性资源消耗DES56位较快低中3DES112位或168位慢中高AES128、192、256位快高低 非对称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名称成熟度安全性(取决于密钥长度)运算速度资源消耗RSA高高慢高DSA高高慢只能
转载
2022-09-16 08:11:55
283阅读
常见的加密算法可以分成三类,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Hash算法。 对称加密 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在于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长密钥时的难破解性。假设两个用户需要使用对称加密方法加密然后交换数据,则用户最少需要2个密钥并交换使用,如果企业内用户有n个,则整个企业共需要n×(n-1) 个密钥,密钥的生成
转载
2024-04-12 21:44:14
9阅读
一、加密算法分类双向加密算法单向加密算法(散列算法)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MD5,SHA1,HMACAES、DES、3DESRSA,DSA,ECC双方采用共同的密钥和加密算法A用B的公钥将消息加密,发送给B,B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进行解密的过程不可逆,只能加密,不能解密二、算法比较1、散列算法比较名称安全性速度SHA-1高慢MD5中快2、对称加密算法比较名称密钥名称运行速度安全性资源消耗DES5
转载
2024-03-03 10:08:49
58阅读
二. 加密算法介绍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算法包括: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
转载
2024-03-28 17:18:35
1064阅读
各种加密算法比较算法选择:对称加密AES,非对称加密: ECC,消息摘要: MD5,数字签名:DSA对称加密算法(加解密密钥相同)非对称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散列算法比较对称与非对称算法比较算法选择(从性能和安全性综合)对称加密: AES(128位),非对称加密: ECC(160位)或RSA(1024),消息摘要: MD5数字签名:DSA轻量级:TEA、RC系列(RC4),Blowfish
转载
2024-04-28 20:24:38
40阅读
各种加密算法比较 算法选择:对称加密AES,非对称加密: ECC,消息摘要: MD5,数字签名:DSA 对称加密算法(加解密密钥相同) 名称 密钥长度 运算速度 安全性 资源消耗
转载
2018-09-26 10:37:00
75阅读
DES(Data Encryption),3DES(Triple DES),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以及Blowfish(效能最高)。
Blowfish优先,AES次之
3DES加密过程为:C=Ek3(Dk2(Ek1(P)))
3DES解密过程为:P=Dk1((EK2(Dk3(C)))
3DES(加密) = DES(key1, 加密) DES(ke
转载
2016-01-12 09:46:00
221阅读
2评论
摘自:https://www.cnblogs.com/sunxuchu/p/5483956.html 各种加密算法比较 算法选择:对称加密AES,非对称加密: ECC,消息摘要: MD5,数字签名:DSA 对称加密算法(加解密密钥相同) 名称 密钥长度 运算速度 安全性 资源消耗 DES 56位 较
转载
2021-08-06 10:34:34
3279阅读
基本介绍对称加密算法是现在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加密算法。对称的原因: 加密密钥 = 解密密钥,加密运算是解密运算的逆运算。 对称加密算法是初等的加密算法,从安全性上说,不是很高。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 DES(3DES),AES,PBE,IDEA等。DES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已经被破解) 例子:package com.timliu.
统计了几种排序算法的比较和交换次数,以普通冒泡排序比较次数为100,做了一下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说明: 1.行中第一个是比较次数,第二个是交换次数。 2.第一行是全部随机,第二行是前70%有序,后30%无序。 3.数据个数是1000个。 1.普通冒泡。 100 50 100 28 2.带标记的冒泡。 100 50 99 28 3.鸡尾酒排序。 67 50 48 28 4.奇偶排序 98 50 97 28 5.梳子排序 5 1 5 1 6.地精排序。 101 50 57 28 7.快速排序。 2 1 2 1 8.选择排序。 100 0 100 0 9.插入排序 51 25 29 14 10..
转载
2013-09-30 22:21:00
314阅读
2评论
MySQL是关系型数据库。优势:在不同的引擎上有不同 的存储方式。查询语句是使用传统的sql语句,拥有较为成熟的体系,成熟度很高。开源数据库的份额在不断增加,mysql的份额页在持续增长。缺点:在海量数据处理的时候效率会显著变慢。Mongodb是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属于文档型数据库。文档是mongoDB中数据的基本单元,类似关系数据库的行,多个键值对有序地放置在一起便是文档,语法有点类
转载
2023-08-15 19:00:57
351阅读
信息加密技术是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漏的技术。由于计算机软件
原创
2021-12-28 17:16:16
584阅读
我们都知道,对称密码和混合密码,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缺点。而将他们组合到一起,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取对称密码之长补公钥密码之不足,取公钥密码之长补对称密码之不足,下面我们将开启混合加密之旅。一、概述用对称密码来加密明文,用公钥密码来加密对称密码中所使用的密钥。通过使用混合密码系统,就能够将在通信中对称密码与公有密码的优势结合起来。二、加密混合密码系统中会先用对称密码来对消息进行加密,这样消息就被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 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加密算法分类:加密操作类型:代换置换多重加密所用的密钥个数对称加密算法公开加密算法 一
转载
2024-08-12 12:14:52
111阅读
原理按加密可逆可以分为:加密可逆算法和加密不可逆算法。加密可逆算法又可以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1、加密不可逆算法:一般采用hash算法加密,其原理一般是将原文长度补位成64的倍数,接着初始化固定长度的缓存值,经过循环与分组后的明文进行 与操作、或操作、非操作、异或操作 改变缓存值,最后的缓存值就是密文。该算法加密得到的密文是没有解密算法的,是不可逆的。常见的不可逆算法有:MD5,SHA、SM
转载
2023-10-05 22:28:15
28阅读
RAID是利用若干硬盘驱动器加上控制器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组成的一个大容量、快速响应和高可靠的存储子系统。硬盘驱动器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级别的RAID阵列。RAID0RAID0通过2个以上的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实际容量为M*n(M为硬盘的容量,n为硬盘驱动器的数量)硬盘利用率为100%。RAID0在RAID级别中效率最高,但却是唯一不具备容错性。由于它将数据分成块存储在不同的磁盘内,从而极大的增
转载
精选
2014-10-27 14:37:56
705阅读
MongoDB docs have the answer: "When using $or with that are equality checks for the value of the same field, choose the $in operator over the $or operator."
转载
2017-04-17 20:21:00
361阅读
2评论
目录一,对称加密1,加密过程:2,优缺点3,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二,非对称加密1,区别2,优缺点3,常用的非对称算法三,HTTPS1,SSL加密方式2,SSL握手流程3,HTTP 和 HTTPS 的区别4,扩展一,对称加密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mi yue)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
转载
2024-04-24 16:11:04
239阅读
一个加密系统S可以用数学符号描述如下: S={P, C, K, E, D} 其中 P——明文空间,表示全体可能出现的明文集合, C——密文空间,表示全体可能出现的密文集合, K——密钥空间,密钥是加密算法中的可变参数, E——加密算法,由一些公式、法则或程序构成, D——解密算法,它是E的逆。 当给定密钥kÎK时,各符号之间有如下关系: C
转载
2024-03-18 12:11:07
3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