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est宏的用法(整理)1. TestCase的介绍2. TEST宏3. TEST_F宏4. TEST_P宏5. EXPECT_*和ASSERT_*的宏介绍5.1.gtest之断言5.2. gtest断言分类5.2.1 Boolean断言类型5.2.2 二元值断言类型5.2.3 字符串断言类型6. 设置期望7. 调用小记 1. TestCase的介绍本章节主要介绍在使用Gtest单元
转载
2024-04-06 08:01:53
326阅读
一、简介
我们熟悉的单元测试框架有很多,比如 gtest, boost.test, catch等,今天以功能完备,文档丰富,比较常用的 gtest 为例子,包括构建、安装、demo, 覆盖率展示等。文章主要面向对单元测试了解不多的小白,更多单元测试内容自己百度吧,内容很多。
注
1、如下内容在个人的腾讯计算云上完成,linux ubuntu系统
转载
2024-03-18 00:08:27
273阅读
# 如何在Android中使用GTest测试C代码
在Android开发中,使用Google Test(GTest)框架来测试C代码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GTes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C++测试框架,支持单元测试并提供良好的报告功能。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开发者详细介绍如何在Android环境下实现GTest测试C程序。
## 流程概览
在开始之前,了解整个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实现GTest测试的
测试框架的设计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自底向上,从脚本逐步演变完善成框架,这种适合新手了解框架的演变过程。另一种则是自顶向下,直接设计框架结构和选取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适合有较多框架事件经验的人。本章和下一张分别从两种设计思路来介绍框架的搭建过程。 从脚本到用例相比于一堆测试脚本,使用规范化的测试用例格式会方便我们灵活的执行和管理用例。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测试用例应包含:测试准备(set
转载
2024-09-29 06:38:08
106阅读
GTEST 一文全懂TEST 接口介绍1. ::testing::TEST 介绍2. ::testing::TestWithParam< T > 介绍TEST 接口实践1. TEST_F2. TEST_P TEST 接口介绍根据 GTEST DOCs 可知,gtest 提供了三个接口用于测试,分别如下:TEST(TestName, FuncX) 该API将会生成 TestName.F
桩代码就是用来代替某些代码的代码。例如,产品函数或测试函数调用了一个未编写的函数,可以编写桩函数来代替该被调用的函数,桩代码也用于实现测试隔离。如何避免测试时写桩代码? 采用由底向上的方式进行开发,底层的代码先开发并先测试,可以避免编写桩代码,这样做的好处有:减少了工作量;测试上层函数时,也是对下层函数的间接测试;当下层函数修改时,通过回归测试可以确认修改是否导致上层函数产生错误。20230816
转载
2024-10-23 18:22:48
82阅读
gtest简介如何编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测试应该是独立和可重复的。测试应该组织良好,并反映被测代码的结构。测试应该是可移植的和可重用的。一个好的测试框架应该做到当测试失败时,应该尽可能多的提供问题信息。测试框架应该让测试人员专注于测试内容。测试速度很快。gtest相关概念gtest是一个面向C/C++的测试框架。一个测试程序可以包含多个测试套件,测试套件(Test Suite/Test Case)
转载
2024-03-26 13:06:19
257阅读
静态分析也是codereview重要环节,越是成熟的企业,越是对这些细节关注或投入巨大精力(其实都是伤害过才知道)C++这个双刃剑,需要更小心翼翼才可以不被伤到 静态分析工具,可以使用C++ Test也可以使用轻量的CppCheck,个人觉得还是根据实际来进行,比如,真的很重视代码质量,建议用C++ Test,毕竟比较专业,能检查的东西也比较多如果仅仅自己使用,比如说重视下自己的代码,可
第八章 函数函数间的调用关系由主函数调用其他函数,先定义函数,然后声明函数,再使用。#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int test(int a,int b);
int i = 2;
int c = test(i,++i);
printf("%d\n",c);
// c=0 证明此编译器是自左向右运行的 test(3,3) stdcall
gets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字符串函数。可以无限读取,不会判断上限,以回车结束读取。函数的具体功能如下所示:从stdin流中读取字符串,直至接受到换行符或EOF时停止,并将读取的结果存放在buffer指针所指向的字符数组中。换行符不作为读取串的内容,读取的换行符被转换为‘\0’空字符,并由此来结束字符串。 使用gets函数的时候
转载
2024-07-09 11:53:52
134阅读
1. TestCase的介绍 Gtest提供了若干个case方法进行测试不同的用例。主要常见的有TEST/TEST_F及TEST_P宏的使用。在每个TestCase中可以通过断言提供的方法进行控制检查程序的预期走向是否是期望的结果,从而以此来判定程序的正确性。在同一份TestCase中不能同时出现TEST和TEST_F两者进行混用;其次TEST_F比TEST强的地方是会通过继承::testing:
转载
2023-10-20 10:48:40
157阅读
一、前言介绍:对于我们平时开发的业务代码,单个函数往往不是独立的,它需要依赖于其他模块、第三方库、数据库、消息交互的结果等等。对于这种代码做单元测试,就会变得复杂许多,而对于当前要测试的函数来说,这些被依赖的其他函数,无非就是返回不同的数据而已。所以在做单元测试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让这些被依赖的其他函数返回我们期望的数据,就可以继续测试我们当前需要测试的函数。对于上面这种外部依赖的情况,
转载
2024-08-05 09:57:09
935阅读
一、如何编写测试测试函数的函数体中一般包含3个部分:准备所需的数据或状态;调用需要测试的代码;断言运行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一致;1、测试函数的构成在最简单的情形下,Rust中的测试说就是一个标注有test属性的函数。属性(attribute)是一种用于修饰Rust代码的元数据。
只需要将#[test]添加到关键字fn的上一行便可将函数转变为测试函数。
当测试函数编写完成后,可以使用cargo tes
gtest 提供了一套优秀的 C++ 单元测试解决方案,简单易用,功能完善,非常适合在项目中使用以保证代码质量。安装官方传送门:googletest 现在官方已经把 gtest 和 gmock 一起维护,所以这个 git 仓库还包含了 gmock。这里建议安装 gtest 1.7 release 版本(该安装方法对 1.8 不适用):➜ ~ wget https://github.com/goo
转载
2024-08-06 11:06:26
131阅读
引言在《Google C++单元测试框架(Gtest)系列教程之一——入门》中,介绍了如何编译测试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下面我们来看Gtest提供了哪些语句和框架来方便我们编写单元测试代码。断言1.断言类型断言即判断一个条件是否为真的语句,它是构成Gtest测试代码最基本的单元。Gtest为我们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断言:ASSERT_*系列,当检查点失败时,终止测试函数;EXPECT_*系列,当检查点
转载
2024-05-06 17:02:36
44阅读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Google 的 C++ 测试框架 gtest 编写单元测试。首先,详细解释了 gtest 的安装和配置步骤
原创
2024-06-16 21:10:38
1307阅读
一.gtest简介 是Google的一套用于编写C++测试的框架,可以运行在很多平台上(包括Linux、Mac OS X、Windows、Cygwin等等)。基于xUnit架构。支持很多好用的特性,包括自动识别测试、丰富的断言、断言自定义、死亡测试、非终止的失败、生成XML报告等等。 主要用于单元测试.二.下载安装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oogle/google
转载
2024-05-29 11:03:11
733阅读
Parasoft C++ Test桩函数生成之fopen()函数在使用Parasoft C++ Test做单元动态测试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在待测函数中需要执行fopen的w方法,但是不管怎么操作,fopen(“文件路径”,“w”)一直返回NULL。fopen的w方法是指以写入方式(write)打开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就会创建一个文件。 fopen()返回NULL指针,一般表示该操作是失败的。我所了
转载
2024-06-21 16:37:22
139阅读
引言本文将先介绍单元测试的相关概念,然后引入Google的开源C++单元测试框架Gtest,最后通过编译、运行Gtest自带的一个测试样例,介绍如何在Unix/Linux下使用Gtest。单元测试说到单元测试,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最低级别的测试环节,单元测试一般由编码人员自己完成,它的目的是隔离程序部件,并证明这些单个部件满足预期的功能。在静态程序分析、代码检视之后进行单元测试,可
转载
2024-03-25 22:42:21
487阅读
源代码在:https://code.google.com/p/googletest/中文教程参考:http://www.cnblogs.com/coderzh/archive/2009/04/06/1426755.html
原创
2023-05-04 19:00:09
2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