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t一、原理:Unet网络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特征提取。上图中的左侧,有点类似VGG网络。由简单的卷积、池化下采样。图中采用的是33和11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33用于提取特征,11用于改变纬度。另外每经过一次池化,就变成另一个尺度,包括input的图像总计5个尺度。 第二部分:上采样及特征融合。上图中的右侧。此处的上采样即通过转置卷积进行。然后进行特征融合,但是此处的特征融合和FCN的
数据是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依据, 而因为硬件故障等原因导致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数据缺失会 影响到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从而对电网调度的智能性和高效性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 针对缺失数据的准确预测对 于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解决电网领域电能量采集系统的缺失数据预测问题对已有 的基于 CNN 和 LSTM 联合预测方法进
转载
2024-10-11 14:20:59
95阅读
LSTM+CNN是一种常用的文本分类模型,它结合了LSTM和CNN两种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取文本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是一种能够捕捉序列信息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其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RNN模型在处理长序列时遇到的梯度消失问题。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模型是一种能够捕捉局部特征的卷积神经
转载
2023-10-08 07:51:56
1505阅读
点赞
一般来说,全连接层和卷积层已经可以处理大部分的情况了,而RNN的出现,主要是针对两个问题,第一,处理变长的输入,第二,分析序列的顺序信息。虽然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空间金字塔池化搭配卷积网络实现不定长度序列的处理分析,可是池化操作会丢失输入的顺序信息,所以RNN还是有他的作用的,而且他的结构是如此的简单和巧妙,所以这次我就想先回顾一下RNN,然后详细探讨一下它的长期依赖问题,最后再分析LSTM到底为什么
转载
2024-04-02 11:00:56
65阅读
学习参考:Tensorflow实战Google深度学习框架 1 循环神经网络简介循环神经网络(RNN)在挖掘数据中的时序信息以及语义信息的深度表达能力很强,在语音识别、语言模型、机器翻译以及时序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在全链接神经网络或者卷积神经网络中,网络结构都是从输入层到隐含层再到输出层,层与层之间是全链接或者部分链接的,但每层之间的节点是无链接的。RNN的来源就是为了刻画一个序列当前的
转载
2024-05-19 12:05:58
216阅读
目录第1章 RNN的缺陷1.1 RNN的前向过程1.2 RNN反向求梯度过程1.3 梯度爆炸(每天进一步一点点,N天后,你就会腾飞)1.4 梯度弥散/消失(每天堕落一点点,N天后,你就彻底完蛋)1.5 RNN网络梯度消失的原因1.6 解决“梯度消失“的方法主要有:1.7 RNN网络的功能缺陷第2章 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2.1 LSTM概
转载
2024-03-23 11:43:36
25阅读
SVM简介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是一个监督学习算法,既可以用于分类(主要)也可以用于回归问题。SVM算法中,我们将数据绘制在n维空间中(n代表数据的特征数),然后查找可以将数据分成两类的超平面。支持向量指的是观察的样本在n为空间中的坐标,SVM是将样本分成两类的最佳超平面。
KNN算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
# Python中使用Stacking融合CNN和LSTM的实现
在深度学习领域,Stacking是一种强大的集成学习方法,可以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升整体模型的性能。在处理时序数据和图像数据时,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经常被组合使用,以便更好地提取时空特征。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将CNN和LSTM进行Stacking,实现一个融合模型的示例。
#
MCnet: Multiscale visible image and infrared image fusion network—(多尺度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融合网络 )2023在我看来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信息测量:将输入的源图像送入到VGG-Net去提取多尺度特征,通过测量不同尺度的信息量来得到源图像的信息量,根据源图像的信息量来确定该图像在损失函数中的权重信息。补充信息:在信息测量中,提取到的
由于需要整合两份不同的数据,所以需要使用数据合并的方法。在这之前,一直使用R来对数据框进行操作,而如今正好想学一学Python,更深入地了解pandas库的使用,所以尝试使用pandas来进行数据合并。在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其实使用pandas进行数据合并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其实感觉没有R用的顺手,可能是由于先接触的R,然后再接触的Python的缘故。首先如果要使用pandas库中的
转载
2023-10-11 11:58:23
131阅读
希望大家在阅读下面文字的时候,已经读完上面的文章了,因为下面的文字是根据上面文章来写的。 首先,深度学习模型已经在各种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说一下自己就CNN和RNN,LSTM模型的一些理解。(适合理解不透彻或者掌握不到精髓的读者,初学者可以看上面的博客,大神可以忽略) 首先,CNN是为了获取图像或者文本的local information 的,局部信息特征的获取比较擅长。但是光
转载
2024-06-05 13:56:29
111阅读
t, TimeDistributed, Fl...
原创
2023-01-13 06:08:09
202阅读
深度学习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表达能力和灵活的网络结构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何将深度学习应用到业务场景中,实现用户专属定制,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量化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和探索。基于两方面业务动机尝试构建某一品类购买用户预测模型:一方面,了解该类用品购买人群特征,挖掘潜在用户可能购买的商品,定向营销,实现用户专属定制,提高用户点击率和购买量,同时挖掘用户潜在喜好商品,增强用户体验。另一
转载
2024-02-27 21:09:54
42阅读
论文复现:结合 CNN 和 LSTM 的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一、简介针对滚动轴承存在性能退化渐变故障和突发故障两种模式下的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简称RUL)预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简称 LSTM)神经网络的滚动
转载
2024-07-31 20:57:14
50阅读
在很多的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是目前常见的深度学习解决方案之一。CNN和LSTM各自有不同的特长,CNN擅长局部模式的捕捉,LSTM擅长捕捉序列的长依赖关系。通过混合这两种网络,可以非常好地学习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复杂模式。核心原理CNN 部分:CNN 的优势在于能够从输入数据中提取局部特征。对于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时间序列可以看作一维数据序
LSTM简介 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是在标准RNN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网络结构,其出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解决标准RNN训练过程中的梯度消失问题,LSTM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因此其可以处理时间间隔和延迟较长的序列问题,近年来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OCR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效果。 相比于标准RNN模型,LSTM主要是增加了三个控制门单元:遗忘门,输入
转载
2024-04-24 15:26:14
354阅读
“LSTM 能解决梯度消失/梯度爆炸”是对 LSTM 的经典误解。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RNN 中的梯度消失/梯度爆炸和普通的 MLP 或者深层 CNN 中梯度消失/梯度爆炸的含义不一样。MLP/CNN 中不同的层有不同的参数,各是各的梯度;而 RNN 中同样的权重在各个时间步共享,最终的梯度 g = 各个时间步的梯度 g_t 的和。2、由 1 中所述的原因,RNN 中总的梯度是不会消失的。即便梯
转载
2024-05-14 14:00:20
75阅读
LSTM网络LSTM网络和传统MLP是不同的。像MLP,网络由神经元层组成。输入数据通过网络传播以进行预测。与RNN一样,LSTM具有递归连接,使得来自先前时间步的神经元的先前激活状态被用作形成输出的上下文。和其他的RNN不一样,LSTM具有一个独特的公式,使其避免防止出现阻止和缩放其他RNN的问题。这,以及令人影响深刻的结果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是这项技术得以普及的原因。RNNs一直以来所面临的一个
转载
2024-02-19 11:40:37
262阅读
冗余梯度信息问题会导致低效优化和昂贵的推理计算。因此,提出利用跨阶段特征融合策略和截断梯度流来增强不同层内学习特征的可变性。此外,结合 Maxout 操作的 EFM 来压缩从特征金字塔生成的特征图,这大大减少了所需的内存带宽,因此推理效率足以与边缘计算设备兼容。本文基于DenseNet,引入了两个模块 Partial Dense Layer 和 Partial Transition Layer。部
转载
2024-05-30 09:50:54
68阅读
文章目录1.传统RNN的缺点和lstm的提出2.lstm的结构2.1总体结构差异2.2遗忘门2.3输入门2.4输出门3.代码演示4.参考资料 1.传统RNN的缺点和lstm的提出以图像识别为例,图像识别存在退化问题。退化:当网络隐藏层变多时,网络的准确度达到饱和然后急剧退化,而且这个退化不是由过拟合引起的。 神经网络隐藏层数过多后效果变差,重要因素是出现梯度消失或爆炸,即反向链式传播累乘导致参数
转载
2024-04-30 18:13:42
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