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性复用性  复用性和展性有些许重叠的应用场景:复用的软件也许需要在特定的场合下修改规约,这涉及到软件展性展性  展性是调整软件产品改变规约的轻松程度。软件规模越大,那么扩展起来就越难。大型软件对于它的维护者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纸牌屋,修改一点点元素都有可能导致垮塌。   我们为什么需要展性?答:软件的需求是变化的,一些固有成见认为软件依靠某些人类的现象由此变化
扩展性( Extensibility)           指对现有系统影响最小的情况下,系统功能持续扩展或提升的能力。表现在系统基础设施稳定不需要经常变更,应用之间较少依赖和耦合,对需求变更可以敏捷响应。它是系统架构设计层面的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架构设计考虑未来功能扩展,当系统增加新功能时,不需要对现有系统的结构和代码
为什么要提高代码扩展性我们写的代码都是为了一定的需求服务的,但是这些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需求变更了,如果我们代码的扩展性很好,我们可能只需要简单的添加或者删除模块就行了,如果扩展性不好,可能所有代码都需要重写,那就是一场灾难了,所以提高代码的扩展性是势在必行的。怎样才算有好的扩展性呢?好的扩展性应该具备以下特征:需求变更时,代码不需要重写。局部代码的修改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改动。有时候我们去重构一
目录扩展的基本思想—拆面向流程拆分面向服务拆分面向功能拆分扩展方式 软件系统与硬件和建筑系统最大的差异在于软件扩展的,一个硬件生产出来后就不会再进行改变、一个建筑完工后也不会再改变其整体结构。相比之下,软件系统就完全相反,如果一个软件系统开发出来后,再也没有任何更新和调整,反而说明了这套软件系统没有发展、没有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软件系统,都是在不断迭代和发展的,典型的如 Windows 操
在很多场合,我们需要在已有软件程序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几乎所有原因是因为原有软件功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平时做的插件就属于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VS IDE的插件开发,网上老外写的一篇关于插件开发的文章,很详细(网址)。如果我们要给一个已有软件扩展新的功能,一般我们必须知道原有软件提供给二次开发人员的接口,也就是说,如果原有软件设计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考虑到后续可能存在的二次开发,也不提供任何
根据以往经验和网友的总结纵向扩展硬件方面可以更换更强劲的服务器,增加 CPU ,内存, 使用高速磁盘。软件方面可以对现有代码的优化,重构。使用 Non-Blocking 非阻塞 IO 模式,或者异步 IO 模式,使用线程模式或者改用 事件驱动形模式。目标是提高单机 qps ,连接数,来支持更多的连接,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业务量。横向扩展使用集群,更多的服务器代替单一服务器。扩展系统设计模式负载均衡
        由于现在的系统和SAP的接口出现了几次变更,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设计改造。由于系统中和SAP交互的接口不止一处,而且也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开发,并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的,因此我在维护升级的过程中,发现了以前设计借鉴之处和缺点。        首
转载 2024-04-09 20:48:47
110阅读
楔子可靠性(Reliability)、扩展性(Scalability)、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一直是分布式系统所绕不开的几个话题,当然它们的含义也很好理解,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可靠性:系统在困境(adversity)中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这里困境指的是诸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人为错误」等一系列错误,正常工作则是系统能正确完成功能,并达到期望的性能水准扩展性:能够通过线
第一章 可靠,扩展维护的应用系统可靠性可靠性可以理解为即使发生某种错误,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我们不可避免会面对故障出现。面对故障,怎么才能设计容错机制避免故障才是根本关键。硬件错误硬件错误指的是硬件出现故障。这种错误可以通过硬件升级来解决。通过软件容错的方式也可以容忍硬件错误。软件错误软件错误指的系统内的软件出错导致系统出现问题。软件错误往往比硬件错误更加致命,因为一台硬件出错,往往不会影
目录预测变化应对变化方案一方案二 扩展性指系统为了应对将来需求变化而提供的一种扩展能力,当有新的需求出现时,系统不需要或者仅需要少量修改就可以支持,无须整个系统重构或者重建。在软件开发领域,面向对象思想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扩展性带来的问题,后来的设计模式,更是将可扩展性做到了极致。设计具备良好扩展性的系统,有两个基本条件:正确预测变化、完美封装变化。但要达成这两个条件,本身也是一件复杂的事
扩展性是衡量架构设计的一个因素,也经常被开发者提到。但是,一个系统要设计出比较好的扩展性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扩展性体现在不同层次上,有大的扩展性,也有小的扩展性,本文从扩展的本质出发,通过平时常用的框架来印证,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如何设计扩展性系统。代码1:结论一:扩展的本质就是占位符,凡是可以表达变化的就是占位符。在 Java 中,SPI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并不陌生,最典型的加载数
软件系统的扩展性设计一、扩展性设计关注点1.扩展性设计的优势2.扩展性设计的目的3.扩展性设计的两种方法二、扩展方式1.分层架构2.消息队列3.远程调用4.开放平台三、企业级系统的平台化设计1.分层设计2.模块化3.数据建模4.流程建模5.状态建模6.权限建模7.报表系统8.界面建模四、总结 一、扩展性设计关注点通常网站的扩展性架构设计,能够在对现有系统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同时能
如何开发出高可用性的软件?通常我们软件开发时的问题: 我们在设计和实现许许多多的软件时,都没有很好的考虑用户将如何使用这些软件,以及这些软件怎样才能以最佳方式支持用户的工作。基础概念: 软件系统是什么? 所有软件系统都是工具,因此软件开发人员都是工具制造者。 可用性是什么? 实用性:指一个系统能用来做某件值的的事情,即事情本身足以证明其设备和编程投入是值得
# 软件架构的扩展性设计软件工程中,扩展性是指系统能够在其初始设计的基础上,轻松地追加或修改功能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架构能够支持快速迭代和灵活应变,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将探讨扩展性设计的原则,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扩展性设计原则 1. **模块化**:将系统拆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这使得开发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可以独立扩展。 2. *
原创 11月前
164阅读
(1)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在正式立项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也不是为了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是确定软件系统是否有价值做、是否能够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具体而言,在可行性分析阶段,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与总的要求,所以在做可行性分析的时候,一般需要考虑技术是否可行、经济效益是否可行、用户操作是否可行、法律与
  在制作软件的过程中,引入软甲架构的概念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软件质量。今天阅读了李智慧主编的《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技术分析》部分内容,从软件的高可用性、伸缩性和扩展性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一、可用性  可用性一般指的是网站的访问特性,在大型网站架构中,一旦网站出现故障,大量用户将无法访问网站,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我认为可用性是网站架构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特性。当然,对于大型网站来说,网
扩展设计理念扩展性是任何一个系统所追求的,对于Dubbo来说是同样适用。什么是扩展性扩展性是一种设计理念,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一种预想,我们希望在现有的架构或设计基础上,当未来某些方面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能够以最小的改动来适应这种变化。扩展性的优点扩展性的优点主要表现模块之间解耦,它符合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当系统增加新功能时,不需要对现有系统的结构和代码进行修改,仅仅新增一个
原创 2022-12-27 11:05:08
341阅读
扩展设计理念扩展性是任何一个系统所追求的,对于Dubbo来说是同样适用。什么是扩展性扩展性是一种设计理念,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一种预想,我们希望在现有的架构或设计基础上,当未来某些方面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能够以最小的改动来适应这种变化。扩展性的优点扩展性的优点主要表现模块之间解耦,它符合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当系统增加新功能时,不需要对现有系统的结构和代码进行修改,仅仅新增一个
原创 2022-12-27 11:00:35
239阅读
对可靠性测试、伸缩性测试和恢复性测试的 从性能测试还能引出很多其他方面的测试: 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Testing)可靠性测试,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稳定性测试,让系统长时间处于既定的压力下运行,来观察其运行状况,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的变化情况。而这个压力应选择最佳并发用户数,或者略小于这个数来进行。运行的时间个人觉
转载 2023-11-26 10:08:56
129阅读
1 六大原则在设计模式中有六大设计原则: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只做一件事里式替换原则:子类可以扩展父类依赖倒置原则:面向接口编程接口隔离原则:高内聚低耦合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开闭原则:关闭修改,开放新增我认为在这六个原则中开闭原则最为重要,开闭原则是扩展性的重要基石。第一个原因是需求变化时应该通过新增而不是修改已有代码实现,这样保证了代码稳定性,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个原因是可以事先定义代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