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园子里学习一些微服务的相关知识,看到一些很好的文章 作者:arch-system一、MSA简介1.1、MSA是什么微服务架构MSA是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的简称,它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通讯、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它与SOA之间的区别如下:SOA实现微服务架构实现 企业级,自顶向下开展实施团
背景在各个 IT 行业的公司,我们会有大大小小的业务需求。当每个产品的业务功能越来越繁重时,也许用户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想 One Click。但是,其实这一个按钮背后可能有很多的系统交互的操作在进行,这就涉及到业务数据操作的事务,涉及到每个系统的交互逻辑、先后顺序以及数据的一致性。这些都需要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浅谈解耦合业务系统的设计有多重要在 今天被问微服务,这几点,让面
转载 2024-04-20 18:53:22
26阅读
前言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发现一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而且服务发现式的架构处理不好,容易产生集中。同时,微服务的提供,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些负载均衡方案,实现服务的高可用和可扩展,这无疑增加了很多复杂度。笔者认为,使用异步、基于消息的方式,可能更适合微服务架构。基于消息的微服务架构,对于所有微服务的部署条件非常简单,只需要能访问到消息服务即可。同时微服务节点的移除和增加不会影响到服务的提供。相比服务
转载 2024-05-08 11:31:46
38阅读
# 微服务架构与去中心管理 在当今软件开发的新时代,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构建复杂应用的主流模式。微服务架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去中心管理。本文将对微服务架构和去中心管理进行探讨,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 微服务架构简介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软件设计理念,它将大型应用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且通常通过API进行互相通信。微服务的主要优点包括:
原创 10月前
72阅读
云原生的架构的目标是解决特定的业务场景问题,随着云原生架构技术不断的进步,云原生的落地形式与能力边界也在不断演进中,为了更好让大家理解云原生,我们首先了解云原生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1.去中心原则去中心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目的是为了保证良好的线性扩展能力,避免单点故障,对于系统的服务能力,随着资源加入,微服务的性能和容量能够呈线性扩展。在微服务场景下,每个服务可以独立采用自己的
转载 2024-04-19 07:16:20
71阅读
目录一、服务配置中心介绍二、Nacos config入门三、Nacos config深入四、Nacos的几个概念一、服务配置中心介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微服务架构下关于配置文件的一些问题:配置文件相对分散。在一个微服务架构下,配置文件会随着微服务的增多变的越来越多,而且分散 在各个微服务中,不好统一配置和管理。(太多了不好管理)配置文件无法区分环境。微服务项目可能会有多个环境,例如:测试环境、预发布
首先微服务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想要直接描述微服务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传统WEB应用,来理解什么是微服务。 传统的WEB应用核心分为业务逻辑、适配器以及API或通过UI访问的WEB界面。业务逻辑定义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以及领域实体。适配器包括数据库访问组件、消息组件以及访问接口等。一个打车软件的架构图如下: 尽管也是遵循模块化开发,但最终它们会打包并部署为单体式应用。例如Java应用程序会被打
1.微服务的定义?微服务需要“微”到什么程度?(1)每一个微服务是一个独立的自治系统,不依赖外部组件,能够独立运行; (2)对外只能通过API提供服务或者获取服务; (3)粒度足够小。 微服务的粒度与团队组织方式是相关,与业务功能的构成相关,与数据相关。 在业务功能方面,尽量做到一个模块中的业务高度类聚集,和外部模块做到松耦合,获取灵活性;在数据方面,一个微服务尽量不要和外部频繁的交互数据,大量的
转载 2024-03-01 15:11:17
158阅读
这篇文章主要接4月3日的微服务网关和服务注册中心,在这篇文章里面谈到如果只启用了服务注册中心完全是可以实现去中心的,然后对于需要前端APP或外部系统访问内部API接口场景,通过微服务网关一个重要功能是统一实现服务代理并保证内部微服务模块位置透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去中心的。 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想谈如果仅仅是内部多个微服务模块间的接口服务集成,是否能够实现一种去中心微服务网关,或
微服务架构中,微服务的配置管理一般有以下几个需求:集中管理配置。一个使用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系统可能会包含成百上千个微服务,因此集中管理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环境不同配置。例如,数据源配置在不同的环境(开发、测试、预发布、生产等)中时不同的。运行期间可动态调整。例如,可根据各个微服务的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数据源连接池大小或熔断阈值,并且在调整配置时不停止微服务。配置修改后可自动更新。如配置内容发生变
转载 2024-04-16 11:58:16
88阅读
要点一:API 网关 在实施微服务的过程中,不免要面临服务的聚合与拆分,当后端服务的拆分相对比较频繁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统一的入口,将不同的请求路由到不同的服务,这就不得不提到API网关,API网关优势简单的数据聚合可以在网关层完成,避免后台复杂调用进行统一的认证和鉴权,尽管服务之间的相互调用比较复杂,接口也会比较多,API 网关往往只暴露必须的对外接口,并且对接口进行统一的认证和鉴权,使得内部的
微服务,是现阶段开发建设云原生应用程序的流行趋向。API 版本控制有益于在辨别出所需要的调节时加速迭代更新的速度。根据微服务架构的关键构件其一,是 API 的设计和规范。针对 API,版本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使企业客户能不断运用现阶段有的 RESTAPI ,并在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时将他们的应用程序转移到一个新的 API 。何时要更新新版本?版本控制帮我们在 API 中启用中断的变化,譬如根据导进
转载 2024-05-04 12:36:22
49阅读
API网关 」是任何微服务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我们可以在一个独立的模块上方便的处理一些非业务逻辑,可以让微服务本身专注在自身特定的功能上,使得每个微服务的开发更容易和更快速。后面还会有文章继续介绍 配置中心服务框架、服务监控、服务追踪、服务治理等。还是那句话,只有将这些基础设施弄清楚了,微服务实践的道路才能走的稳、走的远。一、为什么需要「 API网关 」?为什么做微服务的需要「 API
1.微服务是什么(1)微服务的核心就是将传统的一站式应用,根据业务拆分成一个个的服务,彻底的去耦合;(2)每一个微服务都提供单个业务功能的服务,一个微服务只做一件事情;(3)从技术角度看,就是一种小而独立的处理过程,类似进程概念,能够自行单独启动或销毁,拥有独立的数据库。2.微服务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用maven开发的独立的小module,使用springboot开发
本文根据DBAplus社群第89期线上分享整理而成。  讲师介绍   张真宜信技术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 目前负责金融基础服务微服务架构演进/计算平台、DevOps平台等。曾任IBM,负责云计算、应用服务器等,拥有多个国际专利。开源社区活跃贡献者。 主题简介:服务流及微服务架构下服务流构建的挑战自动构建(微)服务流自动构建服务流的应用场景&nb
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每一个服务都有本身的依赖配置,在运行期间不少配置会根据访问流量等因素进行调整,传统的配置信息处理方式是将配置信息写入xml、.properties等配置文件中,和应用一块儿打包,每次修改配置信息,都须要从新进行打包,效率极低,动态配置中心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动态配置中心也是一个微服务,咱们把微服务中须要动态配置的配置文件存放在远程git私有仓库上,
接触微服务也有几个月时间了,平时断断续续的会有一些关于微服务设计的思考,现在做个小结,与大家分享。先上一张简单的示意图底部是用到的数据存储设施,中间部分是今天的主角,微服务群,最上面是一个统一入口,网关。微服务应该分为核心微服务和业务微服务理想的系统应该是小核心,大业务。核心简单、精干、稳定;业务复杂、规则多、易变。业务调用核心,但是核心不会调用业务,需要的话可以走消息,解耦。 如图所示,微服务
一、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1、单体架构的特点 1.1、灵活性差:每次进行改动,都需要进行打包发布整个应用,由于所有代码都在一起,所以每次编译打包都要花费很长时间。 自己补充说名:代码都在一起的时候每次打包发布,相关的测试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1.2、可扩展性差:在高并发场景下,无法以模块为单位灵活扩展容量,不利于应用的横向扩展。 1.3、稳定性差:当单体应用中任何一个模块有问题时,都可能会造成应用整体
# 去中心微服务架构实现指南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去中心微服务架构由于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接下来,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这一架构,步骤简单易行,适合初学者。 ## 实现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整个实现的流程。下表展示了构建去中心微服务架构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9月前
23阅读
要描述了几种API版本控制的方法。用户可以查询原始的API,或者添加定制的头文件来接收特定的版本。如果应用程序收到一个重大修订,将URI修改为V2。在进行迭代改进时,将创建与更改日期相一致的端点,并允许用户将日期信息附加。然后,可以选择保留旧版本的时间。而且在设计和版本API时,您可以应用许多不同的理念。以下为译文API设计是一个“火辣热门”的话题!关于API的最佳结构和版本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优秀
转载 2024-06-07 20:16:57
7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