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如果前端实现与后端技术无关,那页面呈现的部分就可以共用,不同的后端技术只需要实现后端业务逻辑即可。 其根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数据和页面剥离开来。应对方法的技术是现成的,前端用静态网页相关技术,html+css+javascript,通过ajax技术调用后端提供的业务接口。前后端协商好接口方式,通过http提供,统一使用post维持。接口数据结构使用xml实现,前端jquery解
转载 2023-10-04 19:09:01
369阅读
前后端分离不分离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前后端不分离中,前端页面看到的效果都是由后端控制,由后端渲染页面或重定向,即后端需要控制前端的展示,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很高。前后端分离中,后端仅返回前端所需的数据,不再渲染HTML页面,不再控制前端的效果,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相对较低。一、前后端分离的概念1、前后端分离前后端分离是一种架构模式,说通俗点就是后端项目里面看不到页面(JSP | HTML),后端给前端
前言今天学习swagger,它是一款让你更好的书写API文档的框架。配置Swagger服务1、利用NuGet包添加程序集应用,引用Nuget包右键项目中的 依赖 -- > 管理 Nuget程序包 --> 浏览 --> 搜索 "Swashbuckle.AspNetCore" --> 右边就会出现安装的按钮,安装即可然后就在项目的依赖项-包里看到刚刚引入的Swagger包2、配
转载 2024-04-28 10:13:35
105阅读
目录一、创新的主要内容二、创新的目的三、成效如何一、创新的主要内容在苏州股权融资平台(www.szgq.suzhou.gov.cn)项目中,引入了前后端分离策略。项目一般采用 Structs、Spring MVC 等后端 MVC 架构,出发点在后端后端 MVC 是个好的协作模式,从架构层面让开发者懂得什么代码应该写在什么地方。前端通过 JSP,JS,HTML 以及 AJAX 
前后端不分离架构是一种相对传统的Web开发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前端和后端的代码往往紧密耦合在一起。这样的架构在小型项目中看似简单,但随着项目的扩展,开发与维护将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解决“前后端不分离架构”问题,提供具体的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及案例分析。 ### 背景描述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前后端不分离架构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提升开发效率、实现更好的代码复用和用
原创 7月前
120阅读
FSRC经验分享系列介绍 我们会在FSRC公众号发出焦点科技信息安全部工作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分享内容不仅是漏洞分析,也包括运营、sdl、等级保护、自研工具等。只要安全相关,我们都会整理并分享给大家,欢迎各位安全从业者关注。1前后端分离简介传统的前后端不分离架构前后端耦合度很高,后端会回传一个html页面,前端展示效果实际上也是后端控制。而前后端分离架构,特点是后端只负责数据和业务
1|0前后端分离不分离简介1|1前言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步骤是系统架构从猿进化成人的必经之路。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
前后端分离的优点提高开发效率 前后端各负其责, 前端和后端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互相依赖,开发效率更快,而且分工比较均衡,会大大提高开发效率用户访问速度快,提升页面性能,优化用户体验 没有页面之间的跳转,资源都在同一个页面里面,无刷线加载数据,页面片段间的切换快,使用户体验上升了一大截;前后端不分离,稍不留神会触发浏览器的重排和重绘,加载速度慢,降低用户的体验增强代码可维护性,降低维护成本,改善代
前端通信基于后端的通信( 后端完成 )( pc端用 )Node.js中有一个net模块使用终端( shell )作为客户端思维流程基于H5的webSocket来完成( 应用于移动端 )低版本浏览使用的socket.iostream 流案例: 利用Node.js流来生成压缩包fs zlib前后端分离前后端不分离市场流行:前后端分离前后端分离好处:开发方法优化了对亿万级数据请求可以做并发处理很久
前后端分离是一种架构模式,说通俗点就是后端项目里面看不到页面(JSP|HTML),后端给前端提供接口,前端调用后端提供的REST风格接口就行,前端专注写页面(html|jsp)和渲染(JS|CSS|各种前端框架);后端专注写代码就行。前后端分离的核心:后台提供数据,前端负责显示MVC设计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  
转载 2024-05-18 12:08:00
79阅读
前后端分离,不分离简介 前言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x2B;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 /> <meta property="og:description" content="前后端分离,不分离简介 前言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
基于项目搭建个人笔记本放在树莓派上吧!项目代码已上传至GITEE前后端分离技术栈:后端 :1.flask2.sqlalchemy3.sqlite前端 :VUEAXIOSELEMENTUI介绍使用el-table模拟文件Tree系统,使用懒加载来增强体验,编辑器选用为mavon-editor,预览使用markdown-it,在后端使用正则表达式解析markdown toc目录增强浏览体验,编辑期间前
转载 2024-01-12 22:19:29
193阅读
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变化的时代,很多企业在开发系统时,依旧倾向于采用“前后端不分离”的架构设计。简单来说,这种架构下,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代码是混合在一起的,使得开发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都有所下降。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讨论这一问题的背景、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以及扩展讨论,带领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及解决方案。 ### 背景描述 在系统架构中,前后端不分离主要表现在系统的逻辑层
写完《整洁架构》之后,经历一次简单的讨论,我从同事那里得到一个有意思的结论:『你写的前端代码,类似于我的 JSP』。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强调一遍:本文的观点,仅适用于复杂前端应用。本文的观点,仅适用于复杂前端应用。本文的观点,仅适用于复杂前端应用。如果你的应用相当的简单,就没有理由采用复杂的架构模式。又或者是你们拥有一个强大的 BFF,或者业务交互不复杂,或以致于前端只展示,那么这篇文章的结论对于你
前台管理项目日志项目分析前后端分离,后端根据前端提供的api接口向前端提供json数据,进行数据的渲染app绑定后台系统数据库redis配置,作为缓存使用redis的配置def get_redis(): from redis import Redis return Redis(host='主机号', port=端口号) # 可以使用远程的服务器项目需求:商家模块提供首页店铺的
第九单元知识点一.什么是前后端分离前后端不分离,以及优缺点。1.传统的不分离:业务耦合较强那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从事不分离的开发者,一般需要懂数据库、懂框架操作、懂模版前端,小型项目还好,一个人可以抗的下来,你可以加班,但如果项目较大,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团队合作指责划分不明确并且不分离的情况,所有的业务、代码、逻辑都在一套服务体系内,会造成团队之间沟通混乱,代码风格不统一,每个人的前后端
  目前对于web来说,前后端分离越来越流行了,很多网站开始向这个方向靠拢。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前后端分离前后端分离有什么好处,不做前后端分离应该如何更新架构来适应前后分离带来的部分好处呢?为什么选择前后端分离传统网站开发过程中,前端写好静态demo,后端翻译成vm,jsp等模板,这种模式问题相信被很多后台人吐槽了很久。后台人员可能直接兼顾前端的功能,一边实现api接口,一边开发页面,两者相互
前言:最近自己想搞一个以springboot开发的web项目,由于页面布局问题,在前期开发的时候没有太注意,每天写一点现在开发到一半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1、先说说整个网站框架搭建问题:(整个项目前后端不分离)  后端采用:springboot+mybatis+mysql  前端采用:layui+angularJS+jquery+thymeleaf  (由于自己是后端开发,虽然会点前端,以
转载 2024-06-04 12:57:52
34阅读
# 前后端不分离系统架构 在传统的系统架构中,前端和后端是相互独立的,前端负责展示界面,后端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交互。但是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架构方式,即前后端不分离系统架构。这种架构方式将前端和后端整合在一起,减少了前后端之间的通信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 ruoyi前后端不分离系统架构 ruoyi是一款基于Spring Boot开发的快速开发平台,采用前
原创 2024-06-16 04:48:28
823阅读
前后端分离已经在慢慢走进各公司的技术栈,根据松哥了解到的消息,不少公司都已经切换到这个技术栈上面了。即使贵司目前没有切换到这个技术栈上面,松哥也非常建议大家学习一下前后端分离开发,以免在公司干了两三年,SSH 框架用的滚瓜烂熟,出来却发现自己依然没有任何优势!其实前后端分离本身并不难,后段提供接口,前端做数据展示,关键是这种思想。很多人做惯了前后端不分的开发,在做前后端分离的时候,很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