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在SDN/NFV开源国际研讨会2016暨中国移动Open NFV实验室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上,中国移动与杭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通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移动和通信将在SDN/NFV领域深化合作创新,推动SDN/NFV产业成熟和发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移动与SDN/NFV产业联盟、IMT2020推进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汇聚了百余位业界专家
# SDN网络架构科普 近年来,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在网络管理和架构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H3C)作为网络技术的领军企业,在SDN架构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对华SDN网络架构进行简单介绍,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和相关图示。 ## SDN网络架构概述 SDN是一种新的网络架构,其核心理念是将网络控制层与数据转发层分离。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的控制器直接对网络
原创 10月前
193阅读
目前网络领域正在发生的巨变是什么?无疑这个答案非SDN与NFV莫属。如果说前几年是SDN/NFV的炒作期,现在它则已经进入了商用与实践阶段。SDN/NFV或大或小的商用实践离不开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推动,包括传统设备制造商、IT服务提供商、芯片制造商以及初创企业的广泛参与、及SDN/NFV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华集团旗下通信作为传统设备制造商的代表对SDN/NFV的投入已久,从2012年开始对
通信从2009年起开始跟踪SDN技术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研发力量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截止目前已经开发了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通信一直积极与各行业用户在SDN领域进行紧密的合作与研究,并结合用户业务需求推出多种场景SDN解决方案,是国内SDN领域实践案例最为丰富的网络厂商之一。于2013年推出支持OpenFlow1.3版本的可商用交换机,于2014年推出首款达到商用要求的SDN控制器产品V
转载 2023-11-19 20:26:37
816阅读
一、SNMP配置1.1  SNMP简介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网络中管理设备和被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它定义了一系列消息、方法和语法,用于实现管理设备对被管理设备的访问和管理。SNMP具有以下优势:  自动化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SNMP平台在网络上的节点检索信息、修改信息、发现故障、完成故障诊断、进行容
转载 2023-06-30 17:35:34
517阅读
2016年1月,由中国最具权威的工信部SDN产业联盟首次发起,面向数据中心应用场景的SDN端到端解决方案测试正式启动。凭借SDN领域创新技术实力,杭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通信)顺利通过测试,在众多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业内首家通过该测试的厂商,领先地位再获认可。中国官方最具权威的SDN/NFV组织中国SDN产业联盟是2014年11月由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联合业界1
# 实现SDN架构设计的流程指导 在当今网络环境中,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实现(H3C)的SDN架构设计,包括各个步骤及相关代码。 ## 实现流程 首先,了解实施SDN架构的基本步骤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一张表格,展示了实现SDN架构的主要步骤: |步骤|描述| |---|---| |1|需求分析| |2|环境准备| |3|控
原创 9月前
225阅读
SDN SP LF 架构 SDN (软件定义网络) SP LF (服务提供商大型中心架构) 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网络解决方案,旨在通过集中控制和管理网络资源,实现灵活、高效的网络运营。随着网络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数据流量的激增,传统网络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因此,提出了基于SDN和LF架构的创新解决方案。 ## 背景描述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网
原创 5月前
88阅读
本文基于SDN导论的视频而成:SDN导论在网络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传统网络架构充满了危机,主要有这四个问题(3+1)。1)传统网络的部署和管理 非常困难 2)分布式网络架构凸显瓶颈 3)流量控制十分棘手4)可编程性本文从以上个角度出发,结合视频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个阐述。为什么要介绍传统网络架构的危机?只有在了解了传统网络架构的不足与缺陷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SDN新型网络 “新”在哪里,
  在软件定义的网络中,网络工程师或管理员可以调整来自中央控制台的流量,而无需触摸网络中的各个交换机。集中式 SDN控制器 指导交换机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提供网络服务,而与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特定连接无关。  此过程与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有所不同,在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单个网络设备会根据其配置的路由表做出流量决策。  SDN架构  SDN体系结构的典型表示包括层:应用程序层,控制层和基础结构层。  毫
背景介绍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架构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软件定义网络SDN -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无疑是下一代网络的“范式”。如何实现SDN呢?OpenFlow是目前最流行的SDN实现方式,具体而言有种:1、OpenFlow商业交换机,如思科、Juniper Network、盛科等厂商;2、基于FPGA实现OpenFlow协议;3、纯软件OpenFlo
转载 2023-07-18 15:16:19
217阅读
# 网络架构练习 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网络技术和设备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H3C)作为一家领先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本文将通过一些简单的代码示例,以及可视化的图表和状态图,介绍网络架构的一些基本概念。 ## 网络架构的基础 网络架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方式,包括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协议等的组合。一个有效的网络架构不仅可以提
SDN的工作原理一.SDN网络架构层模型架构主要分为协同应用层,控制层,转发层层,网络架构本身包括管理平面,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与这层对应。 传统的IP网络具有转发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 协同应用层主要是完成用户意图的各种上层应用程序,此类应用程序(APP)成为协同应用程序,典型的协同层包括OSS,Openstack等。 控制层是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网络内部交换路径和边界业务路由的生成
转载 2023-10-25 21:04:06
0阅读
SDN知识材料整理(一)一、SDN概念及特性:1、SDN是一种将网络【控制功能】与【转发功能】分离、实现控制可编程的新兴网络架构。这种架构将从控制层从网络设备转移到外部计算设备,使得底层的基础设施对于应用和网络服务而言是透明的、抽象的,网络可被视为一个逻辑的或虚拟的实体SDN个主要特征A:转控分离:网元(网络设备元件)的控制平面在控制器上,控制器负责协议计算,产生流表;而转发平面只在网络设备上
转载 2023-07-10 21:20:44
845阅读
  SDN与NFV是两种完全独立的创新技术,只不过SDN的很多目标都与NFV一致,因而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并协同应用。   对于供应商提供的传统网络设备来说,控制平面、数据平面和硬件平面都紧密集成在一起,无法独立扩展这些设备。从下图可看出,SDN和NFV在两个不同的维度发挥作用。1. 核心理念SDN重点是实现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的分离,并通过独立的控制平面来管理、控制和监控转发平面。NFV重点是将网络
转载 2023-08-04 14:27:07
228阅读
一、SDN 重构网络1.1 SDN 是什么SDN个特征:网络开放可编程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分离逻辑上的集中控制只要符合以上个特征的网络都可以称之为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分离为逻辑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逻辑集中控制为开放可编程控制提供了架构基础,而网络开放可编程才是 SDN 的核心特征。SDN 包括五部分:SDN 网络应用:实现对应的网络功能应用。这些应用通过调用北向接口,实现对网
转载 2023-07-10 23:55:06
674阅读
SDN是一种软件定义网络,开放网络基金会把软件定义网络定义为个特征:控制平面与前向平面的分离,控制平面集中,网络可编程。人们对现有网络的了解一清二楚,我们现在的网络无论运营商主干网、城域网、接入网、数据中心网、企业园区网、办公网,都是非SDN网络,即硬件定义的网络,特点如下:控制台与前向件一体化,形式上体现为厂家专用,封闭,控制台与前向件紧耦合;软体定义网路(SDN)负责分拆控制台与资料台,将控
1、为什么需要SDNSDN特点?为什么需要SDN传统网络的层次结构是互联网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封闭的网络设备内置了过多的复杂协议,增加了运营商定制优化网络的难度,科研人员无法在真实环境中规模部署新协议。同时,互联网流量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流量将达到 1.6×1021字节[1]),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不断扩大,各种新型 服务不断出现,增加了网络运维成本。SDN
转载 2023-07-14 15:39:56
184阅读
发展了多年,相对已经僵化的传统IT设备,还能怎么变?“现在的IT看起来像俄罗斯方块,僵硬、笨拙、危险,是一场注定会输的游戏。随着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能耗会越来越大,企业IT必须要改变,让它具有流动性和智能性。我们呼唤建立端到端的联接,规避设备间一个个孤岛,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更大的价值共享。” 5月18日,新华集团副总裁孙德和讲述完未来企业IT发展方向之后,通信发布了新IT在线运营
基本概念SDN起源于2006年斯坦福大学的Clean Slate研究课题。2009年,Mckeown教授正式提出了SDN概念。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及开放性可编程的特点,被认为是网络领域的一场革命,为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