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成式模型和判别式模型
- 生成式模型和判别式模型都用于有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的任务就是从数据中学习一个模型(也叫分类器),应用这一模型,对给定的输入 X 预测相应的输出 Y。这个模型的一般形式为:决策函数 Y=f(X) 或者条件概率分布 P(Y|X)。
简单从贝叶斯定理说起,若记 P(A)、P(B) 分别表示事件 A 和事件 B 发生的概率,则 P(A|B) 表示事件 B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P(AB)表示事件 A 和事件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1)生成式模型:估计的是联合概率分布,P(Y, X)=P(Y|X)*P(X),由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P(X,Y),然后求出条件概率分布 P(Y|X) 作为预测的模型,即生成模型公式为:P(Y|X)= P(X,Y)/ P(X)。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样本的联合概率密度模型 P(X,Y),然后再得到后验概率 P(Y|X),再利用它进行分类,其主要关心的是给定输入 X 产生输出 Y 的生成关系。
(2)判别式模型:估计的是条件概率分布, P(Y|X),是给定观测变量 X 和目标变量 Y 的条件模型。由数据直接学习决策函数 Y=f(X) 或者条件概率分布 P(Y|X) 作为预测的模型,其主要关心的是对于给定的输入 X,应该预测什么样的输出 Y。
HMM 使用隐含变量生成可观测状态,其生成概率有标注集统计得到,是一个生成模型。其他常见的生成式模型有:Gaussian、 Naive Bayes、Mixtures of multinomials 等。
而 CRF 就像一个反向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通过可观测状态判别隐含变量,其概率亦通过标注集统计得来,是一个判别模型。其他常见的判别式模型有:K 近邻法、感知机、决策树、逻辑斯谛回归模型、最大熵模型、支持向量机、提升方法等。
2. HMM模型
HMM 模型是由一个“五元组”组成的集合:
- StatusSet:状态值集合,状态值集合为 (B, M, E, S),其中 B 为词的首个字,M 为词中间的字,E 为词语中最后一个字,S 为单个字,B、M、E、S 每个状态代表的是该字在词语中的位置。
 举个例子,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进入高潮阶段”,分词可以标注为:“中B国E的S人B工E智B能E发B展E进B入E高B潮E阶B段E”,最后的分词结果为:[‘中国’, ‘的’, ‘人工’, ‘智能’, ‘发展’, ‘进入’, ‘高潮’, ‘阶段’]。
- ObservedSet:观察值集合,观察值集合就是所有语料的汉字,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组成的集合。
- TransProbMatrix:转移概率矩阵,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含义就是从状态 X 转移到状态 Y 的概率,是一个4×4的矩阵,即 {B,E,M,S}×{B,E,M,S}。
- EmitProbMatrix:发射概率矩阵,发射概率矩阵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条件概率,代表 P(Observed[i]|Status[j]) 概率。
- InitStatus:初始状态分布,初始状态概率分布表示句子的第一个字属于 {B,E,M,S} 这四种状态的概率。
将 HMM 应用在分词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参数(ObservedSet、TransProbMatrix、EmitRobMatrix、InitStatus)已知的情况下,求解状态值序列。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名的方法是 Viterbi 算法。Viterbi 算法
2.1 基于HMM训练中文分词器
初始化函数(Init)的解释:
- trans_mat:状态转移矩阵,trans_mat[state1][state2] 表示训练集中由 state1 转移到 state2 的次数。
- emit_mat:观测矩阵,emit_mat[state][char] 表示训练集中单字 char 被标注为 state 的次数。
- init_vec:初始状态分布向量,init_vec[state] 表示状态 state 在训练集中出现的次数。
- state_count:状态统计向量,state_count[state]表示状态 state 出现的次数。
- word_set:词集合,包含所有单词。
函数解释:
- save(),用来保存训练好的模型,filename 指定模型名称,默认模型名称为 hmm.json,这里提供两种格式的保存类型,JSON 或者 pickle 格式,通过参数 code 来决定,code 的值为 code=‘json’ 或者 code = ‘pickle’,默认为 code=‘json’。
- load(),与第三个 save() 方法对应,用来加载模型,filename 指定模型名称,默认模型名称为 hmm.json,这里提供两种格式的保存类型,JSON 或者 pickle 格式,通过参数 code 来决定,code 的值为 code=‘json’ 或者 code = ‘pickle’,默认为 code=‘json’
- do_train(),用来训练模型,因为使用的标注数据集, 因此可以使用更简单的监督学习算法,训练函数输入观测序列和状态序列进行训练, 依次更新各矩阵数据。类中维护的模型参数均为频数而非频率, 这样的设计使得模型可以进行在线训练,使得模型随时都可以接受新的训练数据继续训练,不会丢失前次训练的结果。
- get_prob(),在进行预测前,需将数据结构的频数转换为频率.
- do_predict(),预测采用 Viterbi 算法求得最优路径.
3. 基于CRF进行中文分词
目前分词语料出自人民日报1998年1月份,所以对于新闻类文章分词较为准确。
 CRF分词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训练语料的类别以及覆盖度,若解决语料问题分词和标注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Genius 是一个基于 CRF 的开源中文分词工具,采用了 Wapiti 做训练与序列标注,支持 Python。
3.1 分词 genius.seg_text() 函数接受5个参数,其中 text 是必填参数:
- text 第一个参数为需要分词的字。
- use_break 代表对分词结构进行打断处理,默认值 True。
- use_combine 代表是否使用字典进行词合并,默认值 False。
- use_tagging 代表是否进行词性标注,默认值 True。
- use_pinyin_segment 代表是否对拼音进行分词处理,默认值 True。
Algorithm:
- 采用trie树进行合并词典查找;
- 基于wapiti实现条件随机场分词;
- 可以通过genius.loader.ResourceLoader来重载默认的字典;
3.2 面向索引分词
genius.seg_keywords 方法专门为搜索引擎索引准备,保留歧义分割,其中text是必填参数。
- text第一个参数为需要分词的字符
- use_break代表对分词结构进行打断处理,默认值True
- use_tagging代表是否进行词性标注,默认值False
- use_pinyin_segment代表是否对拼音进行分词处理,默认值False
- 由于合并操作与此方法有意义上的冲突,此方法并不提供合并功能;并且如果采用此方法做索引时候,检索时不推荐genius.seg_text使用use_combine=True参数。
3.3 关键词提取:
- text第一个参数为需要分词的字符
- use_break代表对分词结构进行打断处理,默认值True
- use_combine代表是否使用字典进行词合并,默认值False
- use_pinyin_segment代表是否对拼音进行分词处理,默认值Fal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