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将数组的第一个数认为是有序数组,从后往前(从前往后)扫描该有序数组,把数组中其余n-1个数,根据数值的大小,插入到有序数组中,直至数组中的所有数有序排列为止。这样的话,n个元素需要进行n-1趟排序!!!

也可以这样说:将一组数据分成两组,我分别将其称为有序组与待插入组。每次从待插入组中取出一个元素,与有序组的元素进行比较,并找到合适的位置,将该元素插到有序组当中。就这样,每次插入一个元素,有序组增加,待插入组减少。直到待插入组元素个数为0。当然,插入过程中涉及到了元素的移动。


举个例子:4个数字4,6,7,5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前插排序法具体过程如下:
把第一个数4插入到空的有序数组中的第一个位置上,得到新数字序列4;

第一趟:从后往前扫描有序数组,将第二个数字6和有序数组中的4进行比较,6大于4,此时将4后移一个位置。此时已经扫描完有序数组中的数,将6插入到4的前面(有序数组的第一个位置),得到新数字序列6,4;

第二趟:从后往前扫描有序数组,先将第三个数字7和有序数组中的4进行比较,7大于4,此时将4后移一个位置;再将7和有序数组中的6进行比较,7大于6,此时将6后移一个位置。此时已经扫描完有序数组中的数,将7插入到6的前面(有序数组的第一个位置),得到新数字序列7,6,4;

第三趟:从后往前扫描有序数组,先将第四个数字5和有序数组中的4进行比较,5大于4,此时将4后移一个位置;再将5和有序数组中的6进行比较,5小于6,由于有序数组就按照从大到小排列的,此时直接把5插入到4的前面即可!不需要再和7进行比较!最后,得到新数字序列7,6,5,4;

插入排序的关键点:
1、采用双层循环:时间复杂度也是O(n的平方)
(1)外层循环表示的是排序的趟数,n个数字需要n-1趟,因此,外层循环的次数是n-1次;同时也代表数的位置。
(2)内层循环表示的是每一趟排序的数字。根据插入排序的思想,第i趟排序时,有序数组中的数字就有i个,就需要进行i次比较,因此循环i次。注意采用的是从后往前进行比较。
2、从后往前扫描的时候,如果必须插入的数大于有序数组中当前位置的数,则有序数组中的数和它之后的数均往后移一个位置,否则,把插入的数插入到有序数组中。(稳定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