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通识教育
10.1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在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奖励有评选“三好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被写进了国家的教育纲领。近年来,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受到重视,“心育”成为教育的新的补充目标。
有一种比喻,将学生当作学校的产品,那么,智育不好的是次品,体育不好的是废品,美育不好的是赝品,劳育不好的是附属品,心育不好的是易碎品,而德育不好直接就是危险品。
这个说法中的不当之处尽可忽略,而在人生发展关键时期出现的缺失,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一种遗憾。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在新的时代,为应对各种变化、把握各种机遇应该做的准备。
这样的道理非常浅显。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切围绕着考试的教育,却使我们看不到“智育”之外的部分,这样的状况也使智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自由的大学中,是需要将自己解放出来的时候了,这是本来就应该的事。
让大学的历史告诉我们
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诞生的。由于其教会背景,大学生来就拥有了自治特权,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也就由此而来。早期大学的师生当中,涌现出了大批的社会精英,他们是社会文明的开拓者和传承人。大学同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却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引导和影响力量,高高在上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象牙塔”。
到了近代,以柏林大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和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为代表,擎起了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大旗。强调大学要通过积极学习以发展个性,强调大学应进行的是陶冶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学校教育和实用的职业教育。大学传授的不应该是实用的技术知识与实际的操作技能,而应该以提高个人的修养、社会的格调,追求真理与人的自我完善为终极目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强调了大学对于个体乃至整个人类进步的价值意义,强调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的是大学的终极意义。在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背后,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真是一个理想化的大学。
接着,高等教育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面对“二战”后现代工业对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大批需求,以及为适应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青年求学和就业需求,一大批新的大学在美国成立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在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了一批“走出象牙塔”、全面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功能新型大学。也有一批老牌大学,为适应需要而转型,也从传统的“象牙塔”中走了出来,实用主义大学理念成为了主流。秉承“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的思想产,大学接了地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让高等教育的光芒普照天下。
然而,实用主义也让大学整体发展堕入了“世俗社会”。大学不再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反而变本加厉地成为社会需要的“职业培训站”与创造资本的生力军。大学,不再以追求真理,而是以社会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以社会功利的追求为导向。最不愿看到的是,以服务社会为办学目的所谓高尚的功利主义,被以市场利益为办学目的的恶俗的功利主义所取代。进而,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缺乏,拜金主义、精神空虚、贪污腐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缺少了真正精英领导的社会,发展走向令人担忧。
在对实用主义的反思中,理性主义重新得到了重视。大学教育有目的地发展人的理性,养成知性美德,从而培养出完人,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应该去追求的。大学背负着文化传承与追求真理的使命,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大学的理念中都应该具有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大学应该能够超脱于社会现实的约束,对未来社会应该是什么具有一种想象力,借此找到新的社会发展方向。大学应该持有一种“反思”的视角去审视社会的弊端,并引导社会向其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大学是唯一能够担负起这些使命的机构,大学生是引领未来社会走向更加合理方向的希望所在。大学的理念从理性主义到实用主义,进入了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交融的新阶段。大学需要扎根于社会,也应该与社会保持距离,而不应该随波逐流地成为社会的公共服务机构。大学应该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指出社会的错误与弊端,保持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在创造文化、发展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育“整全的人”,坚守自身文化传统中的基本内核。实现最高的智慧与最高的善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大学生,渴望在大学中获得一技之长,为将来的富足生活奠定基础。大学生,也应该立志塑造自己的品质,成为未来社会的脊梁,引领社会发展的正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而且,这两个目标并不冲突,而是相互扶持的,这是我们要追求的精英之路。
但是,这条路,被很多人放弃了,在这个没有梦的年代。或许,没有进入“一流”大学的同学,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将自己抛弃了。有些失望的教师,也会用“大众化”给自己开脱,而不去坚持该有的教育原则。大众化,成为了不必进取的理由。大众化的时代,似乎只有培养出来一批批的庸才,才是合理的结果!
我只能是对着这样一种浅薄说:No!在我看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仍然还是培养精英的地方,否则,就不要再叫做大学。大众不是平庸的同义词,精英化了的大众,有教养,有责任心,能将个人的成就与社会的发展合二为一。精英在社会中,没有在人数上来个3%或10%的限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要让更多的大众成为精英,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将由此而提升。这是大学的使命,是社会的希望,也是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有志青年的追求。
当我们将目光回到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时,却发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这短短的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非常罕见起伏和波折。也正是由于这样局促的发展历程,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尚未扎过根,刚刚解决温饱的民众被来势凶猛的实用主义大学理念完全统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进展,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理念的变化也进入我们的眼界,我们期盼着改变的发生。
每一位大学生,不能够,也不必要放下“毕业后找到一个工作”这样一种朴素的愿望。然而,正如“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让我们的成长路径扭曲一样,只盯着工作的大学,将使发展中的年轻人失去有效工作所必需素质和体验,以及保证幸福生活离不了的特质。其中很多东西,和知识无关,和专业也无关。只以学到一种谋生手段的超级实用的大学理念,消化不了大学这道大餐。重燃理性主义的大学,重新关注到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义无反顾地只将自己作为社会的工具,这将使大学生活中注入一股追求理想的豪迈。在一种超级实用的理念支撑下,“努力学习”往往容易成为一个口号。学习要用一种信念去支撑,这是一种很累,也并不一定可靠的方式。而当大学生的大学理念得以提升,在个性的学业规划中透出的豪迈,将是一股不可等闲视之的力量,并最终成就一个独特的自己。在其中,有对幸福生活的保证,富足,是其中当然的一部分。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主张的“全人”教育,关注“全人”要有基本的科学态度,有独立性和个人责任感,有广泛的知识,具备适宜的个性特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专业训练与整体知识相结合,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相统一,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和创造性,是通达“全人”的途径。
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才,是才识、才能、才学;德,是品德、德行、道德。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让自己的认识、情感、行为能够为社会接受,与大众的利益诉求相符合,这是个人能够有所成就以及获得幸福生活的途径。从德与才的角度,有才无德之辈最为危险。个别人经不住利益诱惑,或者在过分自负、不成熟的性格驱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坑人害己。有些年轻人不再相信正义、正直,不再秉持应该有的美德。实际上,我们可选的唯一合适的途径,是我们内心期望的是什么,就应该往这个方向走。我赞同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中,以诚信作为核心的价值观,积极主动也将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中,用同理心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用自信放飞自我,在自省中走向成功,用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而用胸怀去接受这个复杂的世界。这其中透出的平实的德与才的追求,是我们更加容易施行的修炼。在大学中,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获得该有的修养,这是成功路上现实的选择,也是激情人生的希望所在。
全面发展的人是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中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要求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专业教育强调“对口培养”精通业务的“现成专家”,对专门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针对个人成长而言,“通”提供了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资本,而“专”提供的是一把利器,精炼之后塑造出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要加深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了解,扩充知识面,开阔文化知识视野,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通识会成为专业发展与成就的强力支撑,也将是个人身心健康,以及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自己兴趣所在、能力所长的部分,让你有别于他人,这也将是我们多元与丰富的社会的依赖。至少,从现实上讲,就业、谋生所需的敲门砖和基石,需要专长的支撑。大学中的学习,要为通与专两方面做好起步,以此为源头的终身学习,将验证无憾的人生。
全面发展的人要做到知识、能力相互统一和协调。每个人习得的知识,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单一的,这些知识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每个人特有的知识结构。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我们所想要的,实质是借此具备解决问题、为人处世的能力。我们总是鄙薄高分低能的悲剧,高分能否代表知识渊博暂且不论,徒有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确实是一件很没有意思的事情。以高分为唯一目标的畸形教育是我们的无奈,这种做法严重地破坏了学习的生态。进入大学,要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求知而不是求分,求知是为了增加才能。回到这条道路上来,学习的生态就会重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在行动上实现跨越要克服诸多的障碍,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能力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掌握、增殖与迁移。为此,在学习中,用实践搭起两者之间的桥梁。这座桥,造价不菲,但的确价值连城,是大学生需要的重点投资领域,这也将成为本书后续内容的焦点之一。
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走过了处处以标准化为重的工业社会,人类社会走进了更加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社会。这是一个充分尊重个性的时代,求新求异是时代的主旋律。全面发展,意味着我们要以人类的共同特性作为基础,但也要能充分地把个人的差别特性显示出来,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个体。发展个性,是个人全面成长中需要长期追求的目标。为着标准化考试而展开的学习,抹杀了多少学子追求独特性的念头与能力,在对前途的选择中,只看到一拥而上的独木桥,而不见与不建可供自己独自享用的金光大道,赞叹见诸报端的各种通过率、录用率,而唯独忽视个性选择、个体努力的机会能够创造的空间。认同人际交往中“求同存异”之余,我倒是要极力提倡年轻的大学生的学习要“存同求异”,“同”的是在大学中大家都要接受的培养环节,而“异”的则是挖掘出个人与大众之间的差别,确立自身优势之所在。这一点,也唯有主动去追求才能达到。
通识教育
在专业兴趣上的纠结,缘于我们将自己与专业绑得太紧了。就在我们还在抓着专业对口不放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正在深入人心,大行其道。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指一种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不同的学科,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已经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并极力推动。例如,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芝加哥大学实施“名著课程计划”,要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各大学采取的方法不同,目标却都在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的兴起,是大学无法为每个人提供终身专业基础的被动之举。面对着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新的职业存在的周期越来越短的态势,大学所教的一切专门知识都会很快过时。然而,通识教育的兴起,也是一个主动应对,抓住了人的发展,这是本质的要素,也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大学里,一头扎进一个狭窄的专业里,他就会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像一片森林,如果不了解其中的生态、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打猎的技术再好,也很难在其中有所作为。大学之前的学习,并不能达到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的程度,大学之前的生活,与社会脱节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如果只围绕着专业,而忽视了通识,结局恐怕只能是感叹空有一身专业本领而无法施展。大学毕业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具体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很快过时,而通识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却能够支撑一个人终身有效地学习,跟得上甚至引领着发展的潮流。
具体到工程领域的大学生,要制造未来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不仅要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对社会和人有更多的了解。在工作的环境中,需要更加有效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同律师、消费者、行政官员、媒体等团队外面的人员打交道,还需要有能力评估技术工作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数据统计表明,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当中,专业知识起到15%的作用,而85%取决于其他基本素养。
常有一些老的工程师感慨,在大学时,希望学到更多的技术知识课程;过了十年后,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希望当初多学一些商业管理和经济学课程;再过十年之后,又想当年多学一些领导学和生活哲学就好了,后悔当初没有多学一些文学、历史和哲学。实际上,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不能再寄希望于在大学中储备一生够用的知识,这种期望也不再是切合实际的。在大学中,关注通识教育,在求知力最旺盛的时期,为包括专业知识学习在内的一切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开端。
上大学,弱化对专业教育的期望,放下直接针对就业的目标,而且追求听起来更“虚”的通识,这是否是一个奢侈的选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群体,有资格这样做吗?其实,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样的时代已经来了。在近年来各个高校的教学改革,已经逐步地加入了通识的因素,如开出更多的交叉型、跨学科的选修课程等做法。在我们这样一个现代高等教育历史并不悠久,并且又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去追求通识教育的目标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待的事情,至少,对专业对口的情结需要适当降温了。
其实,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的层面上高等教育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其中淡化专业,增加通识是其中的一部分。现行的大学本科招生目录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了四次大规模的调整后的结果。1998年颁布实施第三次修订的目录,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而这样做的目标就在于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当时,涉及计算机的专业只保留了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让很多专业老师适应不过来,尽管后来又增加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目录外的专业,但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避免过于专而造成学生就业面过窄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第四次修订的目录于2012年年底公布,这一版本的目录依旧在专业数目上严格控制,专业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模糊,对口更难把握。
伴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社会对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将更加严重。这不是靠着大学本身快速调整就能解决的了,担负着大批量人才培养的大学,不可能有小分队式的那种灵活调整。这需要在大学基层的教与学中,淡化专业学科界限,放弃过分依赖专业对口的思路去解决,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主线坚持下来,出现更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耶鲁大学有句名言:“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只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把这句话与专业对口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专业对口率真的很高了,那也是大学真正的失败。失败之处在于各具特色的学生就由于专业教育的成功而趋同,学科和行业的发展限在了一帮知识结构趋同的人手中。不可想象,如果IT行业只充斥了学习计算机、电子、通信的技术精英,这个行业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了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及其他专业,还有那些没上过大学或者大学没毕业的那帮家伙(不要误解我对这帮家伙的敬意,学法律退学的比尔•盖茨,搞不清大学究竟学什么专业的史蒂夫•乔布斯都在其内),这个行业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了学了计算机类专业却“转行”去了别的行业的人,那些行业又会是什么样子。
在通识教育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在大学里甚至是淡化专业概念的,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很大,甚至就其修读过的课程来看,该对什么口都不好去说。有钱人家的孩子,更多地去学基础性强的专业,包括国内就业最困难的文史哲类的专业。大学里给予学生的,是自主搭配中获得的宽广的知识面和个性的知识结构。而在上完大学之后,不少的学生再去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实用的职业培训,从而能够在某些行业起步。目前我们的教育还做不到这一点,也许将来能做到。现在这种模式也已经成为某些个体的选择,只不过其中无奈者居多了。
专业对口率最高的职业教育,不少学校采用了“订单式”培养,很成功。企业当前的生产中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一毕业马上就能上岗:学厨师的,一毕业就掌勺;学汽修的,直接进汽车厂或汽修厂;学车工的,一毕业就去摆弄机器。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但不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求“怎么做”的路子,不能是一种普适的模式,至少不是大学中普适的模式。而联想到IT行业,一些人对“码农”的称呼感到悲哀。有一种说法是,有能力与技术同进步,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人员,算不得码农;码农指的就是那些对语言和开发平台严重依赖的,技术进步就面临淘汰的低端技术人员。这样的说法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专业基础,以及通识知识的积累中加以投入,将变化中的主动抓在自己手里。
面对专业对口、专业兴趣之类的话题,绕开一些,也是一种办法。
着眼发展的兼职
大学的一切活动,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围绕着自己的成长目标进行安排的。进入21世纪,大学的校门是对外敞开的,大学阶段的学习也并不局限在校园内。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生死守在学校,现在这个局面已经大为改观,大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社会。这是一个利好的现象,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问题。
我极力赞成大学生要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兼职、打工等方式,了解社会,了解行业。有人反对大学生兼职,说什么危险系数大,有人还觉得如此学习的效率低,等等。我看未必,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接地气”,除了体验学校所学,更大的价值在于学到最鲜活的知识。大学的学习是让大家有一个共有的基础,个性的、贴近应用的知识,与人沟通、交往等一系列的软能力,是注定不能是在课堂里获得的。
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一切的着眼点是发展。适当的打工,一定要清楚从中想要获得的是什么。在所有收获中,包括了体验学习和生活,提高实践技能,还有减轻家庭负担等。在现实中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兼职、打工上面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学业的正常进行。我反对过度的打工,尤其是仅仅为了赚钱的重复劳作。这样的选择即使对于家庭极度穷困的学生,也是一个败笔。
在兼职中投入过多的大学生,声称对专业不感兴趣,索性放弃在学业上的追求,通过兼职增长其他的能力。我不能否认其中的积极意义,但如此的安排却是两边受气的做法。在学业方面,由于投入不足,兴趣自然不能从天而降,学业目标渐行渐远,甚至不能正常继续。而在兼职的方面,即使有清晰的发展路线,不少人也是从最低端的工作做起。有人将发传单称作是在搞营销,将在饭店当传菜生称为在服务业实习。不能排除这些工作体验的价值,但长期兼职就做了这些,只衡量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学费,这完全就是一个巨亏本的买卖。
有部分的学生,完全是为了解决生活费的原因去打工的。我为这样早当家的孩子喝彩,但也要清楚我们从打工中一定要有双重收益才能去做。上大学是要改变未来发展的走向,所依赖的仍然是在学业上的收获,穷人家的孩子尤其要看重依靠自己的力量学得真知识。如果课外打工的投入影响了学业的正常进展,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及时调整才是。
我有个毕业了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上大学初就决定自己挣生活费。不过,他的学习在大学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但他并未对此采取主动的应对。在我与家长取得联系后得知,家长在支付了学费后尽管困难,但也有能力为他提供生活费。实际上,再深入地了解后,我知道他最佳的应对策略应该是:申请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将目前交了学费的部分当生活费。这样是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他不接受这样的建议,继续原先的安排,学习成绩一再滑落,由初时讲的要好好学习,再到声称对专业不感兴趣,到后来想学也跟不住了,在学业上几乎一无所获,最终也只能被迫从事其他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更为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三年的兼职一直是为一家饭店往网吧送盒饭,倒是免去了不断重新找机会的麻烦。由于每天中午得不到休息而造成几乎所有下午、晚上的学习时间报废,这样的兼职,所有的回报都可以忽略。
和他同班的另外一位同学,也是家庭困难。她的学费靠贷款,每个假期会去找不同的工作做,散过传单,做过家教,去过富士康,解决了生活费问题,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体验。可贵的是,兼职的同时,她保证了学习上的投入。她的每一份兼职工作,除了获得一些收入之外,总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观察窗口,获得一份新的体验。例如大一寒假在富士康电脑主板装配生产线工作,她对计算机的组成积累了很多的感性认识,而在做家教的过程中,知道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她的专业能力很一般,但找到了一条将专业当特长、适合她走的路子,她已经在创业的道路上按计划前行。我经常将她的大学经历讲给一些家长听,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孩子放得开一些,包括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的家庭,要意识到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承担,家庭的劣势实际可以转换为孩子成器的积极因素。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不要将优越的条件成为阻碍前行的障碍。
选择上大学,学习是为了追求远大目标,通过兼职解决生活费,也是一个眼下的问题。哪一个放在主要位置,哪一个从属,一目了然。兼职与学习是双丰收,还是双失守,以及优先保哪个,做出选择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