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7.1 找寻失去的学习潜质
我们原本就有的学习潜质
中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启示
7.1 找寻失去的学习潜质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能力最强、进步最快的是哪个时期?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不少同学都以为贺老师又要卖关子讨好学生,纷纷将答案自豪地定格在了他们自己——20岁上下的年轻人身上。但是,错了。学习能力最强、进步最快的时期,是婴儿期。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道德经》中,老子数次提到了婴儿。婴儿的致柔和温顺,能够达到的无欲无求状态,恰是生命力最强,威力最大的本领。所以老子提倡要“复归于婴儿”。不知就里的人将此理解为避世中的倒退,但是要注意到“复归”中的“复”,这是一种进步。
武术锻炼的最高的境界是无拳无艺,在千钧一发之际出手的动作皆由本能发出,转瞬之间威胁已经解除。出招之前是无暇考虑什么黑虎掏心白鹤亮翅的。婴儿的一切动作看起来笨拙,但实际上皆出于自然,婴儿避害的本能要强于成人刻意的保护。随着成长,人的本能逐渐弱化,一切要靠大脑指挥,大脑既做不到,也做不好,这是现代人的困惑。学武之人不能拘泥于一招一式,各种训练手段追求的效果,就是找回无欲无求的婴儿般的本能,就是要达到婴儿状态。
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小婴儿,长到不足3岁,几乎都能伶牙俐齿地熟练使用人类社会积累几千年才得来的顶尖智慧产物——语言。还有,很小的孩子,拿来一个电子游戏,立刻能够投入其中,而同样一个游戏,成年人需要去教,还不一定能学会。婴儿和儿童一直在无师自通地探索着周遭的一切,不断地纠正他已经学得的知识中的偏差,进而获得更多的认知。这就是他们最强大的学习力!
但是,随着成长,随着知识积累,人的思维会在所学知识的影响下而受到制约,想象力、创造力也在下降,接受若干年的学校教育后,竟然沦落到一说知识就得找别人教,一说学习就要掉进“系统”的圈套。为摆脱限制,有人提出要脱离学校教育自学成材。然而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我们又如何能够做到可以抛弃前人积累的经验,全凭个体的直接探索去获取知识?
这样的悖论如何破解?我们在成长之后,是否还能保持强大的学习力,去应对和引领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在悖论夹逼的两堵墙之间找到容身之地。如果能,又如何去做?2500年前的先贤给了我们答案:复归婴儿!
我们要像婴儿一般地去学习。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向婴儿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当然不是重回幼儿园。我们向婴儿学习,其实也就是找回人的学习本能,这个我们都曾经拥有过的最宝贵的东西,却随着长大失去了。
我们原本就有的学习潜质
台湾大学退休教授黄武雄先生在他的著作《童年与解放》中,对人自然的学习能力给出了非常精辟的论证。对于儿童学习和创造的生来俱有的能力和特质,黄先生提到了三点,儿童和婴儿在这些方面是一致的:
首先,辨认整体特征的能力是婴儿天生具有的自然能力。
小婴儿从母体中来到世上,一切都是新的,需要他去认识。比如在认识妈妈的时候,并不是靠着单一的感官去辨认的,而是运用了他全身的感知去洞悉。眼睛看到妈妈的容貌,耳朵中听得妈妈声音,闻到了妈妈的味道,感受着妈妈的体温,婴儿的脑海中没有妈妈这个词,但这个最亲最近的人,整体上就是这样。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也是在运用着整体的感知,耳朵听着声音,眼睛盯着人的嘴看口型,小嘴儿就试图一张一努地试图模仿,感受着说话人的情绪,逐渐听懂了说话,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话,再接着会用语言表达喜怒哀乐。儿童进入到大自然中,眼睛看、鼻子闻、小手摸,认识了花草树木,认识了大自然。此类的事例数不胜数,这样的能力也得到了认知科学专家的肯定:当学习是建立在全息信息认知的基础上时,这样的学习是最强大的。
回到大学生的学习上,比如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抠语法点,做选择题的做法已经成为语言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是否想到了利用听、说、读、写回到从整体上学习语言?再如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生,学校安排了程序设计课程,于是就只是围着这门课程很专注地学了,是否想到了课外去电脑城多见些电子产品,从售货员、维修人员那里多听些更直接的东西?学知识时,沿袭了考试的利器,一味看书、做题,是否可以投入实践,调动起全身的认知能力去学习?及至上学之后,学习的知识被分在了语文、数学之类的课程之中,于是遇到一个新事物,潜意识就告诉自己:这是语文的,那是数学的,这是计算机专业的,那是经济学专业的,再来些专业对口、系统学习之类的,人为地将知识条块分割开来,撕裂的是整体辨识这张最具威力的大网。
其次,体验的勇气是婴儿的另一潜质。
就从一边成长一边学习语言来说,婴儿就是在不断勇敢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在表达中替换着词汇与句型,同时敏锐地观察大人的反应,随时加以修正。一句话引起了哄笑,以后再不会去用,受到了赞扬,以后用得更勤;曾经获得肯定的用法在另一场合却得到不好的反馈,孩子也就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表达。因为不断的尝试,也就有了不断修正的机会,最终能够应用自如。
面对陌生的世界,婴儿就是靠着这种不停止的体验而快速地积累了经验,实现了“认知”,也能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随着长大,能够接触地事物越来越多时,大人们不断告诉这个不行那个不许,学校教育更是将孩子按在板凳上去读书,甚至死读书。体验在减少,体验的勇气在消退,逐渐地,学习只依赖于读书,只依赖于听老师讲课,进而,学习的乐趣渐渐不再有,上学成了负担。
对于有机会自由学习的大学生,是否可以尝试通过复归,恢复我们都曾经有过的体验的勇气,如婴儿那般将哄笑和赞扬视为同等价值的反馈,放下所谓的面子、荣誉、贬损之类的不该有的负担,安排出本真的学习。在学习中,尤其在课外的自主性学习安排中,以实践为主线,勇敢地去体验,让鲜活的知识始终围绕在自己的身边。
再次,宽容而心无偏见,是婴儿的第三个原始创造特质。
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地方很容易看到:将两个肤色不同的婴儿放在一起,他们会和谐地玩到一处;两个七八岁的儿童,很有可就能会恶语相加;至于十五、六岁的少年,最大的可能是拳脚相加了。偏见的存在,使得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宽容。在学习中,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果在学习开始之前就对学习内容产生偏见,心绪不能平静,宽容将不复存在,谈何有效地学习?学习中的快就更找不到影子了。
这样的道理很简单。然而在后天的学习中,我们在其中却越陷越深。小学时要学钢琴,为什么要学?妈妈说了,升初中时能加分,有用。于是,花费一个下午看蚂蚁搬家那就是不可以接受的事,一个孩子出自内心的对自然、对生物的热爱就此画上了句号。按着升学考试的框子,在我上学的时候有过主、副科的说法,而近日知道现在的分类更细,第三集团的音体美,被称为副副科。我开出的“计算机学科导论”课程中,要求学生写一份报告,一位大学生说:“尽管这是一门副科……”这个“尽管”中带着安慰,却也抚不平我心中的波澜。不是为我的课受到偏见,我在担心这种思维指导下的大学。
最大的偏见,莫过于对大学开出课程有用和没用的评说。在这种偏见下得到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姑且将这种学也称为学的话,除了验证所学无用之外真也再无用处。在不能把握“有用”标准之前,我建议学生“将是否有用的问题留给未来”,这样一种傻傻的学法是我经历过的,让我能在专业学习中有所体会和收获,靠的就是宽容和没有偏见。我们是需要对学习内容加以选择的,但只要是确定应该去学的,将偏见搁置一旁。一些大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是课程要考试还是考查,是开卷还是闭卷,这其中的偏见,更是值得商榷的。
我在看《童年与解放》时,不时地为自己的学习陷入的误区而感到唏嘘不已。将相关的观点引用到此处,希望读者也得到反思。反思的结果不是哀叹,而是一种对自己的解放,让我们能够沉下心来,向由本能驱使的婴儿学习。
什么?是婴儿的,就不能是成人的?收起偏见来,拿出体验的勇气,常想着这三个威力无比的绝招,投身其中试一试吧。
中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启示
学习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至理名言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时时显现。我从我的学生成功的学习中获得灵感,进而将之用于对其他学生的指导中去。而在家庭生活中,我那正在上高中,人送外号“小土豆”的儿子自小有特色的课外学习常常能启发我的教学。土豆目前的兴趣点也就是IT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单片机。
土豆最初玩电,是两岁多,到了我的实验室就要把好多个插座连起来,“排成一串串”。我给他买了几个发光二极管,找了一小块面包板,接上电池,他开始玩“能让灯灯亮”的电路。
土豆快上小学了,受制于烟台找不到合适的科技启蒙的地方,我从网上找到了乐高教育,网购了一些套件给他玩。土豆很投入地玩杠杆、齿轮等简单机械,逐渐拼装在电机驱动下能自动行进的机械小车。再后来,给土豆买了机器人套装,有了微型电脑和传感器,他就开始利用图形化界面编程。
后来我发现土豆还是对带电的套装感兴趣,按“套装”方式购买,对我们这种家庭用户约束太大,价格上的压力也成了问题。借出差机会,我在北京各大电子商场中考察是否有适合土豆的新方案。失望之余,在报刊亭中买了本《无线电》杂志带回去,算是没有空手而归,给孩子一点点的交待。没想到小家伙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令我吃惊。土豆居然能将《无线电》杂志看下去,并且看出了名堂。他从《无线电》的广告中,找到武汉的一家无线电厂,我给他邮购了几个套件,他开始焊电路,做电子门铃、闹钟等。这时,土豆上小学四年级。套件焊好了,能用,大家都高兴。稍复杂些的,根本不工作,也就那样放着,最后是在他中考之后,才有能力让不能工作的套件一件件起死回生。再后来,从《无线电》中,土豆迷上了单片机——把计算机上该有的各种部件都集中到一块集成电路上的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他崇拜哈尔滨的杜洋和杜洋的工作室,看的第一本单片机的书是杜洋写的《爱上单片机》。土豆买杜洋的套件,也去电子市场单独买元件,上卓越网买各种书看。此时,我作为不懂单片机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跟不上他的学习了,他做什么作品,看什么书,我并不明白,他只不过有时和我说说他的创意。中考完后,土豆自己设计完成了一个“音乐变频器”,作为礼物送给了同学。
我惊奇、欣赏,也极力推崇土豆的学习方法:小学生起步于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该有的所谓基础知识一穷二白,没有人能够指导,小学生居然就能玩无线电!单片机让多少大学生不敢擅自进入,中学生却能玩得风风火火!我们会说,这是兴趣使然。然而有兴趣,却只限于嘴上说说不见行动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我在大学期间,就一直想学无线电,但终究没有长进。作为亲历者和旁观者,我发现了土豆在自学中的独特方法。
土豆看书的方法很值得学习。土豆找到一本书,相关的,不管懂不懂,扎进去就看。在他看《无线电》时,我就疑惑地问过:“能看懂?”他傻傻地摇头,老实回答:“看不懂。”但重复地看,一遍,两遍……看了四五遍,感觉就有了。一年12期,每期都这么读,一年之后就都是一遍读懂了。有了一个想法,土豆就能从杂志中找到类似的设计,逐渐能做出一些原创的简单作品。在实践中有所体会(习)了,他还常会看以前看过的书(学),如此往复,他懂的越来越多,会做的也越来越多。我给他买过一本日本人写的面向中学生的《无线电技术基础》,指望他能“系统”学一学,但这本书他在能做很多作品以后才翻了翻,说太简单了。
土豆的老师不只是杂志和书本。我没有能力指导土豆学习无线电和单片机,只是略微知道些路子,他也从来没有指望着他的老爸能教他点什么,甚至抵制我给他“讲课”。他是杜洋工作室的常客,常上网看贴,现在还时不时留言给别人指点一二。除了杜洋工作室,有不少相关网站也留下了他的踪迹。电子市场、电器维修部的营业员、修理工师傅都是他的老师,土豆找他们问了不少问题。家在大学,他认识了很多专业名称中带“电”的大学生。学校三餐院内“宏景电子”的老板是他的好朋友,有了疑难问题常去那里商量,有时干不了的,就让他的朋友帮忙。“淘宝网”是土豆的另一个重要学习资源。淘宝和学习单片机的关系,初听起来确实令人奇怪,我也曾很弱智地反对他上淘宝。其实,淘宝的卖家对很多东西说明得更详细,店小二也很愿意热情服务,当听说土豆只是个中学生时,更愿意指点一二了。不过付出的代价是,土豆常常被店家说动或为了获取买东西才能送的电子资源,计划外的消费多了一些。相应的,也收获了“计划外”的积累。
现在,土豆认识到了编程在单片机中的重要性了。他之前的主要精力放在电路上了,程序用别人编好的,或者改一改能用就行。他不会编程序,但会看程序,也能稍微做些改动。中考完后,他把目标定在学习编程上,就从单片机开发中常用的C语言学起。近日,他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
从土豆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
(1)因为兴趣,所以倾力而为。土豆的兴趣,有生来就有的成分,但也有我为他创造了启蒙机会的因素。对于大学生,这个机会不可以奢求,要知道一个人对某个方向由好奇到产生兴趣是带有一些偶然的成分的。需要的是用行动抓住可以形成兴趣的一切机会。面临未来的前途及吃饭问题,至少要在形成专业兴趣方面有所行动,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兴趣方面,也可以走得更坚定一些。
(2)体验为先。土豆在看书时常常惊乎:原来是这样!因为问题遇见过了,看起来就来电。有些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实践能力不强,原因很多。就大学生而言,确实可以自行创造和寻找机会,用提前体验的原则,安排出自己的实践。
(3)学习资源的多样性。有多少大学生还在守着一册课本学习,还有多少只增加了一本习题集?土豆在图书、杂志、论坛、淘宝、视频、和各种人的实际交流中转来转去,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表达和感知,让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断产生连接。
(4)在学习上,人第一,条件第二。不少同学受困于想要学习,却没条件、没氛围、没环境,认为就是客观因素限制致使自己不能前行,而唯独忘了自己的力量。土豆生长在大学老师的家庭,观念、条件自然好些,但他自己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我也有很多不能满足他要求的时候,但土豆总能立足实际情况,找到下一步要做的事。典型的问题是,中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土豆总是能高效率地完成中学生应该做的事,把空余出来的有限时间安排得有声有色。
作为父亲,我见证了土豆每一天的成长。我将土豆自学无线电、单片机视为传奇。他尽管每天就在我身边,我仍时不时地在怀疑这是否真的。他对各种型号的芯片如数家珍,各种电气参数脱口而出,硬件、软件,头头是道,令人惊奇。对土豆的观察,也使我能更深刻地体味到黄武雄教授关于婴儿学习特质的论断。更进一步讲,土豆卓有成效的学习很简单:人性使然。如果在他小的时候,就把他强塞进哪个培训班,刻意培养,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对照黄武雄先生的观点,土豆对单片机是整体辨识的。不似计算机专业或电子专业大学生在学习时,要先修这门课程,再选那门课程,然后才是单片机,这种划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但无疑将完整的知识割裂成了条条框框。作为大学生,学课程必然是要用这种“套装”的思维,但在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体系时,要试着扩展开去,整体辨识。
土豆有体验的勇气,归功于傻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但这恰好是创造性应有的特质,对于等待有人安排才能进入“实践环节”的大学生而言,多些自己创造条件的勇气吧。尤其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条件是只要一台电脑,最好联网,其余的就是自己的事了。
在宽容而无偏见方面,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本来不应如此大的。这门课没用,找工作人家不看,过了就行,挂了还有重修呢……学习目标承载了太多的与知识无关甚至很二的东西,怎能沉下心去学?有些大学生成天将不感兴趣挂着嘴上,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偏见堆在心中,不进去探个究竟,兴趣永远不会来,能力学识的成长只能是空想。
由此看来,土豆较早地玩无线电、单片机,由于年纪小,想不了工作、前程等那么多的事,他的学习更接近于“婴儿态”,这或许就是关键。上了大学,同学们在就业、人生追求等一系列现实的事情逐渐来临时,要进入“成年态”,出现了目前的状况完全正常,也不能全是责备,尽管我认为这股风气有些太过。大学生需要认识到“婴儿态”的力量,及早复归。大一大二可以是试探期,抛开大学的出路问题,回归到无功利的、能不断突破障碍的、相对自由的、没有压力的学习中来,快乐、健康地走过了大学这段历程。这样做反倒是比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七扭八拐的学习获得更好的结果。而如果将问题一直拖到大四,由于现实的各种多问题必须面对,大学中想要回归的目标恐怕无从说起了。
最后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介绍了土豆的神奇,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十几岁孩子该有的毛病,他一个也不缺。他在单片机知识方面的缺陷也很明显。从课外看《无线电》杂志开始,到投身身于单片机的学习,大约已有五年的时间,其单片机水平,动手能力更好一些,对涉及到的元器件的名称、性能、行情清楚一些,如果让他分析个电路、编个“大”些的程序,马上就会现了原形。他如果将来上大学,选择了相关的专业,还需要“套装”知识的武装。目前,他面对着升学的压力,主要的精力仍然要放在为了高考的学习上。我不遗余力地推动大学生课外个性化的学习,却也常为控制土豆课外学习的投入而纠结。在他初中时,我写过《写给儿子——先织网,捕更大的鱼》的博文,他上高中住校了,优良的学习品质有加速退化的趋势。
我将土豆的故事讲给我迷茫的大学生听,现在又写在书中告诉更多的人,他原生的婴儿态的学习方法可以参考。切不可以只叹息自己没有早些找到兴趣,而忘记了自己在改变学习上,应该立即行动。
返回到【全文目录】【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