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给自己的阅读目标是每年50本书,并保持下去。

为什么读?

学习途径很多,读书是成本最低的。几个小时就能轻松读到别人花数十年浓缩的精华,如若自己去经历,也未必有如此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人的时间不具有反复性,过了不可能再来一次。事物变化太快,能追赶这个步伐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不过里面有个小小的误区:看只看感兴趣的,不看无关的,无形中就是在拒绝一部分世界,每个人大多数情况下会看到自己想看的,听到自己想听的,无形间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何谈成长与进步?所以还要努力去读一些不曾尝试的书。

为什么定这个目标?

是个习惯,喜欢读书,也是这些年坚持下来的,以前没有量的要求,回头算下来也不知道读了多少,有些读过之后会遗忘,多读一些,总会有相似的观点来加深对书的理解。简单点说是找个消磨时间的事做,有逼格点说是为了提升认知。

怎么找到这么多书?

如果定50本的目标,起码得有更多的书可供选择,我有个观点:书,只会越读越多,书中或多或少会引用或推荐其他作者的书,按图索骥,总能找到些书。书友的阅读书单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实在不知道看什么,不管是书店还是同上商城,畅销系列中,找些有兴趣点的读起来即可,需要的是耐下心来,深入进去。

古语讲:书非借不能读,去图书馆借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增加沉没成本,更能刺激阅读。很多人喜欢屯书,屯书没错,屯了不读就是罪过了。

读书也有方法?

可以适当找些这类元认知的书来读,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质量。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当然,读的多的话亦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更好。

阅读是一种输入,提高输入的质量就要配合输出,进而来倒逼输入。做笔记,写读书心得,参与读者交流等等,都会加深对书籍的理解。没有输出的输入,与学校里教但是工作中不会用的课本一样,迟早会遗忘干净。

会有朋友说: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却依旧做不好?有句话叫:走过的路都算数,那些读过的书总会在无形间影响着你理解、感知周遭的事物。要保持好奇心,才能持续阅读,否则经常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提不起兴趣读书的时候怎么办,我有个办法(至少对我有效):逛书店,书店的书籍摆放书籍,就可以给你提供大量的信息,另外,字墨书香,提神醒脑。一年如何阅读50本书_其他

题图 from pixabay

50本多吗?相比动不动就百十本的量,不算多。少吗?与那些一年只能读几本书而言,确实是个挑战。“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按天数拆开来看一下吧:一年365天,52周,平均一周也就是一本左右的阅读量。

书,已经不再局限于看读,听书也比较流行,不过有些听书会把解读者的观点融入进去,听者自己分辨,到底是消化加工过的解读,还是不带个人色彩的原味解读。形式也大概类似,比如“每天听本书”。

每天都有新书面世,而经典总能引人入胜。读书,难在消化吸收,难在融会贯通,难在指导自己实践,喜欢阅读的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每年阅读的目标,欢迎留言交流。

 -End- 

一年如何阅读50本书_其他_02`


拓展阅读:

程序员的系统思考能

厉害的程序员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

程序员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几本书

2018年大龄程序员书单

一个程序员的2017年书单整理

关于认知的一点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