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通常指的是一个支持持续开发、系统可扩展、应用程序解耦和多语言编程的架构平台。它在服务边界的帮助下隔离了平台,这使得单独使用和管理每个服务变得更加简单。由于每个服务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就使得添加高级功能或扩展变得更加有效和容易。
微服务的核心特性:
-
每一个服务或单元都是轻量级、独立和松耦合的。
-
每个服务都有其独立的代码库,由一个小团队设计和开发。
-
每个服务都有其独立的DevOps计划(开发、测试、发布、扩展和管理 )
-
每个服务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技术堆栈。
-
每个服务有自己的机制来保存他们的信息,这是最适合他们的模式。
-
服务间常使用REST协议相互通信。
微服务架构:主要优势
微服务创造了一种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 IT 基础设施。它使你可以只更改一项服务,而无需更改基础架构部分。简而言之,你可以配置和更改每项服务,而不会干扰其他应用程序或服务的功能方面。
以下是微服务架构的一些关键优势:
-
快速交付 借助分布式,微服务使团队能够同时开发多个微服务。由于开发周期的缩短,微服务架构使得执行和更新应用程序的速度更快。因此,软件团队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他们的业务。
-
自主性高 微服务架构实现了自主开发、部署和运行。因此,如果应用程序遵循相同的方法,服务中的任何故障都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其他服务。
-
职责单一 由于较大的单体应用被分解为多个更小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只负责特定范围的功能,因此软件开发人员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升级和改进这些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更快的开发周期。
-
更好的可扩展性 随着对特定服务需求的发展,可以在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器上执行以满足你的要求。例如,可以根据需求和并发情况,有针对性地扩缩容某个或某几个服务。
-
易于开发 这种应用程序遵循模块化方法,每个服务都比传统的单体应用程序略小。因此,实现单个服务要简单得多。
为什么需要独特的策略来测试微服务?
微服务与各个组织内外的其他微服务,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通信,此外,微服务的开发团队之间进行也需要大量协作。因此,微服务的测试,需要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单体应用测试的策略。
微服务性能测试
微服务有很多好处,但是它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由于服务间基于REST相互关联,相互调用通信,引发的性能开销可能会使业务陷入困境。例如,在电子商城应用中,如果用户在查看商品详情时等待过久,就会直接影响用户下订单的心情,并可能导致他们去其他地方购买。无论情况如何,可靠性和性能都是软件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花费必要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本文建议必须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
-
系统级别(协同工作的微服务)
-
微服务级别(单个微服务)
测试的方法:持续监控和自下而上
尽管我们认识到最终用户体验相当重要,但我们不能等到应用程序完全构建后,才进行性能测试,它偏离了左移方法。此外,如果在部署发布后,才发现任何重大的性能故障,也会对业务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早期进行微服务性能测试,我们可以在开发阶段发现性能缺陷并立即解决。系统集成后,除集成因素外,API接口/用户界面出现性能故障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我们出现了性能缺陷,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会有所帮助。
微服务架构的重要之处在于,当微服务崩溃、无响应或不可用时,它不会使整个应用程序宕机。应用程序性能监控工具不仅提供系统的运行状态,而且还通过阈值来主动计算性能。它还可以在早期阶段提示任何潜在的性能缺陷。
微服务性能(负载测试)测试工具
你必须使用高级负载测试服务,来避免意外崩溃,而不是在你的微服务应用程序上执行一些非系统的测试。一些负载测试工具可以生成虚拟流量,模拟大量用户负载进行微服务测试。
以下是市场上一些最好的微服务负载测试工具:
-
nfluxDB–是用Go语言编写的开源应用程序之一。它是一个可靠、快速且易于查询的时间序列数据库。使用这种用于负载测试工具,你可以轻松发现瓶颈。
-
pache JMeter–是软件开发人员最常用的测试工具。它也是一个开源应用程序,满足不同规模的软件公司的需求。它还可以让软件开发者对微服务的功能行为进行负载测试,计算不同用户负载下的微服务性能。
-
mazon CloudWatch–是一种复杂的监控服务,用于监控部署在Amazon Web Services上的应用程序或微服务的资源使用情况。因此,如果你希望对微服务执行负载测试,它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工具。
-
rafana–也是指标可视化和分析套件之一。你可以利用它来可视化时间序列数据,以观察你的微服务在实时流量中的表现。
总结
现在,使用微服务架构的项目越来越多,对于 DevOps 团队来说,这意味着测试策略的改变。确保你的应用程序能够经受住现实情况的考验,需要提前进行性能测试,并让你的团队深入了解在系统发布之前需要微调的地方。
因此,选择合适的微服务测试工具,进行完善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https://www.kubernetes.org.cn/9369.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