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基础

常用FREEBSD命令

ls:查看目录与档案

命令格式:ls 参数 目录

常用参数 l -a

touch:创建新文件命令

命令格式:touch 文件名

mkdir:建立目录命令

命令格式:mkdir 目录名

rmdir:删除目录命令

命令格式:rmdir 目录名(目录需要为空)

rm:文件删除命令

命令格式:rm 参数 文件名

常用参数 -r

ps:监视、查看进程的状态命令

命令格式:ps 参数

常用参数 

adduser:增加一个新用户

命令格式:adduser 用户名

rmuser:删除用户

命令格式:rmuser 用户名

passwd:修改用户密码

命令格式:passwd 用户名

su:变更为其它使用者的身份

命令格式:su 用户名(不输入用户名直接转换为root用户)

move:文件移动命令

命令格式:move 源地址 目的地址

top:显示系统中使用资源的情况命令

命令格式:top

chmod:修改文件权限

命令格式:chmod 文件权限 文件名称

du:磁盘空间查询命令

命令格式:du 目录名

dk:磁盘占用查询命令

命令格式:dk

dmess:系统信息查询命令

命令格式:dmess

mount:驱动器绑定命令

命令格式:mount 参数 设备驱动器名称 目录名

umount:驱动器解绑命令

命令格式:umount 参数 设备驱动器名称

tar:文件归档命令

命令格式:tar 参数 文件名

常用参数 c -x

tail:查看文件内容(从文件尾部)

命令格式:tail 参数 文件名

常用参数 行数

more:查看文件的内容

命令格式:more 文件名

grep:文件内容查找命令

命令格式:grep 待查字符串 文件名

find:文件查找命令

命令格式:find 文件名称 目录

traceroute:显示到网络上某台主机所经过的路由

命令格式:traceroute 参数 目标IP

ifconfig:网络卡显示、配置命令

命令格式:ifconfig 参数 设备名 本机IP 默认网关IP

ping:检测网络上的机器连接情况命令

命令格式:ping 参数 目标IP

route:路由查看、设置命令

命令格式:route 参数

Netstat:显示端口状态

命令格式:netstat 参数

shutdown:通知用户关闭系统命令

命令格式:shutdown 参数 关机时间

常用参数 -h r

reboot:重新启动系统命令

命令格式:reboot

cp:文件拷贝命令

命令格式:cp 源文件地址 目标文件地址

fsck:磁盘修复命令

命令格式:fsck 参数

常用参数 f

pwd:查看当前工作目录命令

命令格式:pwd

kill:删除系统进程命令

命令格式:kill 参数 进程号

last:用户登录情况查询命令

命令格式:last

man:在线帮助命令

命令格式:man 命令名

wc:统计文档中的字数和行数

命令格式:wc 参数 文件名

常用参数 c

备注:FREEBSD系统对于字母大小写很严格,操作的时候要非常注意

FREEBSD文件编辑器(vi)

(一)、进入vi 

在系统提示字符($#)下敲入vi <档案名称>,vi 可以自动帮你载入所要编辑的文件或是开启一个新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或缺少文件名)。进入 vi 后屏幕左方会出现波浪符号,凡是列首有该符号就代表此列目前是空的。 

(二)、两种模式

如上所述,vi存在两种模式:指令模式和输入模式。在指令模式下输入的按键将做为指令来处理:如输入avi即认为是在当前位置插入字符。而在输入模式下,vi则把输入的按键当作插入的字符来处理。指令模式切换到输入模式只需键入相应的输入命令即可(如a,A),而要从输入模式切换到指令模式,则需在输入模式下键入ESC键,如果不晓得现在是处於什麽模式,可以多按几次 [ESC],系统如发出哔哔声就表示已处于指令模式下了。 

(三)、退出vi 

在指令模式下键入:q,:q!,:wq:x(注意:号),就会退出vi。其中:wq:x是存盘退出,而:q是直接退出,如果文件已有新的变化,vi会提示你保存文件而:q命令也会失效,这时你可以用:w命令保存文件后再用:q退出,或用:wq:x命令退出,如果你不想保存改变后的文件,你就需要用:q!命令,这个命令将不保存文件而直接退出vi 

(四)、基本编辑指令:

新增 (append) 

:从光标所在位置后面开始新增资料,光标后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后移动。

A 从光标所在列最后面的地方开始新增资料。 

插入 (insert) 

i 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光标后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后移动。

:从光标所在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开始 (open) 

:在光标所在列下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O: 在光标所在列上方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 

:修改光标所在字元,后接着要修正的字符。 

R 进入取替换状态,新增文字会覆盖原先文字,直到按 [ESC] 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s 删除光标所在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

S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FREEBSD软件安装简介

1. make : 需要自行抓取 source/tar ball ,并自行解压缩过后, 依照需求进行组译 (configure) 和编译 (make) 及安装 (make install) 。 

2. 采用 package 方式安装 : 用 package 安装,只要抓取该程序 package 档案,简单的透过 --> 安装 pkg_add package_name --> 移除 pkg_delete package_name 就可以完成安装 / 移除。

注意 :文件名称 .tgz 结尾的是 package 文件名称 .tar.gz 结尾的是 source 注 : 目前已经安装的 package 数据库放在 /var/db/pkg/ 这个数据夹之中。

3.port 安装方式 port 的整个数据夹位于 /usr/ports/ , port 依照不同需求领域而进行分类, 进入想要的领域数据夹后,会显示出该领域目前现有的 ported software package 资料夹。 选择想要采用的程序 ( 模块 ) 后, 输入 make install (安装)及 make clean (清除安装后多余数据)

FREEBSD网络配置

配置计算机名字 

使用hostname命令来获得当前系统的名字。同样设置计算机的名字也需要使用hostname命令,但这需要root权限: # hostname wb.example.com.cn

# hostname

test.chinahr.com

配置网卡IP

配置网卡IP通过命令ifconfig来完成

# ifconfig  eth0  inet  192.168.0.10  netmask  255.255.255.0 up

其中eth0标识一个网卡,inet为inetnet的简写,标识IP协议,FreeBSD也支持其他几种协议,如ipx、 atalk等。设置本网卡地址为192.168.0.10,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up表示将这个网络界面运行起来。

配置路由表 

# route add default 192.168.0.254

保存配置 

上面的命令都是立即生效的命令,但是并没有将信息写入配置文件中,因此要想让系统重起之后配置仍然有效,就必须更改配置文件/etc/rc.conf。这里可以设置主机名,各个网卡的属性,以及各个路由设置等。

hostname="test.chinahr.com"

network_interfaces="eth0 ppp0 lo0"  

ifconfig_xl0="inet 192.168.0.10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_lo0="inet 127.0.0.1"

defaultrouter=”192.168.0.254”

配置名字解析 

配置hosts文件

# cat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配置/etc/resolv.conf文件

# cat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92.168.0.1

nameserver  192.168.0.2

推荐参考文档

http://www.freebsd.org/doc/zh_CN/books/hand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