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说经典诵读这样一种教育,就是教育的经济学。因为它太经济了,只要学一点点,它就有很大的收获。所以天下的父母、教师们,一定要教给自己的后代有用的东西,而且这个有用一定是高度有用,而这个高度有用是一辈子有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只要教五分钟就影响他一辈子,你只要教几句话就让他一辈子受用。这是什么教材?中华经典!!!
这些经典著作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涵养性情,增智慧,提升眼界,增进道德勇气,都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人。
现代学校、父母所教的基本上是白话文,就等于是浪费儿童的生命。为什么?白话文是不要教的。只要认得字,就会读白话文,因为按照胡适之先生的说法,白话文叫作,我手写我口,我口就是讲话,我的手会写字,我就会写白话文,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
现在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基本上都灭亡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文化是“白话文”,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中华文化源源五千年,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与自己的日常语言所分开,她的文化载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古文。经典诵读使我们学习先人的智慧的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可以增强我们的理解力,可以增强我们的观察力,可以增强我们的写作能力……比如:我的女儿在诵读《大学》时,她可以结合她的实际给我讲其中的部分,而且其义与《大学》的含义基本相同。我告诉她“书读百遍,其义自显”。这就是经典诵读的魅力!
如果在今天我们不提倡经典的学习,使我们的人民能够运用这一文字载体,在未来的几百年、几千年后,我们将不明白我们的祖先说了些什么。更谈不上继承中华文明了,这也许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我们不是跟着经典走,乃是我们读经典之书来启发我自己内在的心灵。如果经典上讲的不是我内在心灵要的东西,我可以不要经典,我们是凭这样的精神来读书的!但是经典讲的话如果是千秋不朽呢?他还是新的,所以未曾老去,他还是有活力的,未曾死去!!!只要有人类,你就必须这样做。不是经典教我们这样做,而是你自己本身就希望这样做。只是这些书再来唤醒你,所以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不是来压迫你,不是来宰制你,不是来奴役你,千万千万要认识这一点,要不然我们就不能读那些书了
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假如你真的在一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这种环境之中。一个人如果不会感时花溅泪不会恨别鸟惊心,这种人没良心,所以杜甫不是他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乃是普遍的人性都是如此,这样子叫“千古之作”,这样子叫“永垂不朽”!没有任何的政治势力,没有任何的经济势力,可以使那些东西永垂不朽的只有人性!人性不在杜甫那里,在我们自己这里,这叫作“经典”,而“经典”不只是有了这样的性情的涵养,不只是对我们人性的光辉启发,它又是最好的文学著作。所以你要有好的文学的素质,你直接读经典可以节省你很多时间。
教育要从经典入手,而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史,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从传统文化经典里去吸取智慧,去陶冶我们的情操,去强化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去用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去铸造我们中华民族的新长城!二十一世纪应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是我们扬眉吐气的世纪!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愿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子孙们都用自己的心血去读我们的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