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文件系统,不存在于硬盘 伪文件系统。将运行的内核,硬件进程信息,以文本模式提供给用户。文件内容时时更新。可以使用proc查看系统运行信息。修改文件,可以使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使用echo重定向到文本
apm 高级电源管理
buddyinfo 内存分段信息
cmdline 内核刚启动时传递的参数
cpuinfo cpu信息
crypto 加密模块信息
devices 字符设备块设备信息 块:随即访问地址或数据 字符:线性 (逐个输入输出)
dma ISA DMA通道信息
execdomains 执行域运行域
fb 显示功能方式
filesystems 文件系统的信息
iomem 物理设备在系统内存的信息
ioports已被注册的IO端口信息
kcore页面文件的大小
loadavg平均负载 uptime top 系统运行时间 (1分钟,5分钟,15分钟)
meminfo 内存信息 cat meminfo free (-h -m -k )
/cpuinfo cpu的详细信息
/crypto 加密模块信息 sha1 (单项加密算法)
/device 显示设备文件信息(字符设备(线性访问),块设备(random,随机访问的))
/dma isa通道信息
uptime可以显示系统本次系统运行的时间
free –m 可以显示系统的swap分区的信息
lsmod 显示系统的模块信息 (调用/proc/modules)
/etc/mtab (调用/proc/mount)
demesg 可以显示系统的初始化信息 /var/log/demesg
/proc/version uname –a 就是显示了这个文件的信息
/sys里面的文件时可以由系统管理员可以改变的,如上面的形式改变
/sys/ipv4/ipfoward 定义了本机是否开启路由功能(0为不开启,1为开启),可以修改
echo 1 < /proc/sys/ipv4/ipforward
sysctl 可以修改/proc/sys/下的文件 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
上面的改变只是暂时的,要想永久生效,需要编辑配置文档,可以通过编辑/etc/sysctl.conf (sysctl –p
选项可以重读配置文档,这样配置文件就能立马生效,sys下的选项均可通过sysct.confl里的配置让其永久生效)
/sys/ipv4/ icmp_echo_ignore_all,可以设置是否响应ICMP报文(如ping),当设置为1时,表示不回应,默认为0回应
设备 /dev ,无论是块设备,还是字符设备,都有所谓的主设备号,次设备号,主设备号表示设备类型,次设
备号是区别同类设备的不同设备 ,字符设备不可以缓冲(如从键盘敲如命令,是不可被缓冲的),块设备是可以被
缓冲的(如硬盘的异步写入)
/dev是用户访问物理设备的接口, 常见的设备文件
/dev/console /dev/null /dev/zero /dev/tty[1-6]
/dev/random /dev/urandom (主要是用来产生随机数的,产生的随机数放在一个空间中叫熵池)
字符设备
/dev/sda /dev/cdrom 块设备
Udev进程可以动态产生设备文件
在我们挂载设备时,我们注意到scsi,USB设备均被linux识别的sd,致使我们无法区别,这是就可以通过修
改udev的配置文档来改变它的命名规则,即/etc/udev/rule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