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对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人生·工作的方程式”中,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关于人生的探究其实就是思考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我们制定了许多准则,却大多都流于表面,难以践行到自身。帮助你成功的往往是一颗好心。你是否有利他之心?这才是本质。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之所以激励人,正是因为他将经营理念扩展到为人的哲学。经营者追求的不只是事业的成功,还有人生的幸福。以下,Enjoy:
人生·事业的结果 = 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
人生和事业的结果由“思维方式”“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
这个“能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两者相乘。
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事业成果。
在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从–100分到+100分打分。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所以,在“人生·工作的方程式”中,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所谓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思考“作为人,何谓正确”。
01 作为人,何谓正确
哲学的根本就在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
“要正直”“不可撒谎”“不可骗人”“要信守承诺”“要关爱他人”,等等,这是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的最朴实的道德观。
大家会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但实际上,恐怕没有人百分之百地实践了这些道德观吧。
不断地用“作为人,何谓正确”来扪心自问,拿出勇气,把正确的事情贯彻到底。这一点非常重要。
导致人类成功的是一颗好心,这颗好心用“爱”“真诚”及“和谐”这些词汇来表达。
我们人类在灵魂深处本来就拥有这样的好心。
● 所谓爱之心,就是把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
● 所谓真诚之心,就是总想着为社会、为别人做些什么;
● 所谓和谐之心,就是不仅希望自己,同时也希望身边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从爱、真诚及和谐之心中产生的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基础。
02 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既有“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心,也有“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帮助他人”的利他心。
在做出某项决定的时候,哪怕夹杂些许私心,都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结果就会导致错误和失策。
如果大家都把对对方的关心和同情抛在脑后,而把“私”字放在首位,那么就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工作也不可能顺利推进。
而且,这样的想法,会使团队的道德衰退、活力减弱。
人心中都有希望满足自己欲望的利己的一面。
一旦发生问题,人们往往不是检讨自己,而是责备别人。
受到别人的警告或指责,谁都会感到不舒服,会马上为自己辩护:“那不可能!我没有那种意图。”
抑制这类情绪,首先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的话,就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
比如,有人批评:“企业员工有官僚气。”
有人马上会反驳:“我没有。”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确确实实造成了社会对企业形象的负面印象。
我们要保持谦虚、坦诚之心,自我反省,努力塑造一个理想的企业。
有这种胸怀的人,就能坦诚接受别人的忠告,宛如干燥的沙地吸收水分一样,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03 要把事物简单化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事物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必要把复杂现象简单化。
把事情看得越简单,就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
例如,看起来很复杂的经营,说到底,只不过是彻底追求“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则而已。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会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过于困难,一定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只要不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能把事物简单化,我们就能够依据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心纯见真,清澈纯粹的心灵可以看见真相。在充满利己的心中,只会看到复杂的事物和现象。
比如一事当前,先问自己可获得多少好处,这种自私的欲望,会使最单纯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总想让别人看好自己,这也是一种利己的动机,它往往会模糊问题的焦点,延迟问题的解决。
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来观察和认识事物。在被利己欲望弄得混浊的心里,再简单的问题看起来也非常复杂。
如实观察事实,即使自我牺牲,也要贯彻真理,有这种觉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04 小善乃大恶,大善似无情
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点是:要抱着爱心与人交往。但是,那并不是溺爱。
有的人以为自己的孩子可爱,而对其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放任自流。
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对孩子的骄纵是一种小善,结果孩子长大后变成了坏人,这是大恶。
在职场里,上司和部下的关系也一样。
上司缺乏信念,只知迎合部下,不严格要求,看上去很有爱心,结果却是害了部下。
相反,抱有信念,对部下严格指导的上司,可能会令人感到不亲切,但是从长远来看却能培养部下,使其成长,这就是大善。
施行大善时,看起来不讲情面,可以说“大善似无情”。
有这样一则寓言;“狮子把自己的孩子推下谷底,只有能独自爬上来的小狮子,才予养育。”
在外人看来严酷的行为,正是把人培育成材的“爱的鞭策”。
真正的爱心,是指无论何事,都要认真想清楚是否确实有利于对方。
05 人格=性格+哲学
我用“人格=性格+哲学”这个公式来定义人格。
与生俱来的性格,加上在人生道路上学习、领会的哲学,这两者相加就形成了人格。
就是说,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学造就了我们的人格—我们人的精神品格。
任何人先天的“性格”都有不足之处,最好的“性格”也不可能完美无缺。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高尚的人生“哲学”,用以提升自己的“人格”。
1. 兼备事物的两极
理性和人性,大胆和细心,温情和严厉,看起来都是性质相反的东西。但人只有兼备这两个极端,并让其正常地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所谓“兼备两极”并不是“中庸”,也不能偏向一方,更不是两者相加除以2取中间值。而是兼备这两个极端,按不同场合运用自如。这样做非常重要。
比如,为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我们既要有科学家那样的合理性,又要有与人亲密相处的丰富的人情味。
就是说,为了实现目标,在制订具体计划的时候,必须进行彻底的逻辑性思考,而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又需要领导者卓越的人格魅力,把周围的人们裹挟进来。
彻底追求逻辑的合理性和感动人心的深厚情谊,兼备这种性质不同的两极,才能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大胆与细心这两者看起来相互矛盾,但这两种极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把工作做得完美。
这好比织成绫缎的丝线,如果把纵线比作大胆,那么横线就是细心,大胆和细心交互使用。
因为大胆,就能有力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而同时因为细心,就能防止失败。
一开始就要兼备大胆和细心很不容易。但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在各种场合下,有意识地磨炼自己,这两种极端就能同时兼备。
2. 拥有率直之心
所谓率直之心,就是承认自己有不足,从而发愤努力的谦虚谨慎的态度。
有能力的人,性情急躁的人,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往往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听了,也会反驳。
但是,真正能够上进的人,是怀着率直之心,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经常自我反省,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有了这样的率直之心,这个人的周围就会聚集同样心态的人,这样,力量就能凝聚起来,就能推动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听起来刺耳的话,往往是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良言。我认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态度非常重要。
3. 要克制“三毒”
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
人要完全消除“三毒”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努力去抑制它们、控制它们。
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判断。这时,瞬间产生的第一反应,往往出于本能(“三毒”)。
因此,在做出正式的决定之前,暂且保留条件反射式的判断,然后自问自答:“我这个想法、这个判断,是否出于‘三毒’,是否夹杂私心?”
控制住“三毒”,抑制住私心,利他之心就会抬头。
忘我利他,把自己放在后面,先为世人、为社会尽力。
当这种利他心出现时,烦恼的“三毒”就会消解,人生就会幸福。
作者:稻盛和夫,来源:管理的常识
互联互通社区
互联互通社区-管理智库,是互联互通社区团队管理板块的延申。包含企业管理、绩效管理、人才管理、名企案例、管理法则、管理故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