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 第1章 信息化发展(页码1 )
1.1 信息与信息化(页码1 )
- 1.1.1 信息(页码2 )
- 1.1.2 信息系统(页码2 )
- 1.1.3 信息化(页码4 )
1.2 现代化基础设施(页码7 )
- 1.2.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页码7 )
- 1.2.2 工业互联网(页码8 )
- 1.2.3 车联网(页码10 )
1.3 现代化创新发展(页码12 )
- 1.3.1 农业农村现代化(页码12 )
- 1.3.2 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页码13 )
- 1.3.3 消费互联网(页码15 )
1.4 数字中国(页码16 )
- 1.4.1 数字经济(页码17 )
- 1.4.2 数字政府(页码20 )
- 1.4.3 数字社会(页码23 )
- 1.4.4 数字生态(页码27 )
1.5 数字化转型与元宇宙(页码28 )
- 1.5.1 数字化转型(页码28 )
- 1.5.2 元宇宙(页码34 )
1.6 本章练习(页码35 )
### 第2章 信息技术发展(页码37 )
2.1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页码37 )
- 2.1.1 计算机软硬件(页码37 )
- 2.1.2 计算机网络(页码38 )
- 2.1.3 存储和数据库(页码41 )
- 2.1.4 信息安全(页码47 )
- 2.1.5 信息技术的发展(页码48 )
2.2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页码49 )
- 2.2.1 物联网(页码49 )
- 2.2.2 云计算(页码51 )
- 2.2.3 大数据(页码55 )
- 2.2.4 区块链(页码57 )
- 2.2.5 人工智能(页码60 )
- 2.2.6 虚拟现实(页码63 )
2.3 本章练习(页码65 )
### 第3章 信息系统治理(页码67 )
3.1 IT治理(页码67 )
- 3.1.1 IT治理基础(页码67 )
- 3.1.2 IT治理体系(页码69 )
- 3.1.3 IT治理任务(页码73 )
- 3.1.4 IT治理方法与标准(页码74 )
3.2 IT审计(页码80 )
- 3.2.1 IT审计基础(页码80 )
- 3.2.2 审计方法与技术(页码83 )
- 3.2.3 审计流程(页码88 )
- 3.2.4 审计内容(页码89 )
3.3 本章练习(页码91 )
### 第4章 信息系统管理(页码93 )
4.1 管理方法(页码93 )
- 4.1.1 管理基础(页码93 )
- 4.1.2 规划和组织(页码94 )
- 4.1.3 设计和实施(页码98 )
- 4.1.4 运维和服务(页码100 )
- 4.1.5 优化和持续改进(页码104 )
4.2 管理要点(页码107 )
- 4.2.1 数据管理(页码107 )
- 4.2.2 运维管理(页码119 )
- 4.2.3 信息安全管理(页码125 )
4.3 本章练习(页码127 )
### 第5章 信息系统工程(页码129 )
5.1 软件工程(页码129 )
- 5.1.1 架构设计(页码129 )
- 5.1.2 需求分析(页码131 )
- 5.1.3 软件设计(页码138 )
- 5.1.4 软件实现(页码140 )
- 5.1.5 部署交付(页码142 )
- 5.1.6 过程管理(页码144 )
5.2 数据工程(页码146 )
- 5.2.1 数据建模(页码147 )
- 5.2.2 数据标准化(页码149 )
- 5.2.3 数据运维(页码153 )
- 5.2.4 数据开发利用(页码157 )
- 5.2.5 数据库安全(页码161 )
5.3 系统集成(页码163 )
- 5.3.1 集成基础(页码163 )
- 5.3.2 网络集成(页码164 )
- 5.3.3 数据集成(页码165 )
- 5.3.4 软件集成(页码167 )
- 5.3.5 应用集成(页码169 )
5.4 安全工程(页码170 )
- 5.4.1 工程概述(页码170 )
- 5.4.2 安全系统(页码171 )
- 5.4.3 工程基础(页码174 )
- 5.4.4 工程体系架构(页码174 )
5.5 本章练习(页码181 )
### 第6章 项目管理概论(页码183 )
6.1 PMBOK的发展(页码183 )
6.2 项目基本要素(页码184 )
- 6.2.1 项目基础(页码184 )
- 6.2.2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页码186 )
- 6.2.3 项目成功的标准(页码187 )
- 6.2.4 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和运营管理之间的关系(页码187 )
- 6.2.5 项目内外部运行环境(页码191 )
- 6.2.6 组织系统(页码192 )
- 6.2.7 项目管理和产品管理(页码194 )
6.3 项目经理的角色(页码196 )
- 6.3.1 项目经理的定义(页码196 )
- 6.3.2 项目经理的影响力范围(页码196 )
- 6.3.3 项目经理的能力(页码198 )
6.4 价值驱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页码201 )
- 6.4.1 项目管理原则(页码202 )
- 6.4.2 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阶段(页码213 )
- 6.4.3 项目管理过程组(页码216 )
- 6.4.4 项目管理知识领域(页码219 )
- 6.4.5 项目绩效域(页码221 )
- 6.4.6 价值交付系统(页码221 )
6.5 本章练习(页码223 )
### 第7章 项目立项管理(页码225 )
7.1 项目建议与立项申请(页码225 )
7.2 项目可行性研究(页码225 )
- 7.2.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页码225 )
- 7.2.2 初步可行性研究(页码228 )
- 7.2.3 详细可行性研究(页码230 )
7.3 项目评估与决策(页码234 )
7.4 本章练习(页码236 )
### 第8章 项目整合管理(页码237 )
8.1 管理基础(页码237 )
- 8.1.1 执行整合(页码237 )
- 8.1.2 整合的复杂性(页码238 )
- 8.1.3 管理新实践(页码238 )
- 8.1.4 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文件(页码239 )
8.2 项目整合管理过程(页码239 )
- 8.2.1 过程概述(页码239 )
- 8.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241 )
- 8.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241 )
8.3 制定项目章程(页码242 )
- 8.3.1 输入(页码242 )
- 8.3.2 工具与技术(页码243 )
- 8.3.3 输出(页码244 )
8.4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页码245 )
- 8.4.1 输入(页码246 )
- 8.4.2 工具与技术(页码246 )
- 8.4.3 输出(页码247 )
8.5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页码251 )
- 8.5.1 输入(页码252 )
- 8.5.2 工具与技术(页码253 )
- 8.5.3 输出(页码253 )
8.6 管理项目知识(页码255 )
- 8.6.1 输入(页码255 )
- 8.6.2 工具与技术(页码256 )
- 8.6.3 输出(页码257 )
8.7 监控项目工作(页码258 )
- 8.7.1 输入(页码259 )
- 8.7.2 工具与技术(页码260 )
- 8.7.3 输出(页码261 )
8.8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页码262 )
- 8.8.1 输入(页码263 )
- 8.8.2 工具与技术(页码264 )
- 8.8.3 输出(页码265 )
8.9 结束项目或阶段(页码265 )
- 8.9.1 输入(页码266 )
- 8.9.2 工具与技术(页码268 )
- 8.9.3 输出(页码268 )
8.10 本章练习(页码269 )
### 第9章 项目范围管理(页码272 )
9.1 管理基础(页码272 )
- 9.1.1 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页码272 )
- 9.1.2 管理新实践(页码272 )
9.2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页码272 )
- 9.2.1 过程概述(页码272 )
- 9.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274 )
- 9.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274 )
9.3 规划范围管理(页码275 )
- 9.3.1 输入(页码275 )
- 9.3.2 工具与技术(页码276 )
- 9.3.3 输出(页码276 )
9.4 收集需求(页码276 )
- 9.4.1 输入(页码277 )
- 9.4.2 工具与技术(页码278 )
- 9.4.3 输出(页码280 )
9.5 定义范围(页码282 )
- 9.5.1 输入(页码282 )
- 9.5.2 工具与技术(页码283 )
- 9.5.3 输出(页码283 )
9.6 创建WBS(页码284 )
- 9.6.1 输入(页码285 )
- 9.6.2 工具与技术(页码285 )
- 9.6.3 输出(页码288 )
9.7 确认范围(页码289 )
- 9.7.1 输入(页码291 )
- 9.7.2 工具与技术(页码292 )
- 9.7.3 输出(页码292 )
9.8 控制范围(页码292 )
- 9.8.1 输入(页码293 )
- 9.8.2 工具与技术(页码294 )
- 9.8.3 输出(页码294 )
9.9 本章练习(页码295 )
### 第10章 项目进度管理(页码297 )
10.1 管理基础(页码297 )
- 10.1.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定义和总要求(页码297 )
- 10.1.2 管理新实践(页码297 )
10.2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页码298 )
- 10.2.1 过程概述(页码298 )
- 10.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299 )
- 10.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299 )
10.3 规划进度管理(页码300 )
- 10.3.1 输入(页码300 )
- 10.3.2 工具与技术(页码301 )
- 10.3.3 输出(页码301 )
10.4 定义活动(页码302 )
- 10.4.1 输入(页码302 )
- 10.4.2 工具与技术(页码303 )
- 10.4.3 输出(页码303 )
10.5 排列活动顺序(页码304 )
- 10.5.1 输入(页码305 )
- 10.5.2 工具与技术(页码305 )
- 10.5.3 输出(页码309 )
10.6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页码310 )
- 10.6.1 输入(页码311 )
- 10.6.2 工具与技术(页码312 )
- 10.6.3 输出(页码314 )
10.7 制订进度计划(页码314 )
- 10.7.1 输入(页码316 )
- 10.7.2 工具与技术(页码317 )
- 10.7.3 输出(页码323 )
10.8 控制进度(页码326 )
- 10.8.1 输入(页码327 )
- 10.8.2 工具与技术(页码328 )
- 10.8.3 输出(页码329 )
10.9 本章练习(页码330 )
以下是整合后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11章 - 第22章详细目录,按章节依次清晰罗列:
### 第11章 项目成本管理(页码334 )
11.1 管理基础(页码334 )
- 11.1.1 重要性和意义(页码334 )
- 11.1.2 相关术语和定义(页码335 )
- 11.1.3 管理新实践(页码336 )
11.2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页码337 )
- 11.2.1 过程概述(页码337 )
- 11.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338 )
- 11.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338 )
11.3 规划成本管理(页码338 )
- 11.3.1 输入(页码339 )
- 11.3.2 工具与技术(页码340 )
- 11.3.3 输出(页码340 )
11.4 估算成本(页码341 )
- 11.4.1 输入(页码342 )
- 11.4.2 工具与技术(页码343 )
- 11.4.3 输出(页码344 )
11.5 制定预算(页码345 )
- 11.5.1 输入(页码345 )
- 11.5.2 工具与技术(页码346 )
- 11.5.3 输出(页码347 )
11.6 控制成本(页码349 )
- 11.6.1 输入(页码349 )
- 11.6.2 工具与技术(页码350 )
- 11.6.3 输出(页码355 )
11.7 本章练习(页码356 )
### 第12章 项目质量管理(页码358 )
12.1 管理基础(页码358 )
- 12.1.1 质量与项目质量(页码358 )
- 12.1.2 质量管理(页码359 )
- 12.1.3 质量管理标准体系(页码360 )
- 12.1.4 管理新实践(页码360 )
12.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页码361 )
- 12.2.1 过程概述(页码361 )
- 12.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362 )
- 12.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363 )
12.3 规划质量管理(页码363 )
- 12.3.1 输入(页码364 )
- 12.3.2 工具与技术(页码365 )
- 12.3.3 输出(页码367 )
12.4 管理质量(页码368 )
- 12.4.1 输入(页码369 )
- 12.4.2 工具与技术(页码370 )
- 12.4.3 输出(页码372 )
12.5 控制质量(页码373 )
- 12.5.1 输入(页码374 )
- 12.5.2 工具与技术(页码375 )
- 12.5.3 输出(页码376 )
12.6 本章练习(页码377 )
### 第13章 项目资源管理(页码380 )
13.1 管理基础(页码380 )
- 13.1.1 相关术语和定义(页码380 )
- 13.1.2 管理新实践(页码386 )
13.2 项目资源管理过程(页码387 )
- 13.2.1 过程概述(页码387 )
- 13.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388 )
- 13.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388 )
13.3 规划资源管理(页码389 )
- 13.3.1 输入(页码389 )
- 13.3.2 工具与技术(页码390 )
- 13.3.3 输出(页码392 )
13.4 估算活动资源(页码393 )
- 13.4.1 输入(页码393 )
- 13.4.2 工具与技术(页码394 )
- 13.4.3 输出(页码395 )
13.5 获取资源(页码396 )
- 13.5.1 输入(页码397 )
- 13.5.2 工具与技术(页码398 )
- 13.5.3 输出(页码399 )
13.6 建设团队(页码400 )
- 13.6.1 输入(页码401 )
- 13.6.2 工具与技术(页码402 )
- 13.6.3 输出(页码403 )
13.7 管理团队(页码404 )
- 13.7.1 输入(页码405 )
- 13.7.2 工具与技术(页码406 )
- 13.7.3 输出(页码407 )
13.8 控制资源(页码408 )
- 13.8.1 输入(页码409 )
- 13.8.2 工具与技术(页码410 )
- 13.8.3 输出(页码410 )
13.9 本章练习(页码411 )
### 第14章 项目沟通管理(页码414 )
14.1 管理基础(页码414 )
- 14.1.1 沟通(页码414 )
- 14.1.2 沟通模型(页码414 )
- 14.1.3 沟通分类(页码415 )
- 14.1.4 沟通技巧(页码415 )
- 14.1.5 管理新实践(页码416 )
14.2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页码417 )
- 14.2.1 过程概述(页码417 )
- 14.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418 )
- 14.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418 )
14.3 规划沟通管理(页码418 )
- 14.3.1 输入(页码419 )
- 14.3.2 工具与技术(页码420 )
- 14.3.3 输出(页码422 )
14.4 管理沟通(页码423 )
- 14.4.1 输入(页码424 )
- 14.4.2 工具与技术(页码425 )
- 14.4.3 输出(页码426 )
14.5 监督沟通(页码427 )
- 14.5.1 输入(页码428 )
- 14.5.2 工具与技术(页码428 )
- 14.5.3 输出(页码429 )
14.6 本章练习(页码430 )
### 第15章 项目风险管理(页码431 )
15.1 管理基础(页码431 )
- 15.1.1 项目风险概述(页码431 )
- 15.1.2 风险的属性(页码431 )
- 15.1.3 风险的分类(页码433 )
- 15.1.4 风险成本及其负担(页码434 )
- 15.1.5 管理新实践(页码435 )
15.2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页码436 )
- 15.2.1 过程概述(页码436 )
- 15.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438 )
- 15.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438 )
15.3 规划风险管理(页码438 )
- 15.3.1 输入(页码439 )
- 15.3.2 工具与技术(页码440 )
- 15.3.3 输出(页码440 )
15.4 识别风险(页码443 )
- 15.4.1 输入(页码444 )
- 15.4.2 工具与技术(页码445 )
- 15.4.3 输出(页码447 )
15.5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页码448 )
- 15.5.1 输入(页码448 )
- 15.5.2 工具与技术(页码449 )
- 15.5.3 输出(页码451 )
15.6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页码452 )
- 15.6.1 输入(页码453 )
- 15.6.2 工具与技术(页码454 )
- 15.6.3 输出(页码457 )
15.7 规划风险应对(页码457 )
- 15.7.1 输入(页码458 )
- 15.7.2 工具与技术(页码459 )
- 15.7.3 输出(页码462 )
15.8 实施风险应对(页码463 )
- 15.8.1 输入(页码464 )
- 15.8.2 工具与技术(页码464 )
- 15.8.3 输出(页码465 )
15.9 监督风险(页码465 )
- 15.9.1 输入(页码466 )
- 15.9.2 工具与技术(页码467 )
- 15.9.3 输出(页码467 )
15.10 风险管理示例(页码468 )
15.11 本章练习(页码470 )
### 第16章 项目采购管理(页码472 )
16.1 管理基础(页码472 )
- 16.1.1 协议/采购合同(页码472 )
- 16.1.2 管理新实践(页码473 )
16.2 项目采购管理过程(页码474 )
- 16.2.1 过程概述(页码474 )
- 16.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475 )
- 16.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475 )
16.3 规划采购管理(页码475 )
- 16.3.1 输入(页码476 )
- 16.3.2 工具与技术(页码478 )
- 16.3.3 输出(页码480 )
16.4 实施采购(页码483 )
- 16.4.1 输入(页码484 )
- 16.4.2 工具与技术(页码485 )
- 16.4.3 输出(页码486 )
16.5 控制采购(页码487 )
- 16.5.1 输入(页码488 )
- 16.5.2 工具与技术(页码490 )
- 16.5.3 输出(页码491 )
16.6 项目合同管理(页码492 )
- 16.6.1 合同的类型(页码493 )
- 16.6.2 合同的内容(页码496 )
- 16.6.3 合同管理过程(页码497 )
16.7 本章练习(页码501 )
### 第17章 项目干系人管理(页码503 )
17.1 管理基础(页码503 )
- 17.1.1 管理的重要性(页码503 )
- 17.1.2 管理新实践(页码503 )
17.2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页码504 )
- 17.2.1 过程概述(页码504 )
- 17.2.2 裁剪考虑因素(页码505 )
- 17.2.3 敏捷与适应方法(页码505 )
17.3 识别干系人(页码505 )
- 17.3.1 输入(页码506 )
- 17.3.2 工具与技术(页码507 )
- 17.3.3 输出(页码508 )
17.4 规划干系人参与(页码509 )
- 17.4.1 输入(页码510 )
- 17.4.2 工具与技术(页码511 )
- 17.4.3 输出(页码512 )
17.5 管理干系人参与(页码512 )
- 17.5.1 输入(页码513 )
- 17.5.2 工具与技术(页码514 )
- 17.5.3 输出(页码515 )
17.6 监督干系人参与(页码515 )
- 17.6.1 输入(页码516 )
- 17.6.2 工具与技术(页码516 )
- 17.6.3 输出(页码517 )
17.7 本章练习(页码518 )
以下是整合后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第18章 - 第24章详细目录,按章节依次清晰罗列:
### 第18章 项目绩效域(页码520 )
18.1 干系人绩效域(页码520 )
- 18.1.1 绩效要点(页码520 )
- 18.1.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21 )
- 18.1.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22 )
18.2 团队绩效域(页码522 )
- 18.2.1 绩效要点(页码522 )
- 18.2.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26 )
- 18.2.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26 )
18.3 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绩效域(页码526 )
- 18.3.1 绩效要点(页码526 )
- 18.3.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31 )
- 18.3.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32 )
18.4 规划绩效域(页码532 )
- 18.4.1 绩效要点(页码532 )
- 18.4.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35 )
- 18.4.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36 )
18.5 项目工作绩效域(页码536 )
- 18.5.1 绩效要点(页码537 )
- 18.5.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39 )
- 18.5.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39 )
18.6 交付绩效域(页码539 )
- 18.6.1 绩效要点(页码540 )
- 18.6.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41 )
- 18.6.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41 )
18.7 量度绩效域(页码542 )
- 18.7.1 绩效要点(页码542 )
- 18.7.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49 )
- 18.7.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50 )
18.8 不确定性绩效域(页码550 )
- 18.8.1 绩效要点(页码550 )
- 18.8.2 与其他绩效域的相互作用(页码552 )
- 18.8.3 执行效果检查(页码552 )
18.9 本章练习(页码553 )
### 第19章 配置与变更管理(页码555 )
19.1 配置管理(页码555 )
- 19.1.1 管理基础(页码555 )
- 19.1.2 角色与职责(页码558 )
- 19.1.3 目标与方针(页码559 )
- 19.1.4 管理活动(页码560 )
19.2 变更管理(页码564 )
- 19.2.1 管理基础(页码564 )
- 19.2.2 管理原则(页码565 )
- 19.2.3 角色与职责(页码565 )
- 19.2.4 工作程序(页码566 )
- 19.2.5 变更控制(页码567 )
- 19.2.6 版本发布和回退计划(页码568 )
19.3 项目文档管理(页码569 )
- 19.3.1 管理基础(页码569 )
- 19.3.2 规则和方法(页码569 )
19.4 本章练习(页码570 )
### 第20章 高级项目管理(页码572 )
20.1 项目集管理(页码572 )
- 20.1.1 项目集管理标准(页码572 )
- 20.1.2 项目集管理角色和职责(页码572 )
- 20.1.3 项目集管理绩效域(页码574 )
20.2 项目组合管理(页码577 )
- 20.2.1 项目组合管理标准(页码577 )
- 20.2.2 项目组合管理角色和职责(页码577 )
- 20.2.3 项目组合管理绩效域(页码578 )
20.3 组织级项目管理(页码583 )
- 20.3.1 组织级项目管理标准(页码584 )
- 20.3.2 业务价值与业务评估(页码584 )
- 20.3.3 OPM框架要素(页码584 )
- 20.3.4 OPM成熟度模型(页码586 )
20.4 量化项目管理(页码587 )
- 20.4.1 量化管理理论及应用(页码587 )
- 20.4.2 组织级量化管理(页码590 )
- 20.4.3 项目级量化管理(页码597 )
20.5 项目管理实践模型(页码598 )
- 20.5.1 CMMI模型(页码598 )
- 20.5.2 PRINCE2模型(页码602 )
20.6 本章练习(页码605 )
### 第21章 项目管理科学基础(页码607 )
21.1 工程经济学(页码607 )
- 21.1.1 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页码607 )
- 21.1.2 项目经济评价(页码610 )
21.2 运筹学(页码617 )
- 21.2.1 线性规划(页码617 )
- 21.2.2 运输问题(页码619 )
- 21.2.3 指派问题(页码621 )
- 21.2.4 动态规划(页码624 )
- 21.2.5 图与网络(页码628 )
- 21.2.6 博弈论(页码631 )
- 21.2.7 决策分析(页码634 )
21.3 本章练习(页码639 )
### 第22章 组织通用治理(页码641 )
22.1 组织战略(页码641 )
- 22.1.1 组织战略要点(页码641 )
- 22.1.2 组织定位(页码642 )
- 22.1.3 组织环境分析(页码643 )
- 22.1.4 组织能力确认(页码644 )
- 22.1.5 创新和改进(页码645 )
22.2 绩效考核(页码645 )
- 22.2.1 绩效计划(页码645 )
- 22.2.2 绩效实施(页码648 )
- 22.2.3 绩效治理(页码649 )
- 22.2.4 绩效评估(页码650 )
- 22.2.5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页码653 )
- 22.2.6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页码653 )
22.3 转型升级(页码654 )
- 22.3.1 战略转型升级(页码654 )
- 22.3.2 数字化转型实施(页码656 )
22.4 本章练习(页码661 )
### 第23章 组织通用管理(页码663 )
23.1 人力资源管理(页码663 )
- 23.1.1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页码663 )
- 23.1.2 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页码664 )
- 23.1.3 人力资源战略与计划(页码667 )
- 23.1.4 人员招聘与录用(页码670 )
- 23.1.5 人员培训(页码673 )
- 23.1.6 组织薪酬管理(页码676 )
- 23.1.7 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页码680 )
23.2 流程管理(页码680 )
- 23.2.1 流程基础(页码681 )
- 23.2.2 流程规划(页码683 )
- 23.2.3 流程执行(页码687 )
- 23.2.4 流程评价(页码688 )
- 23.2.5 流程持续改进(页码692 )
23.3 知识管理(页码693 )
- 23.3.1 知识管理基础(页码693 )
- 23.3.2 知识价值链(页码694 )
- 23.3.3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页码695 )
- 23.3.4 知识管理过程(页码697 )
- 23.3.5 知识协同与创新(页码702 )
- 23.3.6 知识传播与服务(页码703 )
23.4 市场营销(页码705 )
- 23.4.1 营销基础(页码705 )
- 23.4.2 营销环境(页码708 )
- 23.4.3 营销分析(页码709 )
- 23.4.4 营销管控(页码713 )
23.5 本章练习(页码715 )
### 第24章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页码717 )
24.1 法律法规(页码717 )
- 24.1.1 民法典合同编(页码717 )
- 24.1.2 招标投标法(页码717 )
- 24.1.3 政府采购法(页码717 )
- 24.1.4 专利法(页码718 )
- 24.1.5 著作权法(页码718 )
- 24.1.6 商标法(页码718 )
- 24.1.7 网络安全法(页码718 )
- 24.1.8 数据安全法(页码719 )
24.2 标准规范(页码719 )
- 24.2.1 系统与软件工程标准(页码719 )
- 24.2.2 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页码723 )
- 24.2.3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页码728 )
24.3 本章练习(页码729 )
参考文献(页码731 )
为人:谦逊、激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
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态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