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法治–>德治(无为而治),大公司多为第二种:法治。13外表很像,区别在于1无法,而3的法在每个人的心中而非纸上。这是产品和团队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的现状就是“1–>2”,开始规范化,正好有同学原来熟悉UML,所以大家也都开始学习一下。
UML就是统一建模语言,它试图将软件工程的过程给规范化,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我对它的简单理解就是用一系列的标准图把需求分析的过程串起来,充分体现了“字不如表,表不如图”的原则,我以单个用例的粒度为界,把相关的图为两个层面。
上层的图中,用例是最小单位,不涉及用例内部,主要有:
Ø 类图:感觉有点像实体关系图ERD,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对象,类图更接近技术实现的对象),描述系统中出现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外部系统的关系。这是对业务领域的描述,一个外行看了以后就应该了解系统是做哪方面事情的。还是用我最喜欢的“小明去饭店”为例,画个图练练。
Ø 用例图: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include/extend)、用例包、用例和actor之间的关系(将一组相关用例打包成一个模块,画成“用例包”)。描述这个系统具体可以做哪些事情。
Ø 状态图:表达系统里实体的状态转换,这也是贯穿多个用例的。例图里描述的就是“小明”的状态转换。
上层的图包装一下就可以生成整个产品最顶级的业务逻辑图,描述整个系统的业务层面的事情,用于商业演示。业务逻辑图的画法现在团队内也没有统一的意见,比较随意,表达清楚就行,这也意味着最难画。
现在说说下层的图,描述的是一个用例内部的事务(用例内部不一定是“单个用例”内部,也可能有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Ø 时序图顺序图):描述事情变化在时间维度上的先后顺序,善于表达对象(比如多个页面之间)的交互。玩的好可以完全替代UC中对流程的文字表述。
Ø 活动图(比较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流程图):描述各种动作如何引起系统变化,善于表达泳道较多、分支较多的情况。
Ø 协作图:表达不同对象之间是怎么互相影响的,这个图团队里用到的不多,就不画了,理论上他和时序图是可以等价转换的,时序图关注交互在时间上的步骤,协作图关注交互过程中各个对象间的关系。
这些图我们都是用Rational Rose画的,它最好的一个点是可以在不同层次间的图穿透,比如从用例包穿透看到用例图,再穿透进某个用例看活动图,再穿透进活动图的某一步看具体的时序图。
很多时候多种图都可以描述同一件事情,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去表达一个系统,选用哪个关键是看针对特定的系统,从哪个角度来描述更容易让受众理解。另外还有表述软件实施的构件图、描述硬件结构的部署图,暂时用处不大,遵循性价比的原则直接跳过了。
融入了UML标准图元素以后,一个功能模块的PRD大约就是这样的:文档说明、类图+用例图;一个个的UCUC里包含时序图、活动图等等。
感慨一下Rational Rose真的太强大(建立了整个软件工程的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等等一切),我想绝大多数公司应该找一个轻一点的工具,谁好的方案?
最后,再强调,工具是给人用的,如果团队里其他成员都看不懂了,学习成本太高,那一定不要强推UML,寻找合适自己的工具吧,原则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
VN:F [1.1.6_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