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任何热门话题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混淆和误解。在言必称“云”、万事皆“云”的时代,当一些真“云”被提供出来的同时,也有一些假“云”借机以鱼目混珠。真“云”假“云”频频出招,使原本对云计算抱有高度期望的用户感到迷茫和困惑。为此,本文集结了一些目前公众对“云”的典型误读,为各位一一解答。

误解 1:云计算就是 PC 化
 

云的后面可能会混合不同类型的硬件,面向不同的应用提供服务。硬件组成方式取决于云要支持的硬件类型。一些应用可以很方便的运行在由PC构成的云上。一些企业级应用则需要部署小型机和大型机。

 

误解 2:云计算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云计算并不意味着它适合于任何地方。云计算提供的主要价值在于便利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方面。企业在实施云计算时需要首先评估实施云计算后所带来的价值。

 

误解 3:云计算中的技术可以实现多台小机器合并成一台大机器
 

这句话的对错取决于需要运行的应用类型。对于一些应用,比如搜索、Web网站这类,现有技术可以用成百上千台机器去运行,从而实现很高的处理能力,但是这些技术都是应用层面或者中间件层面的,比如负载均衡、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结构化数据存储,其应用的前提是应用本身是可以切分的,从而多台小机器都可以并行执行任务。对于企业应用,比如数据库,在不进行特殊处理(人为对数据进行切分)的情况下,目前也无法很好的运行在多台机器之上。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应用仍然需要运行在一台物理的大机器上。

 

误解 4:云计算只适合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可以从云计算中获得极大的好处,因为云计算可以让它们从云提供商那里租借资源,而不用耗费巨大的资金和IT技术投入去构建自己的基础架构。同时,云在企业环境下也有另一种应用模式,我们称它为私有云模式,那就是企业自己搭建自己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面向内部用户或外部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这种模式下,企业拥有基础架构的自主权,能够减低安全风险,并且同样可以体验到云计算带来的价值,比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

 

误解 5:云计算是一项技术或产品
 

云计算是使用模式,任何能够实现这种模式的技术都可以放到云计算的使用场景中来,其中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因此并没有哪项技术或产品是等同于云计算的。

 

误解 6:云计算就是 SaaS
 

软件即服务(SaaS)只是云的其中一块,云的最终目标是IT即服务,除软件即服务(SaaS)外还包括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

 

误解 7:云计算就是虚拟化
 

虚拟化是实现云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云计算中,虚拟化贯穿云计算的3个层次。在平台层服务中,运行环境虚拟化是关键技术;在软件即服务中,应用虚拟化或者多租户技术是关键技术。但是,虚拟化也仅仅是云计算中大量采用的技术中的一个。单纯谈论虚拟化仍然是在技术范畴内,云计算关注的是如何用这些技术实现服务的按需供应和持续的运行保障,这需要从技术和管理等多个维度去考虑。

 

误解 8:云计算需要把企业的数据存在公共的地方,不能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目前公共云已可以从技术上保证多个企业的数据之间的隔离,但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保证云服务提供者不会窃取企业数据,这需要通过商业合同以及服务提供商内部的运营流程来保证。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办法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私有云,这可以完全满足企业的安全需要。

 

误解 9:实施云计算需要完全舍弃原有的 IT 基础设施
 

云计算并不限定一定要使用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对于企业来讲,如果要使用外部云,它可以将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用来支撑其他的业务;如果要构建内部云,则完全可以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进行面向云计算的改造,从而避免大量的投入。

 

误解 10:云计算在技术方面不成熟,不能落地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云计算都有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并且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现在都可以进行云计算的尝试。企业可以先从一些非关键性应用开始着手,进行云计算的试用。

 

误解 11:世界只需要一朵大云
 

不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用户,一个公共云是不够的。公共云由第三方提供给最终用户,一般是免费或者低廉的。但企业用户会担心这种通用模式的安全性、私密性、法规遵从和规范化,因此更愿意选择建立私有云来保证数据安全。

当一朵“云”要成为一朵真正的“云”时,它需要具备以下九大特征。如果一项服务具备了超过下面所包含的七项特性时,就可以认为该服务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的应用案例:

想要一探九大特征之全貌,找寻“云”的精妙所在?答案尽在本期……

摘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 4月出版《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的平台(第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