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
系统调用 还是老内容,API是靠系统调用去实现,硬件相关,不准随便定义,调用号固定 总觉得这本书还是在看操作系统的东西...
进程调度 核心应该是调度算法以及相关的一些内容 优先级是分配CPU时间的标准,但是如何依靠这个标准去分配时间?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CFS,尽量做到了不会让大家等太久,而且能够比较公平的依靠优先级去分配时间片 实现相关的内容真tm看不下去..... 不过里面几个比较核心的数据结构 进程选择的时候用的是最优二叉树 剩下的话,队列居多
第三章是讲进程管理的 想想看到的东西 task_struct,进程的链表 thread_info,上一个太大,用这个去管理 以及进程创建,消亡等等的内容 以往操作系统的课程上面都学过了 明天看调度
网络的东西,暂且停一段,开始看linux内核相关的内容了.... 周一开始看的,看了两张 前两章一个是简介,一个是安装内核 简介的东西就不说了,反正就是那些事,Multix-unix-minix-linux 安装内核的事情,得絮叨絮叨 说简单的话,很简单 去kernel.org去下源码 tar了 make config/oldconfig/menuconfig make mak
这题目写的好挫,但是想不起来更好的写法 二层的专有协议,之前没提到的,有哪些? 或许有人会想到ARP,嗯,这个没提,查MAC地址的,目的地址全FF,目的IP是请求的IP,要求对方回应你他的MAC地址 还有什么? ethernet...hdlc...ppp...framerelay...等等等等,发现其实一堆... 以太网就不说了,用的多 hdlc是cisco专有 ppp是serial
生成树协议其实有好多个版本,但是根子都是那么个算法,就起这么个名字就够了 先絮叨一些,为什么需要有生成树 当交换机在物理上面有了环路,倘若目的地址全FF的帧来了,那么交换机会向这个VLAN的所有接口去发,然后呢?继续,继续,继续,一直到环路断了,也就是某台交换机挂了,曾经自己试着折腾过公司的一台35,不到一分钟吧,console口就没反应了 那么既然生成树协议有这样的作用,交换机的厂商们自然
话说二层,这玩意完了估计也就剩没多少内容了,生成树之类的 二层的ACL可是个偏门,反正NP里面都不会有....我得慢慢想 我觉得这玩意还是那两步,写acl,然后去应用 写acl的很简单,在三层acl前面带个mac 其他的配置方法一样 那么如何应用到接口上面? interface x x/x mac access-group xxx in/out over
DTP的东西很少,所以说完完事 动态中继协议,这玩意是cisco搞出来的,作用其实很简单,交换机之间的接口懒得手动配,直接协商 不好理解的地方就是这么个点:其他的东西,你配置是啥就是啥,这玩意吧,配置和结果的关系不是很大,得看对方 首先说最大的分类,两种模式,协商或者不协商。如果不协商,你配啥就是啥,对端不一样?那链路就断了。如果协商,那就互相商量着来 协商还有两种,desire和auto
这个东西吧,周五遇到事情才想起来的,得写一写 ACL其实很简单,不过引申出来的东西可真多,所谓的防火墙,根子就是ACL 二层也有acl,但是今天先不说 三层的acl分类的话其实很简单,两种,基本/扩展 基本acl就是只能用源ip去过滤的acl,至于使用地点,当然是在靠近目的的地方,不然会有很多流量被殃及 扩展acl就复杂多了,源目地址,源目端口,既然这么细了,放在靠近源的地方,节约带宽以
之前写的东西都是三层的,今天开始往2层走 交换机上面的东西,其实更多更重要,而且更杂乱,远远不像路由上面很多都是有关连的 记得当时给女朋友讲DTP的时候直接弄崩了,现在让我一口气说我还是没辙,都拿张纸慢慢写写画画 先说VLAN吧 在VLAN出现之前,一个交换机就是一个广播域,虽然交换机已经能够把冲突域的个数增加了很多,但是广播域太大,必然会导致广播风暴,各种FF的帧会占用大量的带宽,无论是
今天买票,折腾一天 路由这个东西,简单说来就是怎么在路由器上面能把某个包根据三层地址发送到应该到达的地方 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对这玩意很熟,起个协议,配条默认,over了 很多人都觉得路由就这么些事情,其他的都是更高级的协议去做的了,其实不然,当然并不是说路由可以替代某些东西,只是很多时候某些路由不会在上面的过程中自动生成出来,或者适当的有一些注意事项 举个简单的拓扑例子: cl
网上碰到士刚了,聊了会儿,各自吐吐苦水,都不容易啊 NAT这个东西,常用的那些很简单,不常用的往死了复杂,慢慢说 简单的不说了,还是敲敲配置吧 三个路由器,一串,分别是2,1,3,ip地址按惯例,2,3上配默认路由 第一种:inside source 这种就是最常见的,内网要出去,把ip换成外网,基本就这么四个配置:两个接口分别in out,访问控制列表统计地址,地址池,ip
DHCP这种小协议估计很多人都懒得看,尤其在v6普及之后这协议估计也就被废了大半 但在v4的时代,它所扮演的角色不得不说其实很重要 简单配置什么的就不说了,主要是这个点: 配置Helper之后,请求怎么发过去的,服务器如何分配的,回应是怎么回来的 估计好多人都知道这个配置,这样一个大网里面一台server就够所有人去用了 但是估计有好多人都弄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能用,问上一句估计
休了两天假,然后加上周末,四天没怎么看书 思博伦那边还没有回复邮件,真够慢的 接着说OSPF,似乎很多东西都忘记了...之前写了单域的,今天开始写多域的,主要应该就是两个事情,多种的LSA,以及两种特殊区域,做实验往出写吧,生背那玩意真忘了.... 实验拓扑比较简单,一串,R4 R2 R1 R3 R5 R6,然后分别是Area 1,0,2以及RIP区域,这样左边是Stub,右边是
Copyright © 2005-2024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