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为制造服务业注入新动力_绿色制造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
 
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总和,但这些创造是建立在掠夺、压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实质就是人类掠夺自然、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过程,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性自然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这些行为已经大大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自我修复的能力。
为了缓解有限资源被过度消耗造成的问题,充分利用废旧产品、物资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3R体系(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manufacture再制造)。以徐滨士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也提出4R体系(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manufacture再制造)。
再制造就是废旧产品的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它针对的是损坏或行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寿命评估技术、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此之谓“再制造”也。
专家指出,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但成本不超过原型新品的50%,可以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显著降低。因为再制造以废旧产品的零部件为毛坯,主要以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为修复手段,使得废旧产品不再“一扔了之”。再制造不仅可使废旧产品起死回生,还可很好地解决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可以说再制造具有绿色、环保、低炭、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标签。
 
再制造不但在学术界受到充分重视,在产业界也是方兴未艾。
1998年,中国重汽集团与英国Lister Petter公司合资创办济南复强动力公司,专注于发动机的翻新再制造业务。
2006年,卡特彼勒再制造中心在上海临港工业园开业。2008年,卡特彼勒在上海建立了占地2.5万平方米全球第三家再制造中心,2009年上半年又在顺德、成都建立面向消费终端的再制造回收点。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最大的再制造企业,去年全球销售总额及收入达到51324亿美元,其中,在再制造技术方面,每年循环利用超过1亿磅的报废铁,主要用于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压零部件。
2009年,东风康明斯与美国康明斯合作,启动发动机再制造项目。
2009年,广西玉柴与卡特彼勒(中国)合作,计划合资成立一家再制造企业新公司,进军再制造产业。 
有数据表明,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的年产值为GDP0.4%。我国2020GDP预计达到4万亿美元,如果以美国2002年再制造产业与GDP的比值作为我国2020年目标,则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60亿美元。
今年5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近期我国再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我国将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机床等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以及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是绿色、环保,关键是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产生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服务业,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催生了现代制造服务业。一般来说,产业融合是由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或其他因素作用于既有产业,使得两种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催生出新的产业属性。再制造就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
国外经验表明,当再制造零部件占维修配件市场的65%时,汽车维修速度将增加8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200万辆,零部件需求将达到5100亿元,若5%采用再制造件,需求也将达到2555亿元。这必然将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呐。
发展再制造产业还能使制造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实现“归核化”战略,从而去努力占据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