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到这个地方为止整个平台已经正常运行,监控和告警也能告诉我们集群运行是否平稳。历史记录可以看到资源的使用趋势,通过长期的数据累计能知道高峰和低估时间,整个集群资源利用率等等。可是当业务访问量增加资源不足触发告警,人员介入处理手动扩容。这些动作始终还是需要有人去做,而人不能24小时运转特别是一些小公司人员有限也不轮班,这不是睡觉都不踏实么。这个时候k8s的自动扩容缩容就有用了,而且在前面我们做
介绍: 基本上到这里,证明整个集群已经能正常运行,同时业务程序也部署到了集群中并且可以提供用户使用。不过整个集群还是需要对其进行监控起来,否则根本就不知道目前集群是什么情况,特别是用云主机的集群到底多少资源够用,什么时候需要增加资源什么时候降低资源,怎么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老板最关心的就是钱了,所以监控必不可少。可以说有了监控整个集群才有了眼睛,没有监控就和男人没穿内裤女人没带胸罩一样,总觉得心
介绍: 很多使用k8s的人都知道,部署完业务应用以后如何才能使用起来才是关键。如果一个程序容器化部署到k8s后没有访问程序的点,那这个程序没有任何作用还不如在虚拟机上用手动用命令run起来。而k8s中最常见的几种访问方式有service、ingress、nodeport。这一节就详细说说这几种方式的具体使用场景。 k8s中的service: service是最常用的,k8s集群运行以后就能使用。而
介绍: 到这里我们就需要把程序发布到前面配置好的亚马逊k8s上。但是我们不能每次都手动去处理这些工作,这里说一下简单的环境。我们有两个环境分别是uat和pro对应开发和生产,这两个名称是之前的人确定的。按照正常应该是开发、测试、预发布、生产四个环境,当然小团队为了节省成本还有平台的性质可能略有不同。前一家公司的项目类似电商每天交易量大概10万订单所以是一分都不允许停止,那整个构建发布流程就
介绍: 一个平台项目会有很多程序模块,现在微服务架构盛行。所以一个平台会拆成很多个程序模块来部署。一般多的上百个,少的也有几个十来个。这就需要制作好镜像,为了方便我为每一种类型的程序制作一个基础镜像,每种语言开发的不同模块只要编译完放进去就能启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构建镜像的效率,镜像仓库按层来存储也能减小存储空间,提高部署时拉取镜像的效率。用来演示的项目有三种语言来开发,java语言、go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