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静下心细想,业界哪位哪位技术骨干,他能成为焦点性人物,想着想着思绪齐飞,引申到一个能者的概念.

能者是那么神秘的一个存在------既没有人能预言能者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姿态产生,也没有人能够在能者已经产生的年月里 准确地给予他等同于能者的待遇,而能者,却包容了人们的无知与怠慢,风雨无阻地探寻着自己的"救世"之路:
我要陈述的观点是------能者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偶然之和,它其实来源于人们对自身成长的潜在期待与认同: 人们期待看见能者存在的证据,以期窥见自己或自己的后代们将来可能存在的状态。毕竟能者的产生也并没有一个可直见的时刻,而是一 个在一片混沌中不断酝酿的过程,"有的东西逝去了,有的东西行进着,有的东西正在无声地生成……"人们要证明的便是:在瞬息万变 的未来里,天能者的动力引发的"全力以赴"一定能把人们带到理想中的那个地方!从这个角度上看,找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的那个" 用 "途的、有理想、有抱负并且努力去实践它的人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能者!只要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把人的主动性发挥到极致,便有可能 创造出能者的奇迹!------正是这样的信念,成为了能者产生的最完备的温床!

我曾经定然认为环境决定一个人的素质,人们会认为我是一个能者发生的环境决定论者。其实,我下面要讨论的“能者意志规律”恰恰是 非环境决定论观点,至少不是唯环 境决定论观点。
其次是“特殊”,“特殊”即不是一般,更是超出常人。再就是“能力”,能力大小总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大小的人群中,总会有能力 出众的人。我们在这里所认定的天才,不是在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学校、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甚至不是一个国家里显得能力 出众的人,这很容易象传统的中国人那样,把有权有势的人、当官的人当然地看作是“能者”,这样一来,皇帝也便是当然的最大能者了 。他们是不是能者,与我在这里所讨论的问题关系不大,因为我在这里所讨论的能者,主要是所讨论的比尔盖茨、荏正菲、钱伯斯那样, 是对it甚至全人类具有长久思想(观念、知识)影响的人物,或者说我更注重讨论这种思想创造型的能者。
为明确起见,我在这里索性定义能者为:在某一项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上具有特殊才能和贡献的人。这种能者既有在事业进行过程中的能者 的卓越表现,又有事后,甚或盖棺之后的真实的能者的卓著的成就。对于大能者来说,他(她)对于后来的人类将会有比较长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认定一个能者,决不仅仅是指一时一事,而是既要看其能者历事的过程,还要看其最后的真实的成就,甚至该成就还长久地影 响着后来的人类。有能者的过程而无重大的成就,不能算能者;偶有成就而仅靠一种侥幸,即无能者的过程,将无以影响后人,也即不足 为训,后一种人算不算能者无讨论意义。


作为一个人,想成为一个能者,他(她)将不得不面对的最大的障碍,我认为有三个。第一大障碍是人们自身;第二 大障碍是当下的物质一精神的环境;第三大障碍则是社会中有组织的反对势力,其中一般来说首先是代表合法暴力的政治当局。这三大障 碍起作用的方式常常是连环的,即一环扣一环,三重连环的障碍使得大多数人成不了能者,只有极少数人能幸运地冲出这种三重连环障碍 的包围而使自己成为能者。但不管怎么说,克服自身的障碍事实上最重要,而且也最难,绝大多数的人们成不了能人,他们更主要的应该 责备的不是别人,而首先应是他们本人。固然,不是说所有能克服自身障碍的人就都一定能成为能者,事实上另 外两大障碍的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它们足以消灭许多人的幻想和希望。然而,一个人如果连自己自身的障碍都克服不了,他们是根本不 要去想具有克服其他障碍的可能的。因此,小猫认为,克服自身的障碍虽不是成为能者的充分条件,但却是第一必要条件,或者说,这是 想成为能者的第一道必须跨越的阶梯。 下面谈下能者的意志.

意志规律


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们使自己的意识进入贯注状态的一种能力。按中国汉字的拆字游戏,意为立、日、心,即是指人们把白日里清醒时 刻的心(精神、意识)树立起来,而不是躺倒做白日梦;志为士、心,即是指保持士兵在战斗时刻的心理状态,也即警惕而注意的紧张状 态,而不是懒惰、松懈。意志的力量即人们使自己的意识比较长久地保持贯注状态的力量,或简言之,集中注意力的力量。
小猫基本上认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即是他(她)克服自身障碍的力量。套用一句常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人偶尔集中注意力于某一目标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集中注意力于某一特定的目标。这里加进去的“某一特定目 标”很关键,无目标的集中注意力不能叫做集中注意力,目标经常变换且太离散而毫不连贯,如此的集中注意力已丧失了集中注意力的意 义。


“滴水穿石”的道理很简单,一个能者一生从事一项事业且取得巨大的成功,其中的道理也不必太复杂,很显然,一个一辈子心猿意马的 人是决不可能成为这样的天才人物的。所以,这里要讨论的能者意志规律,道理同样是很简单的,也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可惜绝大多 数的人在生活中却偏偏很难服从,也不愿意服从。由此可以说,并不是人人都想成为大能者的,除非成为大能者可以一蹴而就,不用费吹 灰之力,否则,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成为平常人的,因为人们太愿意接受当下的轻松和闲适了。
说到人们要有意志力量来克服自身的障碍,究竟人们自身的障碍具体而言是什么呢?
按照小猫在《问人性》一书中的观点,人人从生至死都是具有三大原恶:任性、懒惰、嫉妒。任性的人不愿服从任何规律,只愿凭着自己 一时的欲望和情绪行事,因此一生毫无远大志向或目标;懒惰的人太愿意追求当下的轻松的闲适,即使有过远大的志向或目标也只是不可 能付诸实现的空言;嫉妒的人心胸狭隘,永远都在败坏的情绪之中自寻烦恼,很容易萎靡不振,精神抑郁,根本无力从事开拓的事业。所 谓克服自身的障碍,说白了即是克服自身人性中的原恶:克服任性、克服懒惰、克服嫉妒。能够克服自身人性中的原恶的人,如果再加上 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抱负,他(她)就是一个具有意志力量的人,他(她)即登上了走向能者之路的第一阶梯。
人类的意志力量与人类的执着的信仰往往有紧密的正相关性,中国人基本上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即使有宗教信仰的人也为多神论或 杂神论者,而更多的人 其实只是迷信者。迷信与信仰不可同日而语,迷信是完全被恐惧、焦虑、孤独所驱使,并受世俗利益所支配的,是完全被动的“信”,与 信仰不同,信仰是主动地“信”,是发自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精神状态,而人们的意志力量正是发自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力量。
这里想提请读者注意,信仰决不仅仅只是宗教信仰,上面论述宗教信仰只是历史的原因所致,因为历史上的信仰的确主要是指宗教信仰。 进入21世纪之后,再只谈宗教信仰是非常不够的,也是有害的。上帝早就“死了”,人们的信“上帝”,将愈来愈显得是在进行自我欺 骗。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更不能只谈宗教信仰,因为历史上中国人本来就缺乏对任何“神”的虔诚的“信”,而只有迷信。新世纪的人 类应该有新的人类价值的信仰,比如对追求真、善、美的人类价值的信仰。新世纪的中国人应该学会拥有这种全新的非宗教无神论的信仰 。


磨压规律

迄今为止,人类中的能者半都不是他们当时代的骄子,他们的才能似乎是被他们的同时代人折磨和压迫出来的。这样的能者可以举出一大 串,无论古今中外。在中国古代,有如孔子、孟子、庄子、屈原、韩非子、孙膑、司马迁、贾宜、李白、杜甫……;在西方古代,有如苏 格拉底、柏拉图、耶稣……,更重的是西方的近代,有如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儿斯宾诺莎、卢梭……。严格地讲,所有的人类能者似乎 都跑不出这个规律。他们都必须经受得住同时代人对他们折磨和压迫,乃至迫害。经受不住这种折磨、压 迫和迫害的人,很可能还等不到他们获得成功就已经死去,甚至更过早地死去。中国唐代有不少寿命极短的诗人,如李贺、李商隐等,他 们的死肯定与这种“磨压”有关,他们也因此而往往被人们称为“鬼才”。
关于这个“规律”,中国古代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言论,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应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一段: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 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 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迷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 空文以自见。(《汉书,司马迁传》)
司马迁本人也是受了极刑的奇耻大辱,而忍辱发愤作《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其他的名言则还有如“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 烂”等等。
能者是人类中的能力出众者,遭到同时代人的嫉妒、迫害、恶杀,是很自然的事情。能者所受到的外部压力比常人肯定要大许多倍,这一 点很容易理解。实际上能者受自己的意志力量的内在的压力也不轻,他(她)得以百十倍于常人的意志努力,强制自己把兴趣和注意力仅 倾注于他所关心的目标。通常人们说一个好演员尚且“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何况要做一个在某一方面、某一个领域独领风骚的能 者,可见他(她)要怎样地克制自己的原恶和原欲,而专心?镜卮邮滤约核《ǖ氖乱担⒆跃踝栽傅鼐茏≡跹募杩嗄チ贰?
说得好听一点的,是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孟 子,告子下》)在这里,孟子把时代对能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压力笼统地说在一起了,外在的压力是能者被迫而不得不经受的,内在的 压力则为能者自觉自愿地经受的。后者属于前述的能者意志规律,前者才属于现在正讲到的能者磨压规律。历史上中国人常把“大任” 只理解为当大官,甚至做开国皇帝。这实在是太误导中国文化的走向了。弄得中国满历史(如二十五史)全都充斥着帝王世家、文官武将 ,这可以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能者之所以在人类世界中显得奇少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中国,大家都想当权力的能者,而权力不过是 暴力的隐身者,所以,在中国,对能者的压迫不是一般的嫉妒、排挤,而是必欲先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赤裸裸的打杀。因此,在中国打杀 能者的事是极其严酷的,正是如此,鲁迅先生称中国为嫉能者的地狱。在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思想家能者几乎绝了种,大量存在的 是善于伪装、用心险恶、玩弄权谋、诡计多端的能者。马基雅维里到了中国,他会自觉望尘莫及。中国官场上的能者个个都是马基雅维里 ,且远远超过马基雅维里。
回顾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大能者的成才史,差不多很少有不是在其中浸透了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一帆风顺的能者有吗?我不敢说绝对 没有,或许在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方面能发掘出几个,但即使如此,我却敢肯定,绝对不会发生在中国。
关于能者的磨压规律,我想不难得到人们曾遍的赞同。如果说前面的能者意志规律是正规律(命题)的话,那么显然,能者的磨压规律是 反规律(命题)。不论正反,却是任何一个真正的能者不得不跨越的阶梯,虽然跨越了这两道阶梯的人不必一定成为能者,但却可以说, 不能跨越这两道阶梯的人必不能成为能者。

天才减压规律

自由永远是相对的,在高压之下的突然放松,实际上就是自由。“减压 ”对于能者来说常常是成就的关键。始终生活在高压之下,能者的生命常常易遭到夭折。

能者意志规律、磨压规律和减压规律共同组成了能者黄金(三段)律,这是任何人想要登上能者宝座而不得不跨越的三道阶梯, 只要有其中的一个阶梯跨越不过去或未获得跨越的机遇,能者就将不可能诞生。虽然这个能者黄金(三段)律并不保证一定可以诞生天才 ,但却可以说,没有获得这个能者黄金(三段)律所蕴涵的基本条件或机遇,能者是必不可能产生的。
用这个黄金(三段)律来考察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很容易解释,比之欧洲的历史,尤其是欧洲的近现代史,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产生的能者 ,尤其思想的能者,科学技术的能者会如此出奇地稀少!
论意志,缺乏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本就输却欧洲人一等,更不要说比犹太人;
论磨压,中国人给予能者的不仅仅是磨压,而是残酷的打杀,连一个诗人李白都是“世人皆欲杀”,更不要说其他思想的能者;
论减压,中国的大一统,让能者无处可以逃避,中国天?蟪分蓿粗皇亲ㄖ普卟悸颂炻薜赝奶煜拢枷氲哪苷叨喟攵季哂?批判社会、质疑权威的倾向,因此,他们将天然地被专制者及其附庸视为异己乃至敌人,在中国,凡被官府视为异己的任何思想能者都将 只有死路一条,要么彻底放弃其能者的思想,要么就是生命的死亡,甚至诛连九族。这后一点尤其不能与近现代的西方比,在资本的势力 可以抗衡暴力的权力的国度,能者们往往可以获得大片可以让其喘息甚或自由的飞地或绿洲。

我相信,中国也将会成为新时代的能者人物的大绿洲,虽然这仍旧需要今天全体中国人的努力

结束语
能者,其实就是那些不惜耗尽生命也要去为真正的理想奋斗的人们的名字!------相信自己的所为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便是能者 的坚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后防线……
当然了,能者仍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当每个人都成其为"能者",当"能者"成为社会大众皆可实现的普遍愿望,能者产生的标准 便又会相对地进入到更高的界限。何况,能者总会被自己鞭策着不停地奔跑,而真实情况却是,到处只是些走走停停的人,并不是每个人 都愿意坚定地为理想燃烧甚至牺牲而成其为能者的------
有趣的是,庸常闲淡,该叫做大智若愚还是愚人若雅呢?没有人知道……
社会的发展是否呼吁人们都能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更多的能者的产生能够催发的又是什么样的逻辑呢……
或许,我们不应该怀疑世界的尽头没有我们的梦想,不应该惧怕宇宙的灭绝会轰然改变地球的际遇,不应该惆怅时间的永恒终会发现自己 的无所依偎……矛盾的你我,也许今天,也许明天,也许永远,都不会成其为天才。
只是……好奇心的想念毕竟难免朝华夕失……无限接近的能者产生的临界状态竟又会在哪里呢?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不得不声嘶力竭地抓 狂,矢志不逾地呼唤以求安宁,那么,忽略才能的得失吧,绝无仅有的臣服自然:能期待的,不过也只有无穷无尽的叩问、等待、思想, 直至地老天荒……